检索项 检索词
  土壤学报  2022, Vol. 59 Issue (2): 591-592  DOI:
0

引用本文  

《土壤:地球的皮肤》专家评述. 土壤学报, 2022, 59(2): 591-592.
. Acta Pedologica Sinica, 2022, 59(2): 591-592.
《土壤:地球的皮肤》专家评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龚子同、张甘霖、张楚和杨顺华创作的土壤科普读物《土壤:地球的皮肤——从邮文化讲述土壤学的故事》(科学出版社,2021),将土壤学知识、邮票文化和珍贵信件有机结合,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兼具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该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土壤发生与演变,包括土壤从地球皮肤到星际探索,土壤是生命之源,以及土壤的前世今生。第二部分阐述保护土壤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这一内在的人地关系。第三部分强调合作共赢的理念,包括与世界各国以土会友,探秘影响全球变化的极地土壤和领略永照后人的大家风范。该书形式创新,内容有趣,引导社会对土壤学的价值认同,启发普通大众识土、懂土和爱土,为共筑美丽中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李振声

(中国科学院)

龚子同等作者收集了这么多邮票、邮件,通过邮文化来讲述土壤学的发展史,用来教育后人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真是功德无量,可敬,可贺!

迎新春,读好书

肖笃宁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虎年春节前夕喜得《土壤:地球的皮肤》一书,当即展卷浏览先睹为快。这是一本别开生面的科普著作,以邮文化为切入点讲述土壤学的故事。纵观古今横联九州,既浸透了丰富的学术内容,又以邮票为载体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作者匠心独具,以土会友,以土思人,记述了50余国的地理和土壤特点,以及15位土壤学界的前贤大家,巧妙地将空间和时间加以联结。对于建国以来土壤学家参与青藏科考、极地考察、东北黑土地开发和保护、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等重大工作给以艺术的再现,许多历史图片均十分难得。

这是一本将科学普及与文化审美无缝对接,称得上有独创性的精心制作。感谢创作团队老中青三代学人的通力合作,感谢出版社的精心编辑和精美印刷,为广大读者献上了一份虎虎有生气的新春贺礼。

短评《土壤:地球的皮肤

李天杰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本新著特色之一,是作者独具匠心地以邮票文化为依托对新著进行的精心规划和设计。借助邮票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艺术性和世界性,记录有关土壤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地点和代表性人物,自然和社会人文景观,特别是通过土壤景观讲述土壤的故事。文图并茂,引人入胜,雅俗共赏,非常具有创意。

特色之二,是用全球和太空更广阔的视角和视野去观察和认识土壤。除地球土壤外,还存在月球表面的“月壤”,火星表面的“火星土壤”,值得人们关注并进行研究,更加凸显地球土壤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有朝一日会出现太空比较土壤学。土壤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有土斯有粮。而万物土中生,“土壤是生命之源”,凸显出土壤是地球陆地生命发生、进化和演化延续发展的根基。

特色之三,通过纪念邮票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艺术性和世界性的特点,清晰、完整地展现了土壤科学发展史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代表人物,是本新著最出彩之处。

特色之四,人们需要认识土壤、理解土壤和保护土壤,“保护土壤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人地关系理念表达了最强音。保护土壤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和共同事业,需要合作,这是本新著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中华儿女血脉中流淌、延续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理念与智慧。对大地土壤母亲的眷恋、讴歌和敬重之情不仅在诗人的诗歌和名人的名言格句中,更多出现在乡愁中,游子不问身处何时何地,都不会忘记他出生的“黄土地”、“黑土地”和“红土地”,有的选择了“落叶归根”返故地。而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呵护和感恩之情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是他们代代养护着土地,才使得利用数千年的中华大地的土壤得以持续不衰。

因而,本新著的确是一部值得推荐、细细品读和欣赏的优秀科普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