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征稿
编委会
审稿专家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编辑部
出版道德
Email订阅
English
1953年第1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 论文
1
关于华南土壤发育和分布规律的认识
黄瑞采
1953, 1(3):137-147.
[摘要]
(
1774
)
[HTML]
(
0
)
[PDF 1.91 M]
(
3370
)
摘要:
华南一带有灰棕壤、红壤、灰化红壤、黄壤、幼年土、冲积土及温土等发育阶段不同的土壤,华南的灰棕壤是指山岳及高邱陵地带浓密森林下的土壤,这个发育阶段是由于林下枯枝落叶分解缓慢,渗入土层中的雨水含有各种有机酸包括腐植酸在内,土壤母质所含矿物质的盐基大部损失后,矿物质在“克列脑酸”的作用中,氧化铁铝向下移动的数量多于氧化矽的数量。因为氧化铁铝有集中于心土的趋势,使表土下段颜色变浅而心土变为棕色或红棕色。这种土壤是酸性土。
导出
收藏
2
陕北绥德韮园沟土壤侵蚀情况及水土保持办法
席承藩
,
程云生
,
黄自立
1953, 1(3):148-166.
[摘要]
(
1662
)
[HTML]
(
0
)
[PDF 1.43 M]
(
3205
)
摘要:
韮园沟是无定河的一条小支流,全长18公里,沟口离绥德城约8公里。无定河下游黄土侵蚀情况严重,可代表黄土丘陵区的土壤侵蚀方式。我们在27平方公里的实测面积里进行了重点工作,研究土壤侵蚀规律,并划分了土地类型,供改造黄土参导。这一项工作是综合农、林、牧、水利以及地形植物工作者一同进行的,下面是土壤方面的报道。
导出
收藏
3
磷灰石肥效试验第二次报告
李庆达
,
何金海
,
鲁如坤
,
胡祖光
1953, 1(3):167-177.
[摘要]
(
1624
)
[HTML]
(
0
)
[PDF 1.47 M]
(
2951
)
摘要:
关于施用磷灰石的试验结果,我们已经在1952年做了一次报告(参考本刊第2卷,37-42页,“海州磷灰石肥效试验的初步报告”),试验工作于1951-1953年间在南昌甘家山红壤试验场和南京土壤研究所的温室继续进行。由于该项肥料今天已经在国营农场和农村中开始应用,所以我们把最近所得的结果再做一次报告,供施用上的参考。为了使阅者易于了解起见,在这里把1951-1952年的试验结果,做一个极简单的总结。
导出
收藏
4
石灰性土壤机械分析的良好分散剂——偏磷酸钠
夏家淇
,
熊毅
,
顾月兰
1953, 1(3):178-186.
[摘要]
(
1761
)
[HTML]
(
0
)
[PDF 579.92 K]
(
3142
)
摘要:
石灰性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碳酸钙有聚结土壤颗粒的作用。土壤中的碳酸钙不除去,机械分析中的土壤悬浊液不易稳定,而常呈絮凝状态。一般石灰性土壤的机械分析操作中,多先用盐酸洗去碳酸钙,但是土壤中的碳酸钙不是和土粒聚结在一起,便是呈单独颗粒状态,如用盐酸洗去后,土壤物理性质将大有变动,同时自然情况的质地也发生差异。另外,在机械分析比重计法中,加上盐酸处理的步骤,增加了繁重的洗涤工作,失去速测的意义。
导出
收藏
5
关于土壤学的目前情况及今后任务的扩大会议决议
И. 沙莫益洛夫
,
E. 柯罗特基赫
1953, 1(3):187-190.
[摘要]
(
1720
)
[HTML]
(
0
)
[PDF 1.00 M]
(
3395
)
摘要:
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决议及斯大林同志的天才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武装了苏维埃人民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而斗争的纲领。在十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的启示中,关于进一步提高一切农作物产量的重大任务提交到土壤科学的面前。
导出
收藏
6
控制土壤发育过程的科学原理——(全苏土壤微生物学问题会议总结)
E. H. 米苏斯金
1953, 1(3):191-194.
[摘要]
(
1555
)
[HTML]
(
0
)
[PDF 1.01 M]
(
2660
)
摘要:
微生物在土壤形成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微生物在土壤过程中的意义经常在В.В.杜库查耶夫,П.А.考斯托契夫及B.P.威廉姆斯的土壤学经典著作中着重指出。B.P.威廉姆斯特别深堪地发展了关于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的概念、土壤形成过程的趋向是与居住在一定的植物社会中的某种微生物类群的活动相联系的。草田轮栽的理论即为B.P.威廉姆斯广泛地考虑到微生物学因素的作用而制订成的。
导出
收藏
7
论机械分析中土壤处理的方法
Т. Н. 契尔妮柯娃
1953, 1(3):195-199.
[摘要]
(
1421
)
[HTML]
(
0
)
[PDF 354.02 K]
(
2482
)
摘要:
土壤机械分析中的土样处理,通常是使用化学作用与机械作用底综合的方法。化学处理在于从土壤里除去吸着的盐基(钙与镁),而替代以钠(或铵)。先用0.05N的HCl溶液洗尽土壤中所含有的钙,接着用水洗尽氯离子,然后加入苛性钠溶液或铵溶液。但是,这种方法还不能充分达到破坏土壤的聚结体,因此,为了更充分地分散土壤,除上法以外,还应进行机械处理,即加水煮沸。
导出
收藏
8
矿化有机磷化物的磷细菌
P. A. 蒙基娜
1953, 1(3):200-203.
[摘要]
(
1462
)
[HTML]
(
0
)
[PDF 354.02 K]
(
2492
)
摘要:
土壤有机质中的磷素必须经过矿化并成为可溶性状态时,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本文介绍如何从有机土壤及微灰化土壤中,分离的细菌可以矿化有机磷素。
导出
收藏
9
福建北部高山区黄壤的化学性质
陈家坊
1953, 1(3):204-208.
[摘要]
(
1775
)
[HTML]
(
0
)
[PDF 281.36 K]
(
2924
)
摘要:
福建黄壤分布面积仅次于红壤,而与灰棕壤约略相等,为福建三大土类之一。黄壤垂直分布的范围,比红壤与灰棕壤尤宽,从海拔数十米的丘陵到海拔千余米的高山,都有黄壤的存在。高山区的气候较湿凉,植物繁茂,黄壤承受微域气候的影响较大,低丘地区因排水不良,黄壤多由氧化铁水化而成,而主受微域地形的影响。大面积的黄壤多分布于高山构坡度较平缓的山顶或山坡。本文所研究的黄壤,乃属于这一类。
导出
收藏
本期文章
年第
1
卷第
3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