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第11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 论文

    1  论白浆土的形成和分类问题
    曾昭顺 庄季屏 李美平
    1963, 11(2):111-129.
    [摘要](2033) [HTML](0) [PDF 1.86 M](3750)
    摘要:
    我国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东部及其毗邻的苏联远东如伯力、沿海边区和阿穆尔州等地广泛分布着一种具有白色亚表层的土壤,我国当地农民称之为白浆土.关于这种土壤的形成过程问题,从К.Д.Глинка(1910)和В.А.Балъц、Б.Б.Полынов(1930)开始研究苏联远东和我国东北地区的土壤以来,中苏两国大多数土壤学家一直认为是灰化过程,称之为灰化土或生草灰化土.
    2  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的土壤微量元素
    方肇伦 宋达泉 叶炳
    1963, 11(2):130-142.
    [摘要](1985) [HTML](0) [PDF 1.91 M](3390)
    摘要: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在动植物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了解土壤中的这一部分资源对指导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从而达到农业增产以及对消除由土壤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剩引起的某些动植物病害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土壤微量元素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和迁移及其地理分布规律,则可进一步阐明土壤发生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的关系.
    3  东北北部黑土水分状况之研究Ⅰ.黑土水分状况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成土过程的关系
    乔樵 沈善敏 周绍权
    1963, 11(2):143-159.
    [摘要](1569) [HTML](0) [PDF 1.68 M](3301)
    摘要:
    土壤形成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始终是在土壤水分的参与下进行的.同时土壤水分又是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研究土壤中水分的保持、运行、消耗及其年循环的基本规律,对于了解成土过程的本质以及调节和提高土壤肥力等,都有重大意义.
    4  土壤电化学性厦的研究Ⅱ.徽电极方法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刘志光 于天仁
    1963, 11(2):160-170.
    [摘要](1463) [HTML](0) [PDF 800.41 K](2983)
    摘要:
    土壤是一个不均匀的多相体系,土壤中的很多化学性厦,随位置而异.从微观的角度看,土壤胶体颗粒周围的离子分布的不均匀性,已为大家所熟知;从较为宏观的角度看,由于通气情况不同所造成的团聚体内外部的差异,由于施肥、耕作等措施所造成的土壤性质的局部差异,以及由于植物的吸收和分泌所造成的根际土壤与外部土壤间的差异等,都在植物生长和实际农业措施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已有的材料和几年来在江西所进行的一些其他的大田测定拮果,我佣深深地感觉到,对于土壤性质的微域变化的研究,应该是问明植物生长的实际土壤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5  几种水稻土对铵离子的吸附特性
    陈家坊 蒋佩弦
    1963, 11(2):171-184.
    [摘要](1561) [HTML](0) [PDF 993.98 K](3630)
    摘要:
    根据两年来水稻丰产的研究结果,在水稻所需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中,氮素最为活跃,而且敏锐地受到人为措施的影响.水稻的氮素营养问题,不仅在于氮素的供应容量,土壤的氮素供应强度及其持续时间,也同时深刻地影响水稻器管的协调生长.
    6  土壤氮素供应状况的研究Ⅱ.硫酸铵在植稻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对土壤氮素供应状况的影响
    朱兆良 汪租强 徐银华
    1963, 11(2):185-195.
    [摘要](1427) [HTML](0) [PDF 817.41 K](2431)
    摘要:
    对陈永康水稻丰产经验的研究表明,在中性水稻土上调节水稻的土壤氮素营养状况是达到丰产的关键.这就是根据土壤的氮素供应特点、因土制宜地运用肥水措施,调节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土壤氮素供应状况,以满足水稻器官协调生长的共同要求.
    7  松嫩平原盐渍土主要类型、性质及其形成过程
    李昌华 何万云
    1963, 11(2):196-209.
    [摘要](1614) [HTML](0) [PDF 1021.72 K](3324)
    摘要:
    松嫩平原是我国内陆盐清土主要分布地区之一.这里的盐清土从很早以前就已开始受到注意.川岛[17]池田[16],[18]宋达泉[6.10]、陈恩凤[1-3]熊毅[4]、B.A.柯夫达[7,9]И.П.格拉西莫夫和焉溶之[5]、程伯容[8]等的研究对这个地区盐清土的剖面性态、理化性质、发生分类和地理分布砚律方面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8  用同位素S35研究水稻土中的硫化氢问题
    吴均 褚金海
    1963, 11(2):210-214.
    [摘要](1495) [HTML](0) [PDF 343.46 K](2824)
    摘要:
    关于土壤中的硫化氢对水稻的毒害问题,存在着相互矛盾的意见.一方面,硫化氢在生理上对水稻的毒害程度,是已经大致确定了的,并且某些日本学者,常将含铁较少的土壤中因施用硫酸铵而引起的水稻受害,归因于硫化氢.国内也有一些人推测某些水稻黄苗、死苗是由硫化氢引起的.
    9  几种测定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方法的比较
    黎耀辉
    1963, 11(2):215-219.
    [摘要](1680) [HTML](0) [PDF 336.84 K](2854)
    摘要: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有助于了解土壤的磷素供给能力,为施用磷肥提供参考,但是测定方法虽多,却各有优缺点;生物方法的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但操作不便,需时较久;化学方法简便快速,但往往适用范围不广,至今尚无适用所有土壤的化学浸提方法.
    10  我国土壤中固氮细菌的研究及其展望
    樊庆笙
    1963, 11(2):220-228.
    [摘要](1660) [HTML](0) [PDF 842.89 K](2489)
    摘要:
    近十年来,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工作者研究土壤中固氮微生物的发育及其固氮作用,初步阐明了一些固氮微生物在土壤中发育和分布的规律,并探讨了它们固氮作用的实效性.这一研究关系着土壤微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推进了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也在农业生产中发生了一定的作用.


    年第11卷第2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