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年第32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中国测土施肥工作的进展和展望

      1995, 32(3):241-252.

      摘要 (1878) HTML (0) PDF 805.21 K (2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十多年来,我国在测土施肥方面的研究取得迅速发展,并已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着重对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分析结果的解释,以及确定施肥量的方法作了综合评述。同时对测土施肥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也进行了讨论。

    • 新垦赤红壤结构特性的演化

      1995, 32(3):253-265.

      摘要 (1748) HTML (0) PDF 774.77 K (2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探讨新垦赤红均结构特性的变化,定位试验结果表明:(1)在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垦殖赤红壤,由于耕作管理扰动土壤,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土壤砂化或粉砂化现象。(2)新垦赤红壤在利用过程中,水稳性团聚体不断发生变化,较大粒径团聚体增多,较小粒径部分减少。(3)新垦赤红壤团聚体增加的原因,对豆科与非豆科作物轮作土壤来说,主要是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了提高;对多年生台湾草土壤来说,主要是植物根系的穿插作用。(4)作物轮作式土壤的容重、孔隙都有所改善,更有利于作物生长;多年生台湾草式的土壤孔隙度则有所减少。

    • 土壤数值分类模型的建立及应用──RSCM的建立

      1995, 32(3):266-270.

      摘要 (1467) HTML (0) PDF 2.28 M (2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吉林省农安县盐渍草甸草原区域土壤为例,以多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作为骨架,在土体构型函数表达式等一系列新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土壤数值分类模型(RSCM)它有效地解庆了土体构型的数值化,从而建立了任何剖面相互比较的定量基础准。

    • 晚更新世红土母质土壤的发生学特征及其分类

      1995, 32(3):271-277.

      摘要 (1672) HTML (0) PDF 467.67 K (2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晚更新世红土(又称Q3红土),由于它与Q2红土的某些特征:如分布规律、构成地貌形态、母质成因等方面都有类同之处,故长期来人们习惯将它与Q2红土(中更新世红土)上发育的土壤归并在同一个土类,只是在土属中加以区分1).其实,Q3红土与Q2红土的土壤,在发生学特征及发育程度都存有明显差异,在这方面已有人作过一些研究报道[1,2].本文将从成土年龄、孢粉组合、发生学特征及理化性状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其分类上的意义进行探讨。

    •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壤地理分布规律的研究

      1995, 32(3):278-283.

      摘要 (1644) HTML (0) PDF 2.42 M (30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藏东南部的南迦巴瓦峰地区,面积约6.43×104km2.文章探讨了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和结构特点,土壤水平地带与垂直带的关系,土壤垂直带的结构类型;论述了湿润程度、逆温、人类活动对土壤垂直带的影响,以及山体高度和大小与山地土壤分布的关系。

    • 不同施肥条件与年限对土壤胡敏酸能态及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1995, 32(3):284-291.

      摘要 (1762) HTML (0) PDF 499.57 K (3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氧弹量热计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土壤胡敏酸热值(能态)呈现堆肥>秸杆>化肥>无肥>休闲的顺序,各施肥处理定位试验10年的胡敏酸能态比4年者为低。热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土壤胡敏酸均有相似的热效应峰和失重峰;施有机肥处理呈现DTA460℃放热峰焓变值小,DTG失重峰活化能低的趋势;定位试验10年的胡敏酸,DTA340℃放热峰已不明显,460℃放热峰的焓变值显着高于4年,DTG失重峰的活化能亦为10年者大于4年。土壤胡敏酸的E4、E6值呈现无肥>化肥>秸杆>堆肥的顺序,且定位试验10年者均大于4年。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供试胡敏酸能态及热解的一些特性。

    • 15N标记羊粪和稻草还田氮素的转化和效应的研究

      1995, 32(3):290-299.

      摘要 (1732) HTML (0) PDF 566.89 K (30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工作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15N标记羊粪和稻草单独施用或分别与尿素配合施用作为水稻基肥时,肥料氮的命运及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羊粪单施或与化肥N配合施用时,稻谷回收的羊粪N分别为7.9%和9.2%,相当于饲料稻草N的2.2%和2.6%,若将羊体中回收的饲料稻草N量(31.2%)[6]计入,则羊体和稻谷共回收饲料稻草N分别为33.4%和33.7%,明显高于稻草直接还田时稻谷对稻草N的回收率(单施和与化肥配合施用时分别为9.9%和14.5%).稻草喂羊,再以其粪尿还田,其经济效益也明显高于稻草直接还田。

    • 施石灰石粉后红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1995, 32(3):300-307.

      摘要 (1673) HTML (0) PDF 521.77 K (3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壤施用石灰10年的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1)施用石灰能降低土壤酸度,增加土壤中交换性Ca和Mg含量,从而导致作物产量的提高;(2)底土酸度的降低随时间的推移和石灰用量的增大而增强,每公顷施用3.25-15.0吨石灰石粉的降酸和增产效应至少可维持10年以上;(3)每公顷施用7.5吨石灰石粉能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4)土壤有效锌和有效铜含量随pH升高而增加,并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65**(n=5)和r=0.887(n=5).土壤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锌及有效铜的含量随上层深度增加而减少;(5)缺磷的酸性土壤,磷肥与石灰配施对增产效应更大。

    • 油菜不同品种耐土壤缺硼力的研究

      1995, 32(3):308-314.

      摘要 (1804) HTML (0) PDF 515.19 K (26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油菜的土培、水培及三年定位量试验,分析植株硼营养状况,并用10B测定硼在花器官内的微域分布,初步表明,在土壤缺硼条件下,不同油菜品种耐土壤缺硼力存在明显差异:白菜型品种浠水白耐土壤缺硼力强,植株可吸收和积累较多的硼素,尤其是雄蕊和雌蕊的硼含量(10.43和10.25μg/g)和硼充足的雄蕊和雌蕊的硼含量(11.12和11.57μg/g)相差很小。相反,甘蓝型油菜在土壤供硼条件下,才能吸收和积累更多的硼素,从而获得高产。甘蓝型油菜缺硼时雄蕊和雌蕊硼含量都低,这是花而不实的重要原因。

    • 有机肥及化肥(土娄)土中微量元素平衡的影响

      1995, 32(3):315-320.

      摘要 (1959) HTML (0) PDF 388.08 K (28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12年连续施用有机肥及化肥对土壤中Zn、Mn、Fe、Cu丰缺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是Zn、Fe、Cu的良好肥源,长期施用,使有效量比全量,上层比下层增加显着,上层有效Zn由0.2提高到1.6mg/kg,提高8倍;有效Fe由5.32提高到8.72mg/kg,增加了63.9%;有效Cu由1.14提高到1.34mg/kg,增加17.5%.增施有机肥及化肥,促进作物对Zn、Mn、Fe、Cu的吸收,提高了作物产量;同时,由于有机肥及根茬腐解,降低了土壤pH值,促进土壤全Zn、Fe、Mn的分解与矿化,使其转化为有效成分。

    • 对含氯化肥农田应用效果的评价

      1995, 32(3):321-326.

      摘要 (1834) HTML (0) PDF 2.33 M (25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87年至1992年的含氯化肥长期定位试验表明,在蒸发、降雨量接近的江苏苏南地区,氯化铵的增产效果及其氮素利用率均好于尿素,施用氯化铵的稻、麦及油菜种子的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也较高;增加氯化铵施用次数可显着提高氮素利用率,并改善作物品质;氯化铵用量增加,土壤氯的积累也相应增加,同时随种植时间延续,也未发现氯离子在土壤耕层及1m土层积累。但必须注意连续施用含氯化肥有使土壤酸化的趋势。

    • 有机化工废弃物的土地处理研究

      1995, 32(3):327-333.

      摘要 (1528) HTML (0) PDF 496.50 K (28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三种供试工业废弃物,经土地处理后表明,发光细菌毒性明显降低,有的废渣处理物毒性已消除;Ames试验和发光细菌自发暗变种的遗传毒性减弱,由阳性下降为阴性,或阳性程度明显减弱。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处理物中有毒有机化学物阵解所至。木试验废渣经土地处理后,其可萃取有机物含量明显下降,总下降率为40-71%,主要的有机化学物降解率为50-90%.从而表明,土地处理是工业废渣很有前途的处理途径。

    • 粉煤灰改土效应研究

      1995, 32(3):334-340.

      摘要 (1932) HTML (0) PDF 2.53 M (25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六个省市多年试验研究证明燃煤电厂湿排法排出的粉煤灰改良粘质土壤增产效果明显,亩施粉煤灰1.5万到3万公斤时,小麦增产12.7±5.8%,玉米增产12.1±3.5%,水稻增产13.5±7.0%,此外对谷子、棉花、蔬菜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试验表明:粘质土壤施入粉煤灰后,可以降低容重,增加孔隙度,调节三相比,提高地温,缩小膨胀率,明显的改善了粘土的物理性质,并能增磷、增硅,促进土壤中微生物活性,从而有利于土壤的保温、保墒,有利于养分的转化,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 几种类型土壤中砷环境基准的比较研究

      1995, 32(3):341-348.

      摘要 (1776) HTML (0) PDF 546.46 K (38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依据我国四种类型土壤中存在过量砷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与环境效应,确定了砷的环境基准。分布在东南部的红壤和黄棕壤的基准为45-51mg/kg,分布在华北的褐土和西北的灰钙土为21-25mg/kg.这种分异型式主要受自然环境与土壤特征的制约,并与各类型土壤中砷存在形态密切相关。我国土壤环境复杂多样,确定全面的土壤基准时应重视其区域特征。

    • 不同施肥条件下潮土中微生物量及其活性

      1995, 32(3):349-352.

      摘要 (1564) HTML (0) PDF 265.18 K (27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微生物是C,N,P,K等元素的转换因子和重要库源。据报道,在没有作物时,加人土壤的N肥约有80多以有机形态长期贮藏于土壤[2],其中约20多为微生物N[3]。微生物对肥料的效应、土壤肥力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方法的不断成熟,土壤微生物C,N,P,K等元素的测定值,已逐渐成为耕作、栽培等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灵敏指标[4]。本文就潮土施有机肥、无机肥及二者配合施用后土壤微生物C,N,p及其活性的测定值,探讨不同肥料对培肥土壤的效应。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