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第28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茶园—土壤系统铝和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1991, 28(3):229-236.

      摘要 (2163) HTML (0) PDF 643.63 K (2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棕壤植茶以后,土壤pH下降,土壤酸度随植茶年限的增长而增大,且上层土壤pH的减幅大于下层土壤。茶园土壤的酸化是与茶树对铝和氟的生物积聚、土壤交换性铝与铝络合物的增加以及土壤盐基的淋溶有关。茶树落叶中铝和氟的含量分别高达5836—6136 ppm和469—520ppm;茶树透冠水和土壤渗漏液中均有相当多的Al和F,茶园土壤系统中铝和氟的循环,不仅导致土壤Al3+及F-的增多,还使表土的有机络合态铝以及土壤交换性复合体和土壤溶液中的氟铝络合物积聚。因此,土壤中铝和氟的积累、转化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茶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

    • 缓丘坡耕地模拟降雨及土壤通透性研究

      1991, 28(3):237-248.

      摘要 (1531) HTML (0) PDF 860.37 K (25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模拟降雨试验,对发育于红砂岩、千枚岩、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的赣北丘陵旱作红壤和下蜀黄土母质的宁镇丘陵区旱作黄棕壤,进行了水土流失量、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室内外土壤通透性等测定,并建立了相应的关系方程。结果表明,耕种黄棕壤较耕种红壤,水土流失更为严重,而且亚表层土壤性质对水土流失有重要影响。在类似的模拟降雨条件下,耕种黄棕壤产生的地表径流1525 l,径流含沙量23.4g/l土壤流失量291.7 t/km2,耕种红壤相应值为621.41,1.6g/l和10.8t/km2。亚表层容重、总孔隙度、有效水含量和透水速度,前者分别为1.4,44%,20%,1.4mm/h,后者分别为1.2,52%,21.7%,25mm/h。根据结果还提出了有关耕地夏季灌溉的建议。

    • 水稻耕制中的土水管理

      1991, 28(3):249-259.

      摘要 (1697) HTML (0) PDF 891.27 K (28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世界水稻总面积1.45亿亩,总产量4.68亿吨,其中亚洲分别占89.6%及91.6%。水稻耕制可分为双季稻(二熟或三熟)及单季稻(一熟或二熟)两种。随着植稻面积扩大及耕制改变,水稻耕制中的土水管理问题日趋突出,其中主要表现为土壤物理性质改善,水分的合理灌溉及土壤养分协调三个方面。水稻耕种中,存在耕层粘闭与犁底层渗漏两大问题,解决途径在于推行水稻少耕、免耕、水旱轮作及增施粗有机质。稻田水分管理在灌溉方面的经验是,按土壤条件与水稻需水特点,采用浅、深、润、晒等不同方法;在排水方面,按中国的经验,采用暗管与鼠穴排水效果甚好。土壤养分供应与化肥施用水平是影响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其中首要的是氮素,其次是磷,而钾素缺乏也有增加趋势。防止氮肥损失及提高氮素利用率,是国际关注的问题。从当前已有的经验看,在水稻氮肥剂型,穴施大粒氮肥,分次与排干施用尿素,氮肥添加生物活动性抑制剂及长效氮肥等利用方面,均取得不少效果。当前,有机肥及有机废弃物的利用与磷、钾肥、微肥等的配合施用,也是解决水稻合理施肥的重要途径。总之,水稻耕制中土水管理体系是个复杂问题,它不仅受耕作制度、土壤条件,而且受生产及管理水平的影响。其中不少问题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解决。

    • 不同肥力黑土、棕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其胶结物质的研究

      1991, 28(3):260-267.

      摘要 (2109) HTML (0) PDF 567.97 K (24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对黑土、棕壤各级微团聚体组成及其胶结物质的研究表明,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各级微团聚体组成不同,随着肥力水平的提高,大于10μm微团聚体含量增加,增加幅度为2—5%;土壤团聚度增大,增大范围为2—8%。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别是松结合态有机质含量与大于10μm的微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紧结合态有机质含量及土壤中小于2μm的粘粒则与小于10μm的微团聚体含量呈正相关。去除各种胶结物质以后各级微团聚体的破坏率也证实了这一点。由此认为,各种胶结物质对不同粒级微团聚体的形成影响各异,小粒级微团聚体的形成主要受紧结合态有机质和粘粒的影响,大粒级微团聚体的形成则主要与松结合有机质以及多糖类物质有关。

    • 玄武岩发育的几种红壤的矿物特征

      1991, 28(3):268-275.

      摘要 (2370) HTML (0) PDF 601.41 K (2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生物气候条件下由玄武岩母质发育的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的理化性质及矿物组成。粘粒中氧化铁的含量都很高,为16.98±0.83%。砖红壤与赤红壤粘粒中高岭石与非晶物质的含量相近,它们之间的差异是赤红壤中没有三水铝石,而含有7—11%蒙皂石。红壤粘粒中高岭石和非晶物质的含量都低于砖红壤和赤红壤,而水云母和蒙皂石的含量较高,也没有三水铝石。粘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硅铝率、硅铁铝率、铁的游离度和风化淋溶系数等都反映了土壤风化程度上的差异,它与水热条件特别是年均温和积温有关,进一步说明生物气候因素引起的土壤性质及矿物组成变化比其它因素强烈。砖红壤与砖红壤性水稻土的差异是在氧化铁形态上;红壤与红壤性水稻土相比,后者粘粒中蒙皂石含量略高,水云母含量略低。

    • 我国东部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和黄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及其演变

      1991, 28(3):276-283.

      摘要 (1745) HTML (0) PDF 2.71 M (2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粘粒矿物的定量分析,研究了我国东部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和黄壤的粘粒矿物组成。赤红壤、红壤和黄红壤的粘粒(<2μm)中高岭石含量分别为54%、42%和35%,这与该土壤的年均气温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r=0.998,n=3),然而这三个土壤粘粒的风化淋溶系数与年均气温呈良好的负相关(r=1.000,n=3)。黄壤与红壤的粘粒矿物组成有明显的差异,黄壤中含有较多的三水铝石和2:1型粘土矿物,而高岭石较少;红壤中三水铝石很少,在安徽的黄红壤中虽有不少非晶质氧化铝,但未见有三水铝石存在。

    • 镁对土壤某些理化性质的影响

      1991, 28(3):284-294.

      摘要 (1925) HTML (0) PDF 765.88 K (2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镁离子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和交换性镁对土壤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镁盐阴离子对镁离子侵入土壤吸收复合体能力的影响为:CO32->SO42->Cl-。在低浓度下,Mg2+在Na+陪伴下较其单独存在时更易被含MgCO3的石灰性土壤吸附。在混合盐溶液中,当盐渍度和SAR一定时,Na+在Na+-Mg2+体系中比在Na+-Ca2+体系中更易被土壤吸附。当ESP一定时,随着土壤吸收复合体中交换性镁百分率(EMP)的增加,分散系数逐渐增加,饱和导水率和毛管水上升高度逐渐降低,当EMP>60%时,不再发生变化。随着ESP的增加,交换性镁的不良影响逐渐变小。

    • 鼎湖山、尖峰岭和那大地区某些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1991, 28(3):295-301.

      摘要 (1763) HTML (0) PDF 2.55 M (2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鼎湖山、尖峰岭和那大地区某些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强度因素)和还原性物质数量(容量因素)。自然林下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随植物群落的垂直带(谱)而呈规律性变化。其表层的Eh为400—560mV,较以下土层低80—220mV,还原性物质含量相当于0.5—3.6×10-3mol/L亚锰。经济林下土壤表层的Eh为490—570mV,较下层低50-100mV,还原性物质含量为0.1—1.36×10-3mol/L。水稻土表层的还原性物质含量达6.6×10-3mol/L,Eh为330mV,较下层低100mV。在还原性物质含量的对数值和Eh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34**。本文对用电化学方法原位测定弱还原性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给予了评价,对氧化还原过程在红壤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 评价土壤磷素植物有效性的物理化学指标

      1991, 28(3):302-308.

      摘要 (1637) HTML (0) PDF 580.24 K (2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室内分析结合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磷素植物有效性和无机磷酸盐的解吸特性之间的关系。供试材料为浙江省分布较广的四种代表性土壤,并以吸磷能力较强的黑麦为指示植物。结果表明,在四种供试土壤上黑麦吸收磷与解吸磷之间的相关性都比与两种常规化学方法浸提磷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不仅如此,黑麦吸收磷与解吸磷间在数量上较化学浸提磷要接近的多,并且在各供磷强度下以及不同土壤上都符合较好。黑麦吸收磷或解吸磷(Q)随土壤供磷强度(I)变化的Q—I关系能够很好地符合Langmuir方程;而Olsen-P和Brayl-P对供磷强度的关系与该方程的符合性在酸性土壤上要差得多。可见,植物吸收磷与磷酸盐解吸有内在联系。结果还表明,由拟合Langmuir方程计算得的最大解吸缓冲容量(MBCD)能够很好解释不同性质土壤间磷肥利用率的差异,它较之最大吸附缓冲容量(MBCA)能够更好指示土壤中磷的植物有效性。但平衡解吸缓冲容量反映土壤供磷能力更为灵敏,可望成为好的土壤磷诊断指标。

    • 猪粪等有机肥料中磷素养分循环再利用的研究

      1991, 28(3):309-316.

      摘要 (1975) HTML (0) PDF 581.23 K (27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有机肥料包括4种猪粪,两种半粪和鸡粪中磷素养分的含量。转化及水稻对它们的吸收利用特点。结果表明这类有机肥料中磷素的55—80%为无机态,它们和无机磷肥一样施入土壤后其磷素迅速被微生物(或化学)固定。盆栽试验表明,水稻能逐步吸收利用其中的磷素,且与对无机磷肥中磷素的吸收利用一样,于7月水稻生育旺期达到高峰,二者趋势甚为一致。有机肥施入土壤在分解过程中,用0.5mol L-1NaHCO3提取土壤,溶液中的活性有机磷不能用钼兰法直接比色测出,但可被作物迅速利用。有机肥与化学磷肥磷有效性相近,等效值接近1。但前者生产水稻干物效率要高,这与其中所含微生物、有机成分及多种营养元素有关。

    • 黄土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与微肥效应

      1991, 28(3):317-326.

      摘要 (1997) HTML (0) PDF 2.84 M (29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土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受母质、地形、水热条件、土壤类型等成土过程与成土条件的深刻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全国土壤平均含量比较,本区土壤锌、锰较低,钼很低,硼接近,铜略高。土壤有效态锌、硼、钼、锰属低水平,存在着大面积缺乏锌、硼、钼的土壤,近一半土壤面积缺锰。近年来,锌、硼、锰肥已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 几种土壤组分对原有土壤中锌的富集能力的研究

      1991, 28(3):327-333.

      摘要 (1557) HTML (0) PDF 521.36 K (2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我国部分自然土壤中氧化铁、氧化锰及有机质三种组分对原有土壤中锌的富集能力。并比较了不同土壤类型中各组分对锌的富集能力,探讨了土壤环境条件主要为pH对组分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这三种组分其单位含量对锌的富集能力为:氧化锰>氧化铁>有机质;三:种组分对锌的富集能力在土壤间的变化以氧化铁最为明显,其顺序为石灰性土壤>中性土壤>酸性土壤;土壤pH对土壤氧化铁富集锌能力的影响也很明显。氧化铁对锌的富集分配比例为:酸性土壤<5,中性土壤5—15,石灰性土壤≥15,各土壤组分对锌的富集容量次序为:氧化铁>有机质>氧化锰,氧化铁中,晶形铁>无定形铁。

    • >研究简报
    • 浙江省土壤微量元素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1991, 28(3):334-338.

      摘要 (1679) HTML (0) PDF 2.28 M (2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前人从气候、地形、生物等外力因素的影响入手,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迁移及其转化的地球化学规律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是,对于地质构造体与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关系,构造运动对土壤中微量元素迁移及富集的影响,即内力作用方面,几乎完全缺乏研究。

    • 柠檬酸提取土壤有效钼新方法的研究

      1991, 28(3):339-343.

      摘要 (1768) HTML (0) PDF 352.13 K (2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总想寻找一个更为适合的土壤有效钼测试方法,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常规方法如Tamm液提取法提取的土壤有效钼往往偏高,在许多缺钼的酸性土壤的测试中,该法提取的土壤钼量不能较好地反映植物需钼的实际情况[1]。另一方面,土壤有效铝含量极低,普通的分析方法在测定土壤有效铝时,很不容易做到准确、快速。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