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第25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石灰化水稻土的形成

      1988, 25(1):1-12.

      摘要 (2017) HTML (0) PDF 3.49 M (21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石灰化水稻土在我国约有400多万亩。CaCO3含量10—20%,CaCO3/MgCO3之比10—30不等。土壤板结,有石灰结核,有时形成石灰盘。土壤缺磷,少钾,有效态硼、锌、钼、锰也不足。是华南的一种中低产水稻土。石灰化水稻土中的钙主要来自年复一年的施用石灰和引灌含钙高的石灰岩溶洞水;石灰积聚的条件是土壤pH高,土壤CO2分压低和通透性不良;根据土壤中石灰含量和14C测定估算,石灰化水稻土的形成至少有360年以上的历史。石灰化水稻土施用石灰不起中和酸性的作用。所以,必须停施石灰,增施有机肥以根本上改良这种土壤,在未改良前应对症施肥以提高产量。

    • 白浆土形成过程中某些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1988, 25(1):13-21.

      摘要 (1741) HTML (0) PDF 655.00 K (2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白浆土发育在我国温带半湿润条件下,母质为第四纪河湖沉积物,土壤长期处于季节性干湿交替过程,使土壤剖面中铁、锰、铝等矿物元素被还原淋失,粘粒下移,在A及SB层中粘粒显著减少,淀积层中粘粒明显增加。整个剖面中硅铁率、硅铝率和硅铁铝率变化较小。土壤酸度稳定、盐基饱和度在70—90%。没有明显的矿物分解与灰化淀积层,在白浆化过程中,呈现了粘粒非破坏性的机械淋移,或者侧向漂洗作用。

    • 太湖地区主要土壤中的固定态铵及其有效性

      1988, 25(1):22-30.

      摘要 (1647) HTML (0) PDF 2.73 M (2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测定了太湖地区主要土壤中固定态铵的储量和表土的固铵能力,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它们的有效性。土壤的固定态铵含量和表土的固铵能力因母质而异,长江冲积物发育的土壤最高,次为黄土状物质的,第四纪红色粘土的最低。各土壤0—20厘米土层中的固定态铵总量平均占全氮总量的18.5%,0—100厘米土体中占34%。各土壤“固有的”固定态铵的有效性差异较大,视土层等的不同,在0—13%间。“新固定”的来自肥料或土壤有机质矿化释出的铵则很高,一般均能被当季作物完全吸收利用。渍水条件并不能提高固定态铵的有效性。讨论了铵的固定作用在土壤氮素肥力中的意义;指出,由于铵的固定作用和不同土壤的固铵能力各异,常用的淹水培育法所得到的土壤氮素矿化量值不但一般偏低,而且难于进行相互比较。

    • 生物钾肥的增产作用及对土壤钾平衡的影响

      1988, 25(1):31-39.

      摘要 (1937) HTML (0) PDF 696.09 K (32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物钾肥是指具有高钾低氮磷养分组成的植物的绿色体或秸杆。生物钾肥作用的实质是:植物不断吸收并活化土壤钾,富集土壤和水体中钾,通过以绿色体或秸秆形式归还,促进土壤钾的良性循环和再利用。生物钾肥中钾的溶解度和利用率都较高,其供钾性能类似矿质钾肥。在等钾量下,各种生物钾肥的增产效果和矿质钾肥接近。

    • 在DAP-CaCO3体系与DAP-石灰性土壤体系中NH3的挥发与磷的吸附之间的关系

      1988, 25(1):40-48.

      摘要 (1544) HTML (0) PDF 2.68 M (21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工作是研究在CaCO3体系和石灰性土壤体系中NH3的挥发与磷的吸附之间相互作用的化学变化,结果表明:在NH4Cl—CaCO3体系中,通气的pH值比不通气的低,但溶液中Ca2+浓度正好相反。在K2HPO4-CaCO3体系中,在24小时内,通气与不通气的,CaCO3吸附磷没有差异。在24小时反应期间,在DAP-CaCO3体系中,因溶液pH值不断增高,NH3的挥发对CaCO3吸附磷的影响也就逐渐降低。在石灰性土壤体系中,施用尿素加过磷酸钙或单施尿素时,几乎没有发现NH3的挥发,而施DAP时,在6天后,NH3的挥发损失占加入的56%,且DAP处理的土壤,其水溶性磷未通气比通气的高。尿素加过磷酸钙处理的,其水溶性磷通气与未通气的没有差异。另外,尿素加过磷酸钙或过磷酸钙单独处理的土壤,水溶性磷含量均相同。所有这些均表明,在石灰质体系中,NH3的挥发(如果发生的话)能够加强CaCO3对磷的吸附,而磷的吸附又能加强NH3的挥发,两者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 晋中淡褐土中有机质对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1988, 25(1):49-54.

      摘要 (1645) HTML (0) PDF 2.51 M (2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借用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讨论了晋中淡褐土耕层的颗粒组成、比表面、可变电荷和永久电荷量以及有机质含量及其与矿质部分的复合程度和结合形态等,对土壤交换容量的贡献和影响。通径分析表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虽远比矿质颗粒为低,但仅就对CEC影响的重要性而言,有机质超过矿质颗粒,对于质地较轻的土壤尤为如此。

    • 关于集约农作制下的土壤结构问題——Ⅲ.不同培育条件下土壤结构的微形态特征

      1988, 25(1):55-58.

      摘要 (1491) HTML (0) PDF 2.84 M (2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应用了原状土薄片及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集约农作制下几种措施(模拟培育4年后)下的土壤结构的微形态特征。观察表明,施用有机物料明显增加粘质土壤的孔隙,不仅团聚体间有大孔隙,团聚体内也有中或细孔隙,彼此形成“交通网络”,有利通气排水。稻草直接施入土中同样能促进土壤团聚化和多级孔隙的发展,且孔隙壁上有极明显的铁质积聚,从而增强了“交通网络”的稳定性。粘闭使土壤颗粒紧密排列呈整块状结构,土体中孔隙极少,孔隙壁没有明显的铁质胶膜,但见到土体中有条状铁质浸染,它可能促进僵土块的形成。淹水时间长短对土壤结构微形态也有明显影响。在同样土壤质地和有机质水平下,同“一熟”淹水相比,“两熟”淹水促进土壤颗粒紧密排列,土壤孔隙,尤其是大孔隙明显减少。这种情况在有机质水平较低的土壤中更突出。

    • 土壤紧实度及层次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988, 25(1):59-65.

      摘要 (1642) HTML (0) PDF 2.57 M (2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土壤容重呈二次曲线关系,最高产量出现在容重为1.23—1.31g/cm3之间,当容重大于1.4g/cm3、穿透阻力大于15kg/cm2时,根系生长开始受阻;容重大于1.5g/cm3、阻力大于25kg/cm2时,则严重地阻碍了根系生长。因此,当土壤容重未超过1.4g/cm3、穿透阻力小于15kg/cm2时,即使不进行耕翻,实行少免耕种植,土壤强度也不至于影响小麦根系的生长。土壤养分在土体中呈上肥下瘦的垂直T型分布,这与作物根系上多下少的生长特性是一致的。不翻乱土层,保持原状土的肥力分布状态,有利于协调土壤与作物对养分的供求关系,为作物早发、壮苗、稳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 土壤对镉的吸附与解吸——Ⅰ.土壤组份对镉的吸附和解吸的影响

      1988, 25(1):66-74.

      摘要 (1771) HTML (0) PDF 654.17 K (2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选择溶解法研究了有机质、游离铁、无定型硅、铝等土壤组份对青黑土、黄棕壤、红壤和砖红壤胶体吸附和解吸Cd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胶体吸附Cd减少,这可能是由于交换吸附的减少所致;游离铁的去除使得黄棕壤、红壤和砖红壤的吸附量显著减少,显示了在这些土壤中游离氧化铁专性吸附的重要性;随着无定形铝含量的上升,吸附量下降,这是因为铝离子占据了高能量的吸附位。经不同处理后的土壤胶体,其Cd的解吸顺序(解吸%)大致为:去无定型硅、铝者>去游离铁者>去有机质者>原胶体,但在不同土壤和不同pH条件下该顺序略有差别。研究结果为控制和改造土壤Cd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 土壤微生物对苯乙烯的降解

      1988, 25(1):75-80.

      摘要 (1682) HTML (0) PDF 966.26 K (28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苯乙烯在江苏常州大通河灌区水田、旱地中的微生物降解。实验表明,30℃条件下苯乙烯在上述两种农田中均能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其降解动力学均符合一级反应方程。在统计学基础上对二者的降解速率常数进行了比较,经检验,确有差异,旱地中微生物降解速率常数约为水田中的6.7倍。与三种氯代苯共存时,苯乙烯在水田中的微生物降解速率常数约为单独存在时的1.5倍。作者用土壤环流的方法从供试土壤中分离、鉴定了4株以苯乙烯为唯一碳源的细菌,经试验,均具降解苯乙烯能力。进一步确证了土壤微生物可以降解苯乙烯。

    • 六六六在土壤中持留和降解

      1988, 25(1):81-88.

      摘要 (2354) HTML (0) PDF 537.36 K (30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结果表明:(1)六六六在旱地土壤中的持留性一般比稻田土壤高;(2)土壤中六六六残留量的β/γ比值较大;(3)稻田土壤中六六六残留量很低。这主要是由于六六六在稻田土壤中的降解比旱地土壤快得多,以及β-666在土壤中比γ-666更稳定而造成的。实验表明不同作物对土壤中六六六残留量的吸收不同。稻米中六六六残留量与收割时土壤中残留量相关系数等于0.379,没有明显相关;而花生中残留量与土壤中残留量呈极显著相关。实验观察到六六六的降解速率随土壤水份、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适量的有机质能促进六六六在土壤中的降解作用。文章讨论了六六六在土壤中降解的可能历程。

    • 四川盆地紫色土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有效性微量元素的关系

      1988, 25(1):89-94.

      摘要 (1451) HTML (0) PDF 432.46 K (23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四川省内6种紫色岩及其土壤中硅、铁、锰、铜、锌等几种元素的含量变化规律,阐明了上述元素在成岩与成土过程中分散与富集的特点,同时指出了上述元素全量及有效性含量的不一致性,提出了土壤地球化学分类指标及建议,可为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提供科学依据。

    • >研究简报
    • 我国几种土壤的有机氮组成和性质的研究

      1988, 25(1):95-100.

      摘要 (1661) HTML (0) PDF 824.23 K (22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中的氮素主要以有机态的形式存在,大部分有机氮通过矿化作用成为无机态氮供植物利用;小部分有机氮可直接为植物所吸收。土壤中还含有微量的有机氮化物,如核酸及各种维生素等,这类物质对植物、微生物的生长有着特殊的作用[l.14]。研究土壤中有机氮化物的组成和性质,是土壤有机质本性研究的一部分,它对于进一步调节氮素的转化、提高土壤的供氮能力、以及制定合理的施肥制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几种土壤中的氮素形态、组成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现简报如下。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