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第25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图们江流域地形条件在土壤生态功能评价中的作用

      1988, 25(3):209-217.

      摘要 (1582) HTML (0) PDF 2.76 M (25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图们江流域生态调查研究中,通过实地调查与观测,提出了对土壤生态系统功能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并制定出地形条件影响土壤生态功能的变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图们江流域土壤生态功能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弱。其生态功能强弱的垂直分异系列在丘陵山地中表现为:山地暗棕壤>丘陵暗棕壤>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山地苔原土;在台地中表现为:台地白浆土>高台地白浆土>低台地白浆土。2.图们江流域,地形直接控制着当地气候和生物,尤其制约着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因而它就成了限制土壤生态功能的主要因素。而植被的破坏与水土流失则加剧了土壤生态功能的退化。3.土壤动物类群和数量的变化是衡量土壤生态功能强弱、进化与退化的重要指标。

    • 黄土性土壤对磷的吸附与解吸

      1988, 25(3):218-226.

      摘要 (2049) HTML (0) PDF 643.26 K (2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黄土性土壤及作为对照的中性水稻土和酸性红壤对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实测吸附曲线与简单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最为吻合,全部供试样本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而与Temkin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只是部分吻合。与酸性红壤相比,黄土性土壤是一种弱吸磷能力的土壤,评价其吸磷能力的最适参数是根据简单Langmuir方程求出的最大吸磷量(qm),支配qm的土壤性质主要是游离氧的铁含量,其次是粘粒和CaCO3的含量。黄土性土壤对吸附磷的解吸能力很强,其等温解吸曲线也是可以分成三个区域,代表各种不同能级的吸附磷被解吸的过程。

    • 土壤对镉的吸附与解吸——Ⅱ.吸附势与解吸势

      1988, 25(3):227-235.

      摘要 (1746) HTML (0) PDF 597.79 K (2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提出了吸附势(logKa)和解吸势(logKd或相对解吸势logKdr)两个有关吸附和解吸的强度概念,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logKa和logKd或logKdr是影响土壤或胶体吸附和解吸因素的综合反应。实验证实logKa可用于表征土壤胶体对Cd的相对选择性,并且对胶体吸附Cd有着良好的预测性;logKdr可用于表征土壤胶体对Cd的相对固定能力,并可用于估测Cd的污染程度。盆栽试验表明,随着土壤胶体logKa的增加,或logKdr的降低,稻草或糙米中Cd的含量下降。可以预期,吸附势和解吸势不但在土壤物理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研究中,而且在植物营养化学、水化学、以及界面化学等方面有可能获得实际应用。

    • 红壤氟保持容量的研究

      1988, 25(3):236-242.

      摘要 (1443) HTML (0) PDF 583.43 K (3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土壤保持氟的能力和可溶性氟化物在土中的迁移、变化,选用三种母质(石灰岩、玄武岩、砂岩)上发育的红壤进行等温吸附-解吸实验和土柱淋溶实验。研究结果指出,文献报道的土壤保持氟的能力往往偏高,是因为用吸附量(或最大吸附量)作标准之故。衡量土壤氟保持容量用净吸附量为宜,它受土壤母质、质地和矿物组成等因素的影响。石灰岩、玄武岩、砂岩发育的红壤实测最大净吸附量分别为740,464和244μg F-/g土,表明这三种红壤保持氟的潜力不同,即使母质相同,而因土壤其它性质差异,从全氟量接近的污染土壤中测出的水溶性氟、交换性氟、1% C6H8O7·H2O和0.5N HCl提取的氟均不相同。证明土壤吸附氟的解吸特征极为重要,其能力大小影响土壤氟环境容量。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土壤对氟具有很大的保持能力,即使在比现代工业高得多的氟化物沉降条件下,一般也不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 石灰性母质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1988, 25(3):243-251.

      摘要 (1636) HTML (0) PDF 600.30 K (2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采自泰安、南京、昆明3地在相近植被类型下的石灰性土壤和非石灰性土壤的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和同一地区的非石灰性土壤相比,石灰性土壤不但胡敏酸/富里酸比值恒较高,活性胡敏酸的相对含量显著较低,且其胡敏酸的芳化度和羧基含量较高,全氮及酰胺态氮的含量较低。看来,土壤呈微碱性反应不仅有利于有机物质腐解过程的进行,而且有利于游离基的形成,从而有利于酚类物质相互之间以及酚类物质与含氮化合物之间的缩聚反应和腐殖酸的脱胺作用的进行。

    • 土壤施用有机物料后重组有机质变化规律的探讨——Ⅱ.对重组有机质中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光学性质的影响

      1988, 25(3):252-261.

      摘要 (1876) HTML (0) PDF 707.51 K (2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进一步探讨土壤施用有机物料后重组有机质的变化规律。测定了重组有机质中各种结合形态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的光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施用有机物料后,各种结合形态腐殖质的PQ1)在第一年基本上下降,第二年又回升。腐殖化度降低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与有机物料种类和用量及其分解的环境条件有关。施用有机物料还能使松、稳结合态胡敏酸的△logk和E4/E6提高,RF降低,光密度曲线陡度加大。

    • 稻田土壤供氮能力的解析研究

      1988, 25(3):262-268.

      摘要 (1567) HTML (0) PDF 533.99 K (2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太湖地区三种类型水稻土为对象进行的研究表明:(1)风干土淹水培养后,固定态铵平均增加17ppm,相当于交换性铵增量的28%。似应将培养后固定态铵的增量与交换性铵增量之和计为土壤氮素的矿化量。(2)田间微区试验中,耕层以下土壤所供应的氮量占稻田土壤供氮量的16—49%,平均30%。(3)根据所得结果,讨论了用培养法预测稻田土壤供氮量中存在的问题。

    • 土壤钾素的有效性及其评定方法的研究

      1988, 25(3):269-280.

      摘要 (1710) HTML (0) PDF 867.44 K (27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生物耗竭试验法研究了在不同供钾潜力土壤上,植物对钾肥的反应,植物对土壤钾和肥料钾的利用。不同供钾潜力土壤的钾素有效性是不同的,通过植物吸收,速效钾和缓效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植物吸钾量中部分来自矿物钾,但矿物钾释放量只占矿物钾总量的0.04—1.58%。矿物钾的释放很慢,不能满足植物迅速生长的需要。用阳离子树脂袋法和其它化学方法与生物法进行了比较。用树脂袋法和生物法测得的矿物钾释放量,二者接近。树脂袋法的提取量同水稻和大米草吸钾量也很接近,而且二者的相关性均达到0.916**树脂袋法较生物法简便。

    • 辽宁省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分布

      1988, 25(3):281-287.

      摘要 (1554) HTML (0) PDF 505.85 K (26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辽宁省14万多平方千米面积上不同土壤,采集了三千多个样品,用ICP测定了有效态B(沸水提取)和Cu、Zn、Fe、Mn(DTPA溶液提取),经过分级评价绘制成5幅含量分布图,阐明了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间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并结合当地作物生长和肥效反应进行讨论,为辽宁省微量元素肥料合理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几种土壤的Zn—Ca交换平衡

      1988, 25(3):288-293.

      摘要 (1678) HTML (0) PDF 2.43 M (2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就黄棕壤、红壤、砖红壤的Zn—Ca交换平衡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土壤对Zn2+离子的选择性是:黄棕壤>红壤≥砖红壤。选择系数(Kc)随着土壤粘粒表面上Zn2+离子饱和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从曲线的形状看,可以认为黄棕壤粘粒表面存在两种能量不同的吸附位,一种对Zn2+离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另一种则要差。在体系中Zn2+离子交换Ca2+离子过程中,△G0受△H0的影响远比△S0要大。这在黄棕壤里表现尤为明显。从热力学参数△G0、△H0、△S0的变化情况看,黄棕壤对Zn2+离子特别偏好,结合得也较紧。红壤和砖红壤则无法比拟,这可能与土壤粘粒矿物类型及表面性质有关。

    • 周口店地区古土壤和堆积物的粘土矿物研究

      1988, 25(3):294-302.

      摘要 (1643) HTML (0) PDF 1.42 M (26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周口店地区不同母岩上的残积型古土壤中粘土矿物组成均以高岭类矿物占优势,并伴随有赤铁矿,属于红壤型残积古土壤,是湿热气候条件下的产物。这些残留古土壤的形成可能开始于上新世。周口店龙骨山上砾石层中段和猿人洞第15层堆积物中的粘土矿物为高岭石和伊利石组合,同属于湿热气候环境,但其湿热化程度较红壤型古土壤略差。龙骨山下砾石层下段和猿人洞第14层可能同属于—地质时代的堆积物。根据上述粘土矿物组成反映的古气候特征推测北京猿人在周口店生活的30—50万年期间,气候经历过多次波动,但大体来说,仍属暖温带和温带气候环境。

    • 沥青乳剂、聚乙烯醇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988, 25(3):303-307.

      摘要 (1569) HTML (0) PDF 2.38 M (23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由于有机肥用量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不少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物理性质变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除增施有机肥外,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也是一种有效方法[5-8]。作者就沥青乳剂和聚乙烯醇表施或混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 中国土壤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和学术讨论简介

      1988, 25(3):308-313.

      摘要 (1321) HTML (0) PDF 1.87 M (2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土壤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1987年学术年会于1987年11月6—12日在江西省南昌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土壤学会(台湾暂缺)的代表及列席代表共504人参加会议。提交大会的论文共481篇,大会印发了“论文摘要集”11,000册。会议以“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肥力”为主题开展了各项学术活动,总结土壤科学近几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交流了经验,讨论了当前和今后土壤科学的发展,共议土壤科学如何进一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服务。会议除了进行大会报告之外,还按各学科分组进行报告和讨论。现将各学科的学术活动简报如下。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