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征稿
编委会
审稿专家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编辑部
出版道德
Email订阅
English
1963年第11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 论文
1
陕西太白山岩生植物和原始成土过程
朱显谟
1963, 11(1):1-9.
[摘要]
(
1525
)
[HTML]
(
0
)
[PDF 3.26 M]
(
3184
)
摘要:
太白山位于陕西西部,系秦岭山脉最高峯,拔海四千余米,由变质岩体组成,其中尤以片岩和片麻岩为主;顶部曾遭山地冰水剥蚀,多光秃露岩和破碎岩块,保存完整的冰斗有大爷海、二爷海和三爷海等处,现都积水,四周水清见底,底部以砂砾为主,淤泥少见,一般少见水生植物的生长(参见照片1)。
导出
收藏
2
半干旱平原地区土壤详测研究 Ⅰ.生产队的土壤制图问题
席承藩
,
唐桐叶
,
胡天祥
,
范本兰
,
徐圣锡
1963, 11(1):10-18.
[摘要]
(
1742
)
[HTML]
(
0
)
[PDF 3.05 M]
(
2701
)
摘要:
人民公社(或生产大队)要能因地制宜地制定种植、轮栽、施肥计划,以及着手土壤改良,必须首先了解土壤的类型、性状及其变化情况。土壤是农业增产的基本条件之一,但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土壤性质又有差异。
导出
收藏
3
东北松嫩平原盐渍土的盐分累积
程伯容
,
王汝槦
,
马庆騄
,
罗旋
1963, 11(1):19-24.
[摘要]
(
1718
)
[HTML]
(
0
)
[PDF 2.45 M]
(
2584
)
摘要:
松嫩平原是我国东北平原的一部分,东北西三面分别为东满山地、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所围绕,南抵松辽分水岭,并与辽河平原相连接。该平原面积辽阔,南北宽达500余公里,东西长及300公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农业,一向为我国主要产粮地区。但在本区中部及西部分布有大面积盐渍化土壤,限制了农业的发展。
导出
收藏
4
江苏省五种主要土壤的氮素供应状况和磷肥肥效的关系
刘光崧
,
周伟金
,
吴达高
,
李庆逵
1963, 11(1):25-35.
[摘要]
(
1706
)
[HTML]
(
0
)
[PDF 797.33 K]
(
3221
)
摘要:
有关磷肥肥效问题,近年来国内已进行了不少的试验研究。就缺磷的酸性土壤来讲,几乎各种类型的磷肥(包括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磷灰石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肥效,只是增产的幅度随作物种类和农业技术措施而有所差异。
导出
收藏
5
海南岛热带土壤的粘土矿物
张效年
1963, 11(1):36-52.
[摘要]
(
1713
)
[HTML]
(
0
)
[PDF 1.10 M]
(
2754
)
摘要:
海南岛位于我国的南端,属热带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发展热带作物的理想地区。岛的四周低平,中部有高达1,800米以上的高山,由于地势特点的影响,本岛各部的气候有显著的不同。这种气候上的差异以及复杂的植被类型和不同的母岩的影响,使本岛各部的土壤也有很大的差异。关于本岛的自然环境条件、土壤的分布情况,以及某些土壤的化学、矿物特性,过去已有一些报导
[1-5]
本文主要是从土壤的粘土矿物方面提供一些查料,供进一步粽合研究本岛的土壤时参考。
导出
收藏
6
水稻土的物理机械性质与机械化耕作的关系
赵诚斋
1963, 11(1):53-62.
[摘要]
(
1515
)
[HTML]
(
0
)
[PDF 761.21 K]
(
3190
)
摘要:
土壤机械化耕作措施应当密切考虑土壤物理机械性质,这些性厦是随着土壤合水量而变化,从而影响耕作的难易。因此,从探求土壤适耕性出发,开展土壤物理机械性厦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导出
收藏
7
从福州土壤中分离出一个固氮菌新种
陈绍芳
1963, 11(1):63-69.
[摘要]
(
1536
)
[HTML]
(
0
)
[PDF 2.93 M]
(
3188
)
摘要:
Виноградский把所有的好气性固氮菌分为两类:一类是专性的固氮菌,如Azotobacter,另一类是非专性固氮的腐生菌。后者在缺乏化合态氮时不能生长,固氮作用微弱,并且不稳定
[1]
。
导出
收藏
8
钢铁炉渣的性质及施用于不同土类中对农作物的作用
朱淇
,
陈恩凤
1963, 11(1):70-83.
[摘要]
(
1919
)
[HTML]
(
0
)
[PDF 1.04 M]
(
2806
)
摘要:
研究和利用钢铁炉渣作为肥料,国外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就已开始。由于其所含成分相当复杂,所涉及的范围也较广泛,并因其成分的不同,应用中的效益也就有别。如在德、苏等国,用改良贝斯麦(Bessemer)法及马丁(Martin)法所得的钢渣,因其中含磷较多,故主要用作磷肥
[1,6,9]
。
导出
收藏
9
沙地凝结水特征
郑若霭
1963, 11(1):84-91.
[摘要]
(
1480
)
[HTML]
(
0
)
[PDF 2.62 M]
(
2497
)
摘要:
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何充分利用水源,是治理沙漠的重大简题之一。沙漠地区的凝拮水简题早在1940年以前苏联就已握有了研究
[1,2]
,而在我国还是近年来才开展的
[3]
。
导出
收藏
10
华南石灰化水稻土的特性及其形成过程
龚子同
,
陈志诚
1963, 11(1):92-98.
[摘要]
(
1861
)
[HTML]
(
0
)
[PDF 520.58 K]
(
3364
)
摘要:
我国华南地区的石灰化水稻士是由于长期施用石灰使土壤剖面中具有石灰粘核或石灰硬盘的一种低产水稻土,每造水稻产量仅120-200斤/亩。早在1941年,郭魁士
[1]
称之为石灰岩水稻土。1958年,王卓仁
[2]
在稠查桂北土壤时,称此种土壤为石灰性水稻田土壤;握过1958-1959年的土壤普查,获悉广西农民根据它们的发育程度,分别称之为石灰板拮田,硬底田和锅巴田。但从此种土壤的发生特点来看,主要是由于施用石灰而使土壤产生石灰化,因此,本文称此种土壤为石灰化水稻士。
导出
收藏
11
土壤化学现象中的能量关系
于天仁
1963, 11(1):99-108.
[摘要]
(
1481
)
[HTML]
(
0
)
[PDF 832.67 K]
(
2822
)
摘要:
自然界中的各种化学现象,归根到底是能量的各种形式的表现及其相互转化,土壤中的化学现象,作为化学现象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也应遵循这些基本规律。在土壤学发展的早期,人们只能够从表面上孤立地看待土壤中的各种化学现象,以后随着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的进展及其在土壤学研究中的应用,从五十年代起,开始从能量关系方面,研究土壤化学现象的本质,并且在最近几年来,发展成为土壤化学研究中极为活跃的一个领域。
导出
收藏
12
中国科学院微量元素工作会议简报
蒋国祥
1963, 11(1):109-110.
[摘要]
(
1496
)
[HTML]
(
0
)
[PDF 746.54 K]
(
2561
)
摘要:
微量元素工作会议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于1962年12月10日到15日在南京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植物研究所、土壤研究所、林业土壤研究所和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并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土壤肥料研究所和江苏分院,以及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等有关单位。
导出
收藏
本期文章
年第
11
卷第
1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