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第31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土壤科学与农业持续发展

      1994, 31(2):113-118.

      摘要 (1650) HTML (0) PDF 2.52 M (26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持续农业是为建立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满足社会需求和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均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制度的一种思想或目标。从长远来说,中国农业的出路在于发展和建设中国的持续农业,但近年来的现实变化表明,中国农业的发展离持续农业的目标越来越远。中国农业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市场的激励机制,更需要政府的干予和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引导。土壤科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发展以服务于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土地整治和土壤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建立持续农业中有关土地资源管理、农田土壤管理、农业中废弃物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

    • 石灰性紫色土渍水氧化还原状况的研究

      1994, 31(2):119-129.

      摘要 (1683) HTML (0) PDF 686.74 K (21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模拟培育试验,研究了石灰性紫色土渍水状态下氧化还原特征。结果表明,石灰性紫色土与普通紫色土、不饱和紫色土相比,不易向强还原状况发育,这与其富含碳酸钙和低量的活性铁有关;不同种类有机物料对其还原程度的影响是不同的;表征土壤氧化还原过程的强度因素Eh和数量因素还原性物质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与水稻的生长状况相一致。当土壤Eh小于-100mV,还原物总量大于3.63cmol(+)/kg时,土壤极易发育为强还原状况,并危害水稻的生长。

    • 大豆保护性施氮的研究Ⅰ.氢醌在大豆保护性施氮中的效应

      1994, 31(2):130-137.

      摘要 (1582) HTML (0) PDF 536.58 K (23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在施用尿素条件下,配加氢醌(HQ)来延缓尿素的集中水解,以减少氨挥发并抑制其硝化作用,从而有效地缓解尿素对大豆共生固氮体系产生的严重抑制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氢醌对纯培养大豆根瘤菌生长。幼苗生长和初生结瘤无不利影响;对离体活性根瘤的呼吸活性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具有显着促进。在盆栽或田间条件下,尿素配加HQ施用,同无HQ等量尿素比较,显着提高了大豆结瘤量和单株固氮总活性(TNA);提高了大豆木质部中酰脲含量及其相对丰度,协调了大豆对根瘤氮和土壤(肥料)氮需求的矛盾,从而获得了显着的增产效果。

    • 氢醌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分布、降解和累积

      1994, 31(2):138-145.

      摘要 (1827) HTML (0) PDF 543.56 K (20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14C-氢醌和15N-尿素为示踪剂,通过棕壤盆栽试验,研究了氢醌在土壤中的分布、存在形态及迁移机制。氢醌的残留量随土壤垂直深度的增加而增多,平均土壤残留量为0.041mg/kg土。由于土壤理化和生化作用,约有13%的氢醌分解成CO2和水。残留于土壤的14C,49%进入土壤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不能再被溶剂所提取。实验测定了水稻对氢醌的吸收、分配和代谢。糙米和茎叶中氢醒的含量分别为0.07mg/kg和0.05mg/kg.水稻体内14C-氢醒的90%以上能破代谢和降解。实验表明,外源氢醌参加了植物的碳代谢,并促进了土壤尿素N的利用。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长期使用长效尿素后土壤中氢醌残留量极限值是0.044mg/kg土。该值远小于美国规定的土壤氢醌残留量标准中,保障人体健康所允许的最高临界值0.20mg/kg土,结论是长期使用长效尿素是安全的。

    • 硼对油菜花器官发育和结实性的影响

      1994, 31(2):146-152.

      摘要 (2162) HTML (0) PDF 2.59 M (2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缺硼和正常供硼条件下,油菜花器官的含硼量明显高于叶片,尤其是雌蕊和雄蕊中的含量可达同期叶片的两倍左右;硼过量时则以叶片含硼量最高。缺硼导致雄蕊长度、干重下降,花药绒毡层异常,花粉囊分化受阻。缺硼和硼过量均使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籽粒数及结角率、结籽率、油菜籽产量下降。硼对角果的胚珠数没有影响。与宁油7号相比,宁油8号油菜品种更易受缺硼和过量硼的影响。

    • 影响安徽省土壤中有效钼含量的因素研究

      1994, 31(2):153-160.

      摘要 (1753) HTML (0) PDF 524.07 K (2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土壤有效钼含量的因素主要有:(1)成土母质的影响:硅质页岩和湖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效铂含量最高,其平均值分别为0.176和0.157ug/g;而黄土沉积物、黄土古河(湖)沉积物及紫色砂岩发育的土壤有效钼含量最低,平均为0005-0.070ug/g,此类母质发育的土壤有90%的有效钼都在临界值0.15ug/g以下。(2)水、旱种植不同的影响:统计了140个种植水稻的水稻土壤有效钼含量一般都在0.15ug/g上下;而81个种旱作物的旱地土壤有效铝都在0.100ug/g以下。(3)水稻土亚类间水湿程度的影响:受水湿影响越深土壤有效钼含量越趋于增加,一般潜育型水稻土平均高于潴育型、渗育型和淹育型。(4)施磷的影响:在一定的施磷水平下,土壤有效钼及作物体内钼的含量均有增加;而施磷过量会产生反效果;磷对土壤有效钼含量的影响程度是因土类不同而异。(5)种植作物会引起土壤有效钼的亏损,但部分可用秸杆还田来弥补。

    • 中国主要类型土壤若干重金属临界含量和环境容量区域分异的影响

      1994, 31(2):161-169.

      摘要 (2009) HTML (0) PDF 573.54 K (29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八年研究结果,分析了土壤区域、地带性土壤类型分布、土壤pH、碳酸盐、有机质等因素对Cd、Cu、Pb、As四种元素土壤临界含量和环境容量区域分异的影响,其中以土壤pH和土壤类型分布是主要影响因素。Cd和Cu的土壤临界含量、环境容量和土壤pH间呈负相关性,并随土壤类型由北到南的分布而减小。土壤As的临界含量和环境容量随土壤pH增大和土壤类型由南到北的分布而增大。但它们之间无相关性。

    • 辽西地区油松混交林抗蚀改土效益的研究

      1994, 31(2):170-179.

      摘要 (1676) HTML (0) PDF 2.71 M (25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辽西半干旱水土流失地区,为了防止土壤侵蚀和恢复地力,首先应当营造水土保持林。油松(Pinus iabulaeformis)阔叶混交林与油松纯林相比,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抗蚀性有显着效果。与纯林相比,前者土壤含水量可提高13-3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7.1-76.4%、土壤微生物数量可增加13-39%、土壤容重减少6.8-10%、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可提高22.2-124.4%、土壤侵蚀率降低了6.6-26.3%.本地区适宜选择的混交树种有元宝槭(Acer trumcatum)、蒙古柞(Quercus mongolica)、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等。

    • 天山及其邻近地区土壤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异初探

      1994, 31(2):180-189.

      摘要 (1677) HTML (0) PDF 648.68 K (24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在34个土壤剖面181个样品大量元素和36个剖面176个样品的Zn、Ni、Cn、Co、V等微量元素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天山及其邻近地区土壤成土的地球化学过程、这些元素的空间分异。认为天山及其邻近地区土壤的形成存在着三个主要的成土地球化学过程,即脱盐基过程、镁、钙积过程、钠积过程;随海拔高度的降低,水分减少、温度升高,元素的空间分异表现为:盐基自高山淋溶后,朝着盆地方向,按它们的盐类溶解度大小。分别富集钙、镁、钠等的盐类;微量元素含量自高山至盆地逐渐减少。

    • 表层盐化土壤的灌溉淋洗需要量

      1994, 31(2):190-196.

      摘要 (1694) HTML (0) PDF 455.11 K (24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土柱模拟实验及数值模拟计算,探讨了灌溉淋洗需要量的确定方法,并初步给出了不同作物苗期及生育期的灌溉淋洗需要量。依各种作物耐盐性的不同,苗期灌溉淋洗需要量为191-1350m3/ha,生育期灌溉淋洗需要量为690-3950m3/ha.此研究结果为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和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几个有关土壤水问题的探讨

      1994, 31(2):197-203.

      摘要 (1735) HTML (0) PDF 471.25 K (2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孔径分布连续性的角度,讨论了毛管水联系破裂湿度和土壤水运动阶段的划分在定量上的不确定性。同时,根据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水分热力学函数的实测资料,论证了在判断土壤水运移方向时,摘增加原理的局限性和偏摩尔Gibbs自由能减小原理的适用性。并且进一步阐明了水流第二定律的三个基本点,以及在应用该定律时曾经出现的误解。

    • 西藏几种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及其热性质的研究

      1994, 31(2):204-213.

      摘要 (1987) HTML (0) PDF 633.46 K (29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西藏七种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分组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不同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差热(DTA)和热重(TG)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有机无机复合度普遍较低,复合碳中松结态和紧结态相对占有优势。土壤原样及其不同结合形态有机无机复合体在310℃和430℃左右均有一放热峰,部分土样在570℃左右出现另一放热峰,相应于各放热峰伴有失重。综合DTA、TG分析以及有机质分组测定结果得出:与土壤矿物呈稳结态与紧结态复合的有机质是310℃左右放热峰的主导因子;松结态有机质主要在430℃左右分解;未形成复合体的轻组有机质则在510℃附近分解。土类之间的比较表明:在高山或亚高山草原植被下形成的莎嘎土或巴嘎土的有机质热解焓值大于在高山或亚高山草甸植被下形成的草毡土或黑毡土的有机质热解焓值。

    • 应用一次出流法结合SFIT模型对土壤水力性质的研究

      1994, 31(2):214-219.

      摘要 (1435) HTML (0) PDF 388.11 K (20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描述非饱和区土壤水运动和元素迁移时需要各种土壤水力性质的参数资料,其中主要的为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持水特性。而且测定这些参数需花费大置的时间和精力,且在测定过程中还会受到测定时间和空间变异的影响。

    • 黑云母的释钾能力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1994, 31(2):220-223.

      摘要 (1571) HTML (0) PDF 279.80 K (2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辽宁省农田土壤缺钾日益明显,施用钾肥已迫眉睫。黑云母是典型的2:1型含钾矿物,本身存在着供钾能力及其施人土壤后的无害性。国外40年代早有研究和应用的报道,国内无此资料,为此立题研究。现将部分模拟、生物测定结果整理如下。

    • 应用气候资料确定旱地冬小麦氮肥用量的初步研究

      1994, 31(2):224-228.

      摘要 (1322) HTML (0) PDF 2.44 M (18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国内外旱地冬小麦氮肥推荐用量一般是由产量和施肥量的二次效应方程确定的。当环境条件较稳定,产量受单一因子影响时,往往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但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季节降水量差异较大,小麦的产量极不稳定,几年的试验结果很难在不同的年份或气候条件下应用,因此在这类地区,有必要进行多点长期定位田间试验以提高研究结果的适应性。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