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第36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土壤容重和温度对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水分的影响

      1999, 36(2):145-153. DOI: 10.11766/trxb199805080201

      摘要 (1985) HTML (0) PDF 594.40 K (30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含水量(θv)与电磁波在插入土壤的时域反射仪(TDR)探针中传播时间(T)的半理论、半经验标定曲线θv=(T/Ta-Ts/Ta)/(Kw0.5-1)通常用于计算土壤含水量.本项试验应用TDR测定了不同质地及不同容重条件下烘干土壤的Ts/Ta值.结果表明,四种被测土壤的Ts/Ta值介于1.61~1.80,且土壤容重大,Ts/Ta值也大,三种农业土壤的Ts/Ta平均值可取1.68.用烘干至饱和含水量的砂质壤土和壤上的土柱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Ts/Ta值,引起的含水量偏差分别为0.001~-0.005cm3/cm3和0.007~0.006cm3/cm3.对于砂质壤土,在实际合水量不变但改变土壤温度的情况下,TDR测定的含水量在实际含水量大于0.30cm3/cm3时有明显的偏差,且温度升高,TDR测定的含水量偏低,反之亦然.本文还给出了温度每增加(或减少)1℃引起的含水量测定值的偏差范围以及进行修正的方法.

    • 黄淮海平原三种土壤中优势流现象的试验研究

      1999, 36(2):154-161. DOI: 10.11766/trxb199802230202

      摘要 (1905) HTML (0) PDF 2.54 M (2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黄淮海平原选择三种不同质地类型的土壤(砂壤土,淤土,风沙土),各设1.5m×1.5m两个小区,其中一个小区在试验开始前两天灌水约56kg,以获得不同的初始含水量.将100mm含有染色剂亮蓝的水灌入小区,一天之后,开挖1m×1m的剖面拍照,进行图像分析处理,计算剖面中染色百分比随深度的变异,研究所形成的优势流的状况与土壤类型、土壤初始含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发生优势流的程度不同,结构发育好的土壤更容易形成优势流;在风沙土和砂壤土上初始含水量影响优势流形成的程度,初始含水量越高,优势流现象越明显,但在本试验设置的含水量条件下这种差异在淤土上是不显着的.在比较容易形成优势流的砂壤土上进行的多效唑和非反应性阴离子(氯离子)的优势迁移研究表明:氯离子极易随水分迁移,在优势流存在的地方采集土壤样品均得到其氯离子含量远远高于土壤本底值的结果;对于迁移性一般的多效唑,在染色剂到达的最大深度亦能测得其存在.

    • 不同经营模式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

      1999, 36(2):162-167. DOI: 10.11766/trxb199706200203

      摘要 (2384) HTML (0) PDF 383.63 K (4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状况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分形模型对不同林分经营模式土壤团粒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越大,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越小,土壤肥力越高;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显着回归关系;分形模型为土壤肥力研究提供新方法.

    •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Ⅸ.钙键复合体和铁铝键复合体中腐殖质的性状特征

      1999, 36(2):168-178. DOI: 10.11766/trxb199708050204

      摘要 (2328) HTML (0) PDF 700.25 K (30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研究了土壤中钙键复合体和铁铝键复合体中腐殖质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和理化性状.结果表明,铁铝键复合体中腐殖质(包括胡敏酸和富啡酸)的C、H、N含量高于钙键复合体中腐殖质,C/H、C/N比则低于后者,铁铝锭复合体腐殖质的分子结构中胡敏酸的芳化度高于后者,而富啡酸的芳化度则低于钙键复合体.并且,铁铝键复合体中腐殖质的热稳定性和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亲和力皆高于钙键复合体.

    • 三种有机肥水溶性分解产物对铜、镉吸附的影响

      1999, 36(2):179-188. DOI: 10.11766/trxb199803190205

      摘要 (2060) HTML (0) PDF 658.22 K (23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稻草、紫云英和猪粪的水溶性分解产物对铜和镉的沉淀作用及其在红壤和潮土上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水溶性分解产物对钢镉的沉淀及吸附有双重效应:络合效应和pH提高效应.在相同的pH值条件下,有机分解产物通过络合作用而不同程度地抑制了铜和镉的沉淀作用及其在两种土壤上的吸附.由于铜具有较强的形成络合物的能力,所以有机分解产物对铜的抑制效果强于对镉的抑制效果.吸附等温线表明,在不调节pH时,三种有机分解产物均通过提高体系的pH值而促进了钢镉的吸附.

    •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磷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1999, 36(2):189-197. DOI: 10.11766/trxb199711210206

      摘要 (1875) HTML (0) PDF 571.46 K (33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模拟植物在缺磷胁迫下,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种类和数量,用流动法研究了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和酒石酸对石灰性土壤磷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均能明显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不同有机酸降低磷吸附的能力大小的次序为草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pH对有机酸抑制土壤吸附磷的影响十分复杂,如酒石酸对2,3和4号土壤磷吸附的抑制随着pH从6.5升高到8.0而增加,而酒石酸对1号土壤磷吸附的抑制随着pH从6.5升高到8.0而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描述有机酸对土壤磷吸附动力学影响的最优方程为一级动力学方程,其次为抛物线扩散方程和双常数方程,最差模型为Elovich方程.可以认为有机酸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是一级反应.有机酸主要通过消除石灰性土壤中磷吸附位点(CaCO3),抑制土壤对磷的吸附.

    • 关于“恒电位表面”概念的讨论

      1999, 36(2):198-202. DOI: 10.11766/trxb199708040207

      摘要 (1742) HTML (0) PDF 323.78 K (30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水合氧化物型表面(可变电荷表面)的定位离子是H+和OH-所以表面电位(Φ0)只是pH值的函数,而与电解质的浓度无关.所以把水合氧化物型表面又称恒电位表面.本文从理论上和实验上都表明,情况并非这样,可变电荷表面的电位强烈地依赖于电解质浓度,并且其表面电荷密度既依赖于溶液pH值也依赖于电解质浓度.所以,可变电荷表面并非恒电位表面.

    • 我国中亚热带缓丘区红粘土红壤肥力的演化Ⅱ.化学和生物学肥力的演化

      1999, 36(2):203-217. DOI: 10.11766/trxb199708080208

      摘要 (2391) HTML (0) PDF 1018.99 K (2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红粘土红壤化学和生物学肥力在利用过程中的演化特征,并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评价红壤化学和生物学肥力演化的指标,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结果表明:红粘土红壤的林草地及荒地系统由于长期受侵蚀淋溶等退化过程的影响,土壤养分水平已跌至“谷底”值.垦殖利用后,其化学肥力随着耕垦熟化过程不断提高,表现为土壤中各种速效养分及交换性Ca、Mg含量均增加,而交换性Al含量降低.同样,林草地系统红粘土红壤的生物学肥力较低;耕垦利用后,其生物学肥力也随着熟化过程而提高,表现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腐殖质品质和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交换性阳离子组成、养分全量及速效含量可作为评价红粘土红壤化学肥力演化的指标.而土壤有机质、HA、微生物总数、微生物生物量碳、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评价红粘土红壤生物学肥力演化最重要的指标.

    • 我国北方主要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的研究

      1999, 36(2):218-224. DOI: 10.11766/trxb199706130209

      摘要 (1956) HTML (0) PDF 492.82 K (2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连续流动交换技术研究了我国北方25个供试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缓慢,而持续时间长;最大释放速率变幅为0.195~2.30mg/(kg·min),600分钟平均释放速率变幅为0.066~1.12lmg/(kg·min),释放持续时间一般在600分钟以上.在600分钟释放时间内非交换性钾释放百分率变幅在5.4%~39.6%之间.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与盆栽耗钾试验中玉米吸钾量之间有极显着的相关性,可以用它作为土壤供钾能力的评价指标.

    • 我国沙地水分分布状况及其意义

      1999, 36(2):225-236. DOI: 10.11766/trxb199707220210

      摘要 (2220) HTML (0) PDF 855.55 K (2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按生物气候带、干燥度、沙地土壤水分平均含量和降水量组合等特点,将我国沙地和沙漠分为荒漠带、半荒漠带、干草原带、半湿润带和南方湿润带五个沙漠区(青藏高原区除外)归纳分析各沙区水分运动基本规律、稳定含水率和有效储水量等项目,探讨影响我国沙地水分分布状况的主要因子,提出了我国不同沙带固沙造林具体措施和适宜选用的植物种.最后讨论各沙地开发和农业生产方向以及灌溉农业的经济效益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 试论黄土区旱地土壤水资源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1999, 36(2):237-244. DOI: 10.11766/trxb199806290211

      摘要 (1799) HTML (0) PDF 530.45 K (2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本文主要以天然草地深层土壤含水量为基础,明确了土壤水资源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概念,分析了黄土区旱地土壤水资源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指出,在相似的植被及地形条件下,黄土高原土壤深层水分从南向北和从东向西逐渐降低及从山顶到坡脚逐渐增大,表现出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在相似的土壤水资源带内,土地类型、坡度及坡向等地形因素导致土壤水分的局地分异,即土壤水资源的非地带性分异.

    • 基本农田动态监测及预警研究

      1999, 36(2):245-252. DOI: 10.11766/trxb199708270212

      摘要 (1783) HTML (0) PDF 533.42 K (2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PC机、数字化仪、绘图仪和打印机等硬件和外设以及数据库、灰色预测、动态监测等软件组成的GIS系统被用来汇集成一个基本农田动态监测及预警系统.选择经济发达的苏南太湖流域江阴市璜塘乡为基本农田动态监测及预警研究试区.1984年与1994年两个时相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源及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样点分析数据,分别被视作80年代与90年代两个时相的信息,供土地资源面积、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动态监测分析用.1996年试区的地表水样品分析数据供现状水污染分析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达的地区,耕地资源及人均耕地锐减,居民点、城镇及交通用地猛增,土壤环境及水资源污染趋向严重,土壤有机肥投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氮、磷、钾比例失调.为实现耕地动态总量平衡、切实保护耕地的质量,若干调控措施被提出以供土地规划参考.

    • 草河口地区土壤中重金属等元素含量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1999, 36(2):253-260. DOI: 10.11766/trxb199706090213

      摘要 (2218) HTML (0) PDF 2.53 M (2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草河口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综合地研究了14种元素的含量在土壤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它们在土壤中的相关系数大多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通过主因子分析,选出四个主因子,它们代表了14个元素测定信息的92%,以第一个主因子、第二个主因子对应的特征向量为横、纵轴将14个元素分成五类;并建立了大多数元素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另外元素的相关性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也受元素来源与环境外部特征的影响.

    • 杀虫脒在红壤和菜园土中的吸附

      1999, 36(2):261-266. DOI: 10.11766/trxb199710100214

      摘要 (2006) HTML (0) PDF 2.47 M (26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杀虫剂杀虫脒在红壤和菜园上中的吸附.结果表明,在吸附杀虫脒的土壤各种组分中,粘粒(<0.002mm)及其矿物类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土壤中各种氧化物也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则不明显.由于红壤和菜园土的土壤组成和性质存在差别,因此它们对杀虫脒的吸附特征也不一样,菜园上对杀虫脒的吸附强度和数量均高于红壤.

    • 滨海盐土水、旱生境下田菁生长及其对盐土肥力的影响

      1999, 36(2):267-275. DOI: 10.11766/trxb199801120215

      摘要 (2054) HTML (0) PDF 563.15 K (2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蓄淡养鱼改良滨海强度盐渍化土壤[1]和种植田菁改良盐土已被广泛报道.为把有效的改良途径组装为一体,产生生态叠加效应,从1991年开始,在江苏滨海中度盐渍化土壤进行田菁水植养鱼改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度盐渍化土壤上田菁水植养鱼复合处理其盛花期水植田菁很鲜重是旱作的10倍,根瘤鲜重是旱作田菁的15倍以上;田菁籽产量是旱境单作田菁的1.5倍以上.2.田菁水植养鱼复合处理土壤脱盐效果明显优于蓄淡养鱼,而后者的脱盐效果又明显地高于田菁旱境单作,0~20cm脱盐效果为:田菁水植养鱼处理>田菁旱作处理>蓄淡养鱼处理;而0~100cm土层表现为:田菁水植养鱼处理>围田蓄淡处理>田菁旱作处理,反映脱盐趋势的SAR、Na+/Ca2+亦呈上述同样的表现.3.土壤养分不同处理间变化亦十分明显:田菁水植养鱼复合处理0~10cm土层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几乎为田菁旱境单作与营淡养鱼的含量之和,有机碳含量亦呈同样趋势;土壤速效磷、缓效磷的增幅均为田菁水植养鱼处理>田菁旱作处理>蓄淡养鱼处理.

    • 土壤pH与烤烟钾素营养关系的研究

      1999, 36(2):276-282. DOI: 10.11766/trxb199801120216

      摘要 (2255) HTML (0) PDF 460.67 K (3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代表性的贵州植烟土壤,施石灰提高pH,施硫酸亚铁和硫磺粉降低pH,通过两年烤烟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pH对烤烟钾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平均为5.33和6.1时烟叶产量较高.超出此pH范围,产量有下降趋势.pH低于5.0产量急剧下降.烟叶吸钾状况及施钾效果均以土壤平均pH5.33的最高;pH低于5.0及高于6.1对烟株的钾素营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低pH对钾吸收的抑制作用最大.初步提出土壤pH5.0是烟株遭受Al3+毒害的临界值.

    • 模拟自然气候条件下未饱和土壤中热质迁移过程的实验装置

      1999, 36(2):283-286. DOI: 10.11766/trxb199704240217

      摘要 (1642) HTML (0) PDF 281.14 K (24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孔介质传热传质过程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生产中广泛存在,土壤就是一类最典型的多孔介质.随着农业工程化的进程,人们对土壤中水、肥、热的吸收、保持和迁移规律越来越重视,研究也越加深入.尽管目前多孔介质传递理论发展较快,有关的实验研究却相对滞后,热质迁移特性参数比较匮乏[1].实验研究不仅为理论分析提供必须的参数,也为各种理论模型提供可靠的验证.未饱和土壤内热量与质量迁移不仅与土壤内部物性有关,还与外界自然环境条件有关.而且人们更加关心特定土壤的内部水、盐、热诸要素的迁移特性受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情况,以便在各类生产活动中采取措施.

    • “微域土壤学”──一个可能的土壤学的新分支

      1999, 36(2):287-288.

      摘要 (1916) HTML (0) PDF 1.38 M (3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般情况下,土壤学的研究重点是整个土体.但是,土壤是一个非均质体,其中某些微域环境不仅和整个土体有巨大变异,而且其重要意义往往不亚于整个土体,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更为重要.这一微域环境过去或者研究得不够,或者研究很少.鉴于其重大意义,这些微域环境的研究有可能逐步形成一个土壤学的新分支——微域土壤学(Microzone soil science)(暂名).土壤微域是指土壤中某些具有和整个土体在性质上有巨大差异并对土壤生产力和植物营养有重大意义的区域.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