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第23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我国黄土、褐土和潮土土壤中的氮素矿化潜力

      1986, 23(1):1-9.

      摘要 (1605) HTML (0) PDF 2.71 M (2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35℃下培养154天,用7、7、14、28、28、28、42天的培养间隔,测定了黄土、褐土和潮土16个土壤的氮素净矿化作用。培养前和每次间隔培养,土壤中的矿质氮用0.01 M CaCl2淋洗收集,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每次淋洗液中的NO3-N。积累的净矿质氮与时间平方根t1、2呈线性相关。采用G. Stanford和S. J. Smith以及J. Richter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每个土壤的氮素矿化潜力N6。结果表明,氮素矿化潜力能反映土壤的供氮能力,土壤氮素矿化潜力N0占土壤全氮百分数为10.8—23.4%。矿化速率常数k的最可靠估算为0.0064±0.0006日-1

    • 无机氮对土壤氮矿化与固定的影响——兼论土壤氮的“激发效应”

      1986, 23(1):10-16.

      摘要 (2001) HTML (0) PDF 505.18 K (30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室内培养和15N技术研究了土壤氮的矿化和固定,结果表明:无机氮添加不能引起土壤有机氮的加速分解;无机氮添加可显著增强添加氮的生物固定,但以减弱对土壤氮的固定为交换,因此培养期的总固定氮量并无显著增长。培养期间土壤净矿化氮因添加无机氮而有所增长,这一现象(时常被称为氮激发效应)看来主要是由于添加氮在土壤氮固定过程中替代了部分土壤氮之故。

    • 长效尿素的供氮过程及其在稻—麦轮作下的生物学效应

      1986, 23(1):17-29.

      摘要 (1751) HTML (0) PDF 2.96 M (23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磷酸盐包膜工艺制成长效尿素PCU,含N 33.8%,全磷(P)5.15%,有效磷(P)4.10%。同日本产品SCU和IBDU进行了盆栽和田间小区及微区试验,发现:(1)PCU作基肥穴施其供氮强度和供氮容量均高于SCU和IBDU;(2)PCU在红壤上对中稻的产量效应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分次施。但在黄泥土和白土上对单晚的肥效不及普通尿素分次施;(3)PCU作基肥穴施在中稻上其氮素利用率最高,达到79%,而SCU和IBDU作基肥混施以及普通尿素分次施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60%,42%和34%;(4)长效肥的后效与释放率呈反相关的趋势,即释放率越低,后效越长,如释放率最低的IBDU的后效比SCU和PCU分别高89%和47%。

    • 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有机质的研究

      1986, 23(1):30-39.

      摘要 (1476) HTML (0) PDF 630.31 K (31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的五种植被(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下的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组成和性质。主要结果如下。1.各土壤虽然生物气候条件差异悬殊,但其腐殖质均属于富里酸型。2.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暗针叶林下的粗腐殖质也属于富里酸型;红外和紫外光谱说明,它们和“成熟的”腐殖酸有明显的不同。3.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物理性质和速效性养分含量有密切的关系。

    • 土壤中水溶性亚铁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1986, 23(1):40-43.

      摘要 (1643) HTML (0) PDF 2.25 M (2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固体电极伏安法,测定了土壤中亚铁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土壤溶液的logK值为2.6—4.5,平均3.6。溶液通气后,logK值增大。亚铁络合物的logK值比锰络合物者约大0.8单位。

    • 陕西扶风新集黄土剖面中的稀土元素

      1986, 23(1):44-49.

      摘要 (2631) HTML (0) PDF 436.97 K (2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工作用仪器中子活化法(INAA)测定了陕西新集近40米厚的黄土剖面中5个埋藏古土壤层的10个稀土元素。结果表明,其20个不同层次的土样中稀土总含量在157—231.68ppm之间,平均为199ppm,接近北美页岩。各层土壤稀土含量有差别,可能是碳酸钙在各层中起着稀释剂作用的缘故。消除它的影响后,各层稀土含量很接近。黄土系陆相沉积类型,富含Ce族元素,各层甲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很相似,没有显著的分馏异常现象,反映了黄土在来源区和堆积区的漫长岁月里处于相似的弱碱性界质和较干燥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淋溶不太强烈。

    • 亚热带和热带土壤的磁化率

      1986, 23(1):50-56.

      摘要 (1933) HTML (0) PDF 459.34 K (29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亚热带和热带土壤的磁化率X变化大,高的达2000—6000单位(昆明玄武岩红壤),低的只几个单位(沼泽土、强还原性水稻土、磷质石灰土)。大体上是:自型土>潮土>水稻土>沼泽土。在自型土中,砖红壤、红壤的X值大于石灰岩土和紫色土。红壤的磁性受母岩和发育度的影响大。各地的玄武岩红壤的X值为3×102—6×103单位,其他红壤多为100—40单位(中性和酸性岩浆岩,多数沉积岩),或40—10单位(一部分石灰岩、凝灰岩)。灼烧土壤而得到的X-t曲线和“转化率”E,可粗略地反映磁赤铁矿生成的相对程度,进而估计红壤化的程度,似可在红壤的诊断、鉴定中试用。

    • 中国土壤颗粒研究 Ⅱ.太湖地区黄泥土型水稻土及其各级颗粒的理化特性

      1986, 23(1):57-68.

      摘要 (1950) HTML (0) PDF 3.12 M (2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太湖平原地区高产的黄泥土型水稻土的全土(<1毫米)及7个粒级(1—0.25,0.25—0.05,0.05—0.01,0.01—0.005,0.005—0.002,0.002—0.001和<0.001毫米)共8个土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泥土粘粒部分(<0.002毫米)的粘土矿物,主要由水云母、高岭和蒙脱组成。粗粘粒级(0.002—0.001毫米)和细粘粒级(<0.001毫米)中粘土矿物的分配有明显差异;砂粒级(1—0.05毫米)中除了主要的石英外,还含有少量“铁锰砂”,所以该粒级中的SiO2含量较粉粒级(0.05—0.002毫米)的低,而Fe2O3的含量则相反,容积磁化率也较高;可塑性和膨胀性都是在<0.002毫米时才始现。上述特点与作者过去所研究的白土型水稻土类似。但是,与国内外报道的几种旱地土壤的资料有所不同。

    • 海南岛土壤资源利用方向的判别分析

      1986, 23(1):69-81.

      摘要 (1634) HTML (0) PDF 2.97 M (20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试用格网判别法,利用微型计算机对海南岛土壤资源作适宜性评价并选择其最合理的利用方向。为此,将该岛划分为4094个格网,并选用其中现实利用最成功的570个格网作为典型格网;将这些典型格网按最合理利用方式分为8个起始组;选择11个变量(即评价项目),并进行数字化。经多组逐步判别分析后,经调整的8个最终分组可视为土壤资源适宜性评价的标准。应用判别函数将一般格网归入其最适宜的组内。微型计算机自动输出该岛土壤资源合理利用方向的格网图。在此基础上,对该岛进行适宜性分区。研究表明该岛在发展热带作物、农业和林业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 土壤中有效钼的示波极谱测定

      1986, 23(1):82-88.

      摘要 (1775) HTML (0) PDF 2.75 M (2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草酸盐和铁对钼的极谱测定的干扰和消除干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HNO3-HClO4破坏草酸盐和消除铁干扰的方法。在本操作条件下,破坏草酸盐操作简便、快速,且允许测定液中铁含量高达1毫克(Fe/Mo=103倍)仍不干扰钼的测定,免去了分离铁等干扰元素的手续,且破坏草酸盐和消除铁干扰一道操作完成,这不但简化了操作手续,加快了分析速度,而且从试液燕干,破坏草酸盐到极谱测定都在同一烧杯中进行,试液不经任何转移,分取,定容等操作手续,这样又免使操作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和引起钼的损失。从而又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 华南植物园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利用改良研究

      1986, 23(1):89-92.

      摘要 (1591) HTML (0) PDF 2.36 M (24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华南植物园位于广州市东北郊,约在北纬23°10'与东经113°21'附近,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为丘陵河谷平原,海拔在20—30米之间,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是赤红壤。园内分为植物展览区和试验区两大部分,引种栽培各种热带、亚热带植物但在火炉山和青山等丘陵、台地仍有次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一部分灌木草本植物,是我国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引种驯化的试验研究基地,普及植物学知识的园地,同时也可作为我国南亚热带土壤,植被特征的一个代表。因此,对该园土壤的研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 土壤中的苯并(a)芘

      1986, 23(1):93-96.

      摘要 (2137) HTML (0) PDF 2.24 M (22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苯并(a)芘(BaP)是强致癌物。因此,它在环境中的分布已日益受到重视。BaP主要来源于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在燃烧过程中,BaP的形成机理Badger曾提出过没想,主要包括热裂解与热合成。首先有机物在高温下裂解产生碳氢自由基,结合成乙炔,由乙炔形成乙烯基乙炔,或1,3一丁二烯,然后芳环化成乙基苯,再进一步结合成丁基苯和四氢化蔡,最后通过中间体形成BaP。不管这一设想是否完美,但已证实有机物在燃烧时,710℃是BaP合成的最适温度。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