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9年第26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研究

      1989, 26(1):1-8.

      摘要 (1611) HTML (0) PDF 2.65 M (2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黄棕壤和灰潮土上进行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变化的研究表明:1.水改旱有利于促进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矿质部分的复合,增加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旱改水则使游离态有机质增多。2.水改旱后,土壤所复合的腐殖质中紧结态的相对较多,同时松结态和紧结态腐殖质的易氧化部分增多,能促使结合态腐殖质的氧化更新;旱改水后,松结态腐殖质相对增多,以及松结态和紧结态腐殖质的难氧化部分增多。3.水改旱后可导致土壤腐殖质组分上的差异,即HA-B/FA-B的比值升高;HA-A/FA-A的比值下降。4.水改旱后土壤碳、氮含量除细粘粒复合体中有增加外,其他粒径复合体中的都减少了,而磷、硫含量在粗粘粒和细粘粒复合体中均有明显增加,说明水改旱有利于缩短土壤有机质以及氮、磷、硫养分的循环周期,促进其易矿化性。

    • 温度对微晶氧化铁形成与性质的影响

      1989, 26(1):9-15.

      摘要 (1674) HTML (0) PDF 1.08 M (28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稀释0.5mol/L Fe(NO3)3母液,制成二组0.001mol/L Fe(NO3)3,溶液,每组分成5等份,于每份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OH,使溶液的NaOH/Fe,分子比为0、1.0、1.8、2.7、3.1,然后在70℃烘箱中水解。制备二组试样的主要区别是母液稀释水的最初温度不同,但其最终形成的氧化铁在颗粒大小,结晶度以及显微形貌等方面有明显差别。Ⅰ组试样是用70℃水稀释制备而成,1天后其反应产物呈无定形的非晶物质,在70℃老化很短时间后,便转变成结晶好的针铁矿和赤铁矿。Ⅱ组试样是用室温水(25℃)制备。在整个实验期间,其水解产物具有轮廓明显的小圆球状微晶氧化铁,即使在老化248天后仍属结晶差的针铁矿和赤铁矿,只能用高功率转靶的X射线衍射仪才能反映其特征衍射峰,鉴定其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制备试样时,水的温度对最初水解产物的性质起关键作用,而最初产物的特性对溶液中再溶解再结晶的速率起着重要作用。

    • 土-水体系中电导频散的影响因素

      1989, 26(1):16-22.

      摘要 (1597) HTML (0) PDF 2.50 M (2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3种土壤胶体,测定胶体悬液在不同频率时的电导和直流电导,用以观察频散现象。结果表明,各种胶体的电导频散能力因土壤类型而异,红壤最强,赤红壤次之,砖红壤最弱。呈现明显频散所需要的频率,红壤和赤红壤为10千赫左右,砖红壤约为100千赫。可变电荷土壤的类型对电导频散的影响与土壤胶体所带的电荷总量密切相关。对于同一种胶体,悬液相对电导率(某一频率时的电导率与300赫时的电导率之比)随胶体浓度的增加而变大。红壤悬液在各种电解质存在时的电导频散曲线的形状不同,其中KCl者为一斜上直线,Ca(NO3)2,和CaCl2,者则为上翘的曲线。在1到100千赫之间,频散的顺序为:KCl>Ca(NO3)2>CaCl2。呈现明显频散所需要的频率,对KCl者为1千赫左右,Ca(NO3)2者约为10千赫,CaCl2者高达100千赫左右。在同一频率下,红壤胶体悬液的相对电导率随KCl溶液浓度的增加(10-5—10-3mol/L)而减小。

    • 应用穆斯堡尔谱和X射线法研究红壤性水稻土的氧化铁矿物

      1989, 26(1):23-30.

      摘要 (2025) HTML (0) PDF 632.55 K (2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穆斯堡尔谱和X射线法分析研究红壤性水稻土的氧化铁矿物,研究结果表明,红壤性水稻土的氧化铁矿物组成、特性及其形成转化与起源土壤具有明显的差异。水稻土的成土条件不利于赤铁矿的形成。红壤的粘粒氧化铁矿物以赤铁矿和高铝替代(>20摩尔%)的针铁矿为主。经淹水种稻后,赤铁矿逐渐被转化为低铝替代的针铁矿或其它形态氧化铁。渗育型水稻土P层的赤铁矿含量比相应的母土低,其针铁矿铝替代量较其它水型的水稻土高。而潴育型水稻土W层和潜育型水稻土G层粘粒氧化铁矿物均以针铁矿为主,其铝同晶替代量低(<15摩尔%),且颗粒细小,结晶度较低。这些结果反映了水稻土的成土条件和发生特点,同时对水稻土发生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 土壤对铜离子的专性吸附及其特征的研究

      1989, 26(1):31-41.

      摘要 (1785) HTML (0) PDF 2.90 M (2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供试土壤专性吸附铜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红壤吸附量最低,砖红腹与黄泥土最大吸附量相近,但在铜浓度低时砖红壤吸铜量远低于黄泥土,而在高浓度则反之。土壤专性吸附铜是在溶液中Na+浓度比Cu2+高8.3—100倍条件下,Na+离子仍不足以与之竞争的那些专性吸附点所吸持的铜。按其解吸条件区分为松结合铜(可为N NH4Cl解吸)和紧结合铜(仅能为0.1 N HCl解吸)两种。紧结合铜受平衡溶液铜浓度影响很小,所占据的吸附点对Cu2+有较强亲和力。松结合铜则随平衡铜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加,符合Langmuir方程。对于砖红壤和黄泥土,在铜浓度低时紧结合铜>松结合铜;浓度高时则反之。红壤专性吸附铜始终以松结合铜为主。三种土壤比较,紧结合铜是砖红壤>黄泥土>红壤;松结合铜则是黄泥土>砖红壤>红壤。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可能与土壤性质、氧化物、有机质和粘土矿物组成等不同有关。用平衡法研究三种土壤专性吸附铜在不同浓度NH4Cl和HCl溶液中的解吸表明,可进一步区分为三或四种不同的结合状况。红壤对铜吸附容量最小,且最易解吸。

    • 太湖地区黄泥土的粘闭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989, 26(1):42-50.

      摘要 (1639) HTML (0) PDF 633.44 K (2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试验是以太湖地区两种不同质地的黄泥土为对象,通过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粘闭土壤和团聚土壤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对粘闭土壤回旱后,如何减轻对旱作物生长的危害做了初步探索。其结果表明:土壤粘闭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与水位和渗漏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淹水不渗漏的盆钵条件下,粘闭土壤对水稻生长的效果优于团聚土壤,特别是对于粘质黄泥土更是如此。但是这种优势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由于渗漏以及其它因素的参与,又可能被模糊。粘闭土壤不利于旱作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粘闭土壤回旱后,适于作物生长的土壤湿度、通气以及机械强度难以协调。减轻粘闭土壤对旱作物生长的危害,首先考虑通过耕作来恢复土壤结构,但在较高的含水量(大于塑限)时,应以排水增加通气为主,而不能指望通过机械耕作来调节,因为机具的作用只能导致土壤的进一步粘闭。较为适中的措施是免耕结合排水。

    • 土壤水分预报模型的研究

      1989, 26(1):51-56.

      摘要 (1761) HTML (0) PDF 2.42 M (2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提出的模拟方法是根据本地区作物生长阶段所要求的适宜土壤含水量而提出的。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土壤水分的变化。用模拟方法对本区土壤含水量进行预报仅是初步尝试,模型的结构和有关参数根据资料尚需进一步完善。

    • 浙江省丘陵旱地土壤供钾能力的研究

      1989, 26(1):57-63.

      摘要 (1553) HTML (0) PDF 504.21 K (26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浙江省主要丘陵旱地土壤的全钾量随母岩中长石和云母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幅度为0.57—3.13%,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分别为33—216ppm和80—638ppm,与土壤中高岭石及伊利石的相对含量有关。以化学试剂连续提取、电超滤(EUF)和强度/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为主的土壤,其缓冲容量(PBCk)较低,有效钾数量较少,且缓效钾释放慢,在黑麦草耗竭试验中,经1—2次收获后,产量和吸钾量明显下降。以伊利石为主的土壤,其缓冲容量(PBCk)高,黑麦草试验可得到连续的高产和吸取较多的钾。黑麦草试验还表明土壤的供钾特性较之其有效钾储量更有实践意义。

    • 应用15N示踪研究麦秸还田中氮的去向

      1989, 26(1):64-71.

      摘要 (1963) HTML (0) PDF 2.66 M (23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麦秸铺施和混施方式下,秸秆中氮在土壤中的去向。试验结果表明:1.麦秸铺盖土表还田的,夏谷地上部分和籽粒部分对秸秆氮的利用率分别为28.3%和15.2%,而麦秸与土壤混合施用还田的,其对秸秆氮的利用率则分别为20.6%和12.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2.夏谷生长87天后,麦秸铺施还田的,秸秆氮有28.3%进入夏谷株体中;16.5%进入土壤腐殖质;0.5%和3.1%分别进入渗漏水和以气态等形式逸失;残留于土壤中的秸秆氮(包括夏谷根系)约有51.6%。而麦秸混施还田的,秸秆氮进入夏谷株体、土壤腐殖质、渗漏水和以气态逸失的量分别占施入秸秆氮总量的20.5%,14.8%,0.2%和11.5%,残留于土壤中的约占总量的53.0%。

    • 土壤酶活性影响因子的研究——Ⅰ.有机肥料对土壤中酶活性及氮磷转化的影响

      1989, 26(1):72-78.

      摘要 (1816) HTML (0) PDF 2.60 M (30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黄淮海平原广泛应用的秸秆肥、牲畜粪、堆肥和其他有机肥料的酶活性。在供试材料中,秸秆肥的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较其他有机肥料的强:蔗糖酶活性在500毫克葡萄糖/克以上,淀粉酶活性15毫克麦芽糖/克以上。除个别例外,牲畜粪的脲酶活性较其他有机肥料的强,酶活性在18毫克NH3-N/克以上;其蛋白酶活性也比其他有机肥料的强。大豆秸肥是供试材料中酶活性状况最好的有机肥料。塘泥的酶活性较其他有机肥料的低。蚯蚓排泄物不仅具有较强的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而且也有一定的淀粉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在实验室条件下,用秸秆粉和牲畜粪处理土壤,能不同程度的增强其蔗糖酶、磷酸酶和脲酶话性。田间试验表明,施高量麦秸肥的潮土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较强,施低量的则较弱。有机肥料不仅能增强土壤酶活性,而且对土壤有效氮、磷的转化起重要作用。

    • 太湖地区水稻土优势反硝化细菌的数量、组成与酶活性

      1989, 26(1):79-86.

      摘要 (1927) HTML (0) PDF 562.49 K (2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地区主要水稻土中反硝化细菌常在百万/克干土以上,占细菌总数的50—80%。同一类型土壤中,肥力高者含菌数多于肥力低者。各类土壤中反硝化细菌数与细菌总数呈显著正相关。其优势种中,以巨大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和施氏假单胞菌等出现的机率最高,占反硝化细菌的10—50%;地衣芽孢杆菌及坚强芽孢杆菌等出现的机率较少。具有使NO3-还原为N2O的菌株和使N2O还原为N2的菌株,分别占供试菌株的67%和56%;使15NO3-异化还原为15NH4+的菌株占供试菌株的92%,其中以蜡质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这种能力特别强。

    • 湖南棕红壤的研讨

      1989, 26(1):87-96.

      摘要 (1523) HTML (0) PDF 632.89 K (23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湖南省洞庭湖东西两侧丘岗地区的棕红壤,提出了棕红壤的主要形成特点、特性、类型的一些指标,归纳如下: 1.具有比较弱的脱硅富铝现象,粘粒硅铁铝率为2.7—3.0;淋浴弱(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含量比红壤高0.18—2倍,风化淋溶系数多在0.3以上);粘粒矿物以水云母、高岭石为主;游离铁含量大于2%,游离度50—60%。2.颜色为红黄-暗红棕色;粉/粘比和砂/粘比一般都小于1,粘化值大于1;pH 4.8—5.8;CEC 8—14毫克当量/100克土;ECEC 16.5—23.3毫克当量/100克粘粒;盐基饱和度40-60%。3.参照上述指标,结合母质与地域特点,将其划分若干土属,并提出其利用改良上的相应差异。

    • >研究简报
    • 营养动力学为基础的生物残体分解的数学模型研究

      1989, 26(1):97-100.

      摘要 (1556) HTML (0) PDF 279.98 K (26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物残体是由活的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死亡后形成,如森林砍伐后遗留的树桩,温带森林中每年一度集中产生的枯枝落叶,森林和草原中大型动物死亡遗留的尸体,这些生物残体一般都独自形成一个实体,不与土壤进行均匀的混合,它们的分解,一般主要不是依靠贮积在土壤中的酶或微生物的作用,它们的分解要经过一个在残体内重新滋长微生物的过程,使残体逐渐腐烂变质,进行分解。因此,生物残体的分解,与其说是分解过程,还不如说是一个微生物的培养过程,或者说是这两个过程相互交错,一方面是微生物种群的增长,另一方面是残体中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转化、利用和复合成新的有机体,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适用于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的Stanford-Smith方程[2]就不适用了,而建立在营养动力学基础上的单种群模型(崔-Lawson方程[3-5])却可加以转化用来描述这个过程。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