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第29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中国变性土的分布、特性和分类

      1992, 29(1):1-17.

      摘要 (2402) HTML (0) PDF 3.38 M (37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我国主要变性土的区域分布、某些发生学特性和分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变性土及变性土型土壤有广泛分布,从热带、亚热带到暖温带。其共同的成土条件是:有一定干湿交替的气候、低平的地势、富含盐基的母质和粘重的质地。据估计,此类土壤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左右。变性土是在特殊的地球化学环境和干湿交替的条件下形成的,深受地域性因素的影响,其成土年龄古老而发育程度较弱。一般变性土带有某些水成土的特征,而钙质变性土兼有水成土和钙层土但又不完全与它们相同的成土地球化学特点。所研究的11个剖面中,有8个属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中的变性土土纲,其余3个则属于潮湿土土纲。

    • 我国主要变性土的微形态研究

      1992, 29(1):18-25.

      摘要 (2205) HTML (0) PDF 1.47 M (28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变性土三大土类黑粘土、浊粘土,艳粘土的微形态特征。通过大形态、微形态、超微形态观察和膨胀收缩试验揭示了变性土的孔隙、结构、粘粒的就地重新排列以及土壤垒结与土壤粘粒含量、粘粒种类以及土壤膨胀势之间的关系,其中福建浊粘土的微形态特征发育最明显。

    • 电解质种类和浓度影响磷酸根解吸的机理研究

      1992, 29(1):26-33.

      摘要 (2154) HTML (0) PDF 581.97 K (2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吸附性阳离子、电解质浓度和组成影响几种矿物和土壤吸附态磷的解吸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性阳离子影响磷酸根解吸与离子桥有关。桥接静电场愈强,被束缚磷的释放就愈困难。电解质阳离子对磷酸根解吸的影响则取决于其对表面负电荷的屏蔽效应。阳离子电价高,屏蔽作用大,磷解吸就少。电解质浓度影响吸附态磷的解吸主要与表面电位的变化有关。当pH>PZC值时,提高电解质浓度降低表面负电位,从而减少磷的吸附;当pH<PZC时,提高电解质浓度则降低表面正电位,促进磷的解吸。磷酸根解吸盐效应零点(PPZSE)值一般都介于土壤或矿物样品吸附磷酸根前后测得的两个PZC值之间。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中磷解吸量之差与吸附层电位变化量(△ψx)呈正相关。

    • 重叠双电层粘土体系中粘土的膨胀

      1992, 29(1):34-40.

      摘要 (2137) HTML (0) PDF 457.85 K (3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采用Ag-AgCl电极判断平衡的方法,在25℃恒温条件下探讨了重叠双电层粘土体系中Upton蒙脱粘土的膨胀压与粘粒板层间距离的关系;同时应用双电层理论计算了该体系中粘土的膨胀压,并对膨胀压的理论值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电解质浓度下,膨胀压P与粘粒板层间距λ呈较好的指数关系;在相同的λ距离下,膨胀压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由双电层理论导出的渗透膨胀公式所计算得到的粘土的膨胀压与实验值偏差甚大,渗透膨胀压仅占实际粘土膨胀压的很小比例,完全可忽略不计。看来,双电层理论可能不适用于讨论粘土的膨胀。

    • 红黄壤的长石风化

      1992, 29(1):41-47.

      摘要 (1576) HTML (0) PDF 2.46 M (23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玄武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和山地黄壤的长石风化,认为长石在土壤中的风化受气候因素和母质来源的双重影响,因而支配着它在不同粒级中的分布。两种母质发育的红黄壤中,各种长石的抗风化顺序是Na长石≥K长石>Ca长石。

    • 鄂、湘两省土地土壤粘粒矿物的研究——Ⅱ.莽山北坡土壤中的粘粒矿物

      1992, 29(1):48-56.

      摘要 (1563) HTML (0) PDF 618.60 K (28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莽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的5个土壤剖面15个土样的粘粒矿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粘粒氧化物的化学选择溶提测试,结果表明:(1)莽山土壤中粘粒矿物组合的垂直变化明显。海拔500m以下的红壤、黄红壤的粘土矿物以1:1型高岭为主,粘粒氧化物中有较多的晶质氧化铁和热碱溶性氧化硅。海拔850m以上的黄壤、暗黄棕壤和山地灌丛草甸土的粘土矿物以2:1型的14×10-10m过渡矿物和水云母为主,粘粒氧化物中有较多的无定形氧化铁、铝和三水铝石。(2)随海拔升高,土壤粘粒的硅铝率、氧化铁的游离度变幅不大,而氧化铁的活化度和各种氧化铝的富集明显提高。根据这些结果,结合莽山土壤的风化威土的条件与过程,讨论了莽山垂直带土壤中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的分布与演化过程的特点。

    • 用电导热散法研究可变电荷土壤粘粒与离子的相互作用

      1992, 29(1):57-63.

      摘要 (1519) HTML (0) PDF 476.92 K (25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工作选用二种可变电荷土壤粘粒(<2μ),分别含有0.35×10-4-1.3×10-4mol/L的不同电解质,在不同含水量下,在5—50℃范围内测量其直流电导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电导热散法是研究土壤粘粒与离子相互作用的有用手段;电导率-温度曲线上的折点温度是随含水量、电解质种类和土壤类型而不同。在相同含水量下,含有不同电解质的红壤体系的折点温度具有如下的变化顺序:CaCl2>Na2SO4>KCl>Ca(NO3)2>NaNO3;砖红壤体系的折点温度明显高于红壤体系。折点温度的高低是土壤粘粒与离子相互作用强度的反映。

    • 黄土高原不同林型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胡敏酸性质影响的研究

      1992, 29(1):64-72.

      摘要 (1833) HTML (0) PDF 610.89 K (28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不同林型下土壤腐殖质研究表明:(1)当年枯枝落叶及表层土壤C/N值均以油松林地最大,沙棘林地最低;表层土壤C/N值与林龄、枯枝落叶C/N呈正相关,与枯枝落叶灰分含量呈负相关。(2)剖面中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各平均值为白桦林地>辽东栎林地>辽东栎×山杨林地>山杨林地>沙棘林地>油松林地,即阔叶乔木林地>灌木林地>针叶林地;胡敏素平均值大小顺序与此完全相反。(3)表层土壤胡敏酸芳构化程度在子午岭的为:白桦林地>辽东栎林地>辽东栎×山杨林地>山杨林地>油松林地>沙棘林地;六盘山为:山杨林地>辽东栎林地。剖面芳构化程度为:三层>二层>一层。

    • 不同水稻品种对低氮反应的差异及其机制的研究

      1992, 29(1):73-79.

      摘要 (1939) HTML (0) PDF 531.39 K (2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低氮(中度缺乏)和高N(丰足)条件下,地上部干物质生长量和稻谷产量在供试品种间的差异顺序为:汕优64>汕优6号>浙丽1号>秀水48,其中杂交稻与常规稻的差异最大,低N条件下的差异又比高N条件下的明显。结果还表明在低N条件下产量较高的品种吸收利用土壤中N素能力较强,其相关的生物学和生理学特征为:1.根系发达,根系生长量、分布密度以及根对NH4+的亲和力均较大;2.地上部干物质生产量和功能叶氮、碳同化代谢关键酶,即硝酸还原酶,各氨酸合酶,RuBP羧化酶的活力均较高。此外RuBP羧化酶活力以及其水平受氮素的提高效应也N-高效品种较明显。这些特性均可以作为筛选和鉴别N-高效作物基因型的生理生化指标。

    •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的形态分布及其有效性

      1992, 29(1):80-86.

      摘要 (2615) HTML (0) PDF 2.60 M (28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应用蒋柏藩和顾益初(1989)提出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的分级方法,对我国北方主要的石灰性土类进行了无机磷形态分级的研究,并对其有效性作出了初步评价。供试的甘肃、陕西和河南的16种土壤的无机磷形态的分布情况为:Ca2-P平均占无机磷总量的1.34%,Ca-P占9.91%,Al-P占4.27%,Fe-P占4.40%,O-P占10.9%,Ca10-P占69.1%。生物试验的结果表明:Ca2-P型的磷酸盐是最有效的,也是作物磷素营养的主要来源;Ca8-P、Al-P和Fe-P可以作为缓效磷源;Ca10-P和O-P只是一种潜在磷源。本研究为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的研究和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于稻田施用石灰的研究

      1992, 29(1):87-93.

      摘要 (1966) HTML (0) PDF 2.68 M (2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稻田施石灰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稻田水—旱轮作和施石灰对土壤pH、Eh和氧化还原物质的影响;施石灰对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转化的影响;施石灰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大、小麦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稻田土壤pH值达5.6及其以上不必对水稻施石灰,土壤pH在5.5以下,可根据土壤的缓冲性能在水稻移栽前结合稻草还田或翻压绿肥施石灰。最好在稻田轮作的旱作期将石灰施在旱作物(如大、小麦)上。

    • 降雨及土壤湿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992, 29(1):94-103.

      摘要 (2294) HTML (0) PDF 625.97 K (3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土流失同降雨及降雨前土壤湿度关系密切。坡耕地产生坡面流失的临界雨强约为4mm/10min,降雨量为12.5mm;从中雨至大暴雨,雨型每增加一级,土壤流失量将翻一番;水土流失量同侵蚀雨量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地表径流量同降雨前0—30cm的土壤湿度因子成正比,冲刷量则与此成反相关。

    • >研究简报
    • 福建杉木连栽林地营造不同混交林后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

      1992, 29(1):104-108.

      摘要 (1557) HTML (0) PDF 367.49 K (23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的一切生物化学过程,都是在酶的参与下进行。许多研究表明,土壤酶能积极参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及能量转化,是表征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4-6]。因而,研究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变化,对于了解不同混交林林地土壤的生物活性及肥力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 粘土夹层土体构型水盐运动的实验研究

      1992, 29(1):109-112.

      摘要 (1662) HTML (0) PDF 298.77 K (22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发育在冲积平原上的土壤,土体中夹有粘土层是很普通的现象。1987年在滨海平原110个土壤剖面调查中,发现粘土层以不同厚度和层位存在时,土壤表现出不同的盐渍状况,该地区粘土层表居很普遍。我们曾对粘土层在浅、中、深三个层位的5、15、30厘米三个厚度对水盐运动的影响作过研究,结果是枯土层对水盐运动的抑制作用随粘土层厚度 钓增加、层位的升高而加强[2-5]。但是实际调查使我们感到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土体中粘土层对水盐运动的影响规律,通过毛管水的上行运动的研究,了解粘土层的作用实质。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