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第38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江淮流域白浆化土壤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特性的研究

      2001, 38(3):229-238. DOI: 10.11766/trxb200002040301

      摘要 (1745) HTML (0) PDF 1016.13 K (2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采自江淮流域的7个典型白浆化土壤剖面不同粒级的矿物特性与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白浆化土壤的质地为粉砂质壤土及粘壤土,粉粒含量为45%~76%,粘粒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含量为60%~80%,继承了黄土母质的特性。土体硅铝率(Sa)与硅铁铝率(Saf)分别为7.70~14.05与6.43~10.24,而粘粒的分别为3.53~4.22和2.40~3.35。各剖面土体Sa与Saf以表层较高或最高,有明显富硅现象;而粘粒的Sa和Saf及矿物组成、颗粒组成的层次差异则表现出母质层次上的不连续性。白土层与粘化层的显著分异是由于全新世黄土性沉积物,经过冲积淤积交替更迭,加上后期淋溶淀积而成;脱硅、脱盐基和富铝化及氧化还原淋溶淀积是其重要成土过程,后一过程因不同的利用方式,强度有所差别,以水稻土较强。

    • 农用土地经济定级中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以新疆一四八农场为例

      2001, 38(3):239-247. DOI: 10.11766/trxb200001090302

      摘要 (1709) HTML (0) PDF 340.23 K (34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新疆一四八农场为例,对农用土地经济定级中的模拟作物产量法和综合土地质量法及其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两种方法定级程序基本一致,在地方性区域内的定级结果均较为准确,且一致性大;(2)模拟作物产量法结果的区域可比性强,但方法复杂;(3)综合土地质量法方法简便易行,但结果的区域可比性差;(4)两种方法结合,能有效地建立便于比较和纳入全国体系的农用土地经济等级指数。

    • GIS技术在土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以苏州市水田为例

      2001, 38(3):248-255. DOI: 10.11766/trxb200003150303

      摘要 (2432) HTML (0) PDF 855.29 K (43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GIS技术系统的支持下,以土壤肥力因子为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等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对苏州地区的水田质量进行了定量化和科学性的评价。评价中充分利用了GIS软件处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强大功能,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表明了利用该技术进行土地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 衡山土壤之研究

      2001, 38(3):256-265. DOI: 10.11766/trxb200008310304

      摘要 (1726) HTML (0) PDF 1.42 M (3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阐述衡山土壤形成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阐明了衡山各类土壤的性质特征和土壤垂直分布规律,并根据诊断土层和诊断特性,对其进行系统分类。衡山土壤分布自下至上依次为湿润富铁土、黄色湿润富铁土、常湿富铁土和常湿淋溶土。在各山峰顶部和陡坡处,分布有酸性常湿雏形土。

    • 基于GIS的土壤质量模糊变权评价

      2001, 38(3):266-274. DOI: 10.11766/trxb200012270305

      摘要 (1873) HTML (0) PDF 1.25 M (37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广东省东莞赤红壤农业现代化实验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数学模型的支持下,应用ArcInfo进行空间数据采取、处理与分析,采用叠置分析的方法,以评价因素的组合确定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在对评价标准进行模糊化处理后,建立变权评价模型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应用Arc View GIS绘制了评价结果图,并对变权评价结果与常权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证明,采用变权模型进行土壤质量评价,比常权评价更能反映土壤质量的实际情况。

    • 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

      2001, 38(3):275-284. DOI: 10.11766/trxb200010310306

      摘要 (1697) HTML (0) PDF 362.29 K (30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难点在于生态可持续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可行性,由于长期连续的耕地性状数据难以获取,农业用地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往往属于定性描述而非定量化的结果。本文提出了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将之划分为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层次,建立了耕地类基本生产力模型和影子价格模型,对技术进步因素作了剔除,并根据苏州吴江市1987~1997年的耕地利用状况,定量评价了其耕地利用方式的可持续性。

    • 红壤地区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演变

      2001, 38(3):285-294. DOI: 10.11766/trxb200005220307

      摘要 (1622) HTML (0) PDF 375.25 K (3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在江西省红壤地区主要林区的铜鼓县和德兴县选择不同林龄(1~28年)的杉木人工林样地采用随机网格法对土壤分层取样,并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从造林阶段到5~8年的幼林期,包括林地凋落物层、土层厚度、有机质、全N、CEC、BS、pH和速效N、P、K在内的林地主要土壤质量性状大幅度退化。随着树龄的增大,林地土壤质量性状开始缓慢恢复。但是,即使杉木人工林进入了主伐期,土壤质量性状的恢复程度仍远低于其初始水平。

    • 猪粪和磷肥对石灰性土壤有机磷组分及有效性的影响

      2001, 38(3):295-300. DOI: 10.11766/trxb200007190308

      摘要 (1699) HTML (0) PDF 773.54 K (27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温培养—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猪粪和磷肥(磷酸二氢钾)后石灰性土壤有机磷组分的变化及不同有机磷组分对黑麦草吸磷总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施用猪粪和磷肥显著地增加了活性、中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的含量,其中以中活性有机磷增量最大;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磷对黑麦草吸磷总量直接贡献较大。活性、中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对黑麦草吸磷总量也有一定的间接贡献。按它们总的贡献可排序为:活性有机磷>中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

    • 施钾对扬麦158等小麦品种的养分吸收与生物产量的影响

      2001, 38(3):301-307. DOI: 10.11766/trxb199912020309

      摘要 (1510) HTML (0) PDF 878.16 K (30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扬麦158在不同生育期体内的氮(N)、磷(P)、钾(K)含量、吸收量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还比较了同一施肥水平下,扬麦158等7个品种的养分吸收差异。结果表明,拔节-孕穗阶段是小麦养分吸收和生物产量积累的最快时期。不同生育阶段除含磷量较为稳定外,氮、钾变幅大。因此,在制定施肥方案时,应重视氮、钾的合理配合,以满足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营养需要。

    • 中国东部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含量与地域分异

      2001, 38(3):308-314. DOI: 10.11766/trxb199912300310

      摘要 (1618) HTML (0) PDF 773.55 K (2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测定了代表中国东部主要地带性土壤类型的19个表土样品中水溶性有机物的含量,分析了水溶性有机物含量的地域分异规律、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土壤样品的水溶性有机物C含量在0.008至0.379mgg-1之间,中值为C0.159mgg-1。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含量的空间分布具有各向异性的结构特征,南北方向的变化幅度较东西方向大,总体呈现出沿北偏东9.6度向南偏西递降的一般趋势。富里酸含量和pH是影响土壤A层水溶性有机物含量和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机制与模型

      2001, 38(3):315-323. DOI: 10.11766/trxb199911170311

      摘要 (1580) HTML (0) PDF 1.66 M (28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有三种可能的存在状态:溶于水中、挥发为气体及吸附于固体颗粒。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水、气、固体颗粒三相间的物质交换与分配是决定其运移的重要因素,在相间物质交换为平衡的条件下,可用阻滞系数来表示其影响。污染物与土壤固体颗粒间的非平衡吸附解吸是相间交换中影响污染物运移的最重要的机制,由于天然土壤具有固有的不均质性,必须用多个反应系数才能准确描述污染物与固体颗粒间的非平衡吸附解吸。

    • 镇江丘陵区稻田化肥氮的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

      2001, 38(3):324-332. DOI: 10.11766/trxb200010140312

      摘要 (1733) HTML (0) PDF 800.67 K (3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密闭室方法对镇江丘陵区典型稻麦轮作制度下的水稻插秧、分蘖和孕穗期施用尿素的氨挥发进行了测定,并对施肥后土壤pH的变化及其对氨挥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有明显的氨挥发损失,氨挥发损失率在水稻不同生育期有很大的差异,分蘖肥的氨挥发显著高于基肥和孕穗肥。受温度、植株状况以及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氨挥发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田面水的pH值在施肥后有明显的昼夜波动,而氨挥发损失受田面水pH值变化的显著影响。稻草对不同生育期施肥的氨挥发影响不同。

    • 模拟酸雨对太湖地区水稻土铜吸附—解吸的影响

      2001, 38(3):333-340. DOI: 10.11766/trxb200008120313

      摘要 (1705) HTML (0) PDF 313.21 K (25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太湖地区三种典型的水稻土(黄泥土、白土、乌泥土)为例,利用模拟—培养试验,着重研究模拟酸雨对土壤的铜吸附解吸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淋溶土壤相比,经模拟酸雨淋溶的三种土壤对铜的吸附量有所增加,随着淋溶液pH的降低,增幅减小:易解吸态铜的解吸量则随淋溶液pH的降低而增大,模拟酸雨降低了土壤对重金属污染的缓冲能力;虽然黄泥土、乌泥土对铜的吸附量远大于白土,但模拟酸雨对黄泥土和乌泥土的吸附—解吸能力的影响程度也大于白土

    • 河北曲周盐渍土区的地下水化学特征

      2001, 38(3):341-352. DOI: 10.11766/trxb199912220314

      摘要 (1538) HTML (0) PDF 1.48 M (3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河北曲周县盐渍土区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基本化学性质、主要化学组分及其形式和微量元素的状况及分布等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资料表明,该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Cl-SO4型为主,其次为SO4-Cl型。阳离子以Ca2+为主,其次为Na+。各地下水化学类型可用3种特征指标,即rHCO3/r(Cl+SO4)、rSO4/rCl和rNa/r(Ca+Mg),加以区分。地下水矿化度平均311g L-1,最高达17gL-1。以Cl-SO4和SO4-Cl型的矿化度和离子强度较高。全区钠吸附比较低,基本上无钠害问题。饱和指数表明,地下水中石膏和硬石膏呈非饱和状态,而方解石、霰石呈过饱和状态。除主要游离离子外,化学组分形式中CaSO40、MgSO40、CaHCO3+和MgHCO3+等配合物和配离子的相对浓度较高。地下水中微量元素Cr、Cd和Fe的含量较高,应注意其水质问题。除Zn外,各微量元素浓度均与矿化度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

    • 旱作高产田产量波动性和土壤干燥化

      2001, 38(3):353-356. DOI: 10.11766/trxb199911300315

      摘要 (1709) HTML (0) PDF 171.53 K (3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旱地作物长期田间试验数据,论述了旱作农业生产中作物产量波动性是一个规律性现象,并用波动系数加以表述。研究结果表明旱作高产田与低产田相比,存在相似的产量波动性,区别是它在较高产量水平上波动。高产田作物耗水量较高,从而导致土壤相对干燥化。土壤干燥化是高产田产量产生波动性的直接原因;而低产田则因作物吸水能力低,土壤储水不能充分利用所致。

    • 大气干沉降向农田生态系统输入硫素通量研究

      2001, 38(3):357-364. DOI: 10.11766/trxb200005210316

      摘要 (1765) HTML (0) PDF 1.55 M (26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气象梯度资料(温度、风速、气压),计算近地面湍流特征参数(u*、θ*L),然后采样阻力模式计算SO2、硫酸盐(SO42-)粒子的干沉降速率(Vd),结合SO2、硫酸盐(SO42-)粒子浓度测量,建立了大气硫(S)干沉降通量观测方法。在此基础上,以1998年11月至1999年4月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农田小气候观测站气象梯度参数连续自动观测和大气SO2、硫酸盐SO42-粒子浓度现场测定研究了该地大气硫干沉降。结果表明,1998年11月~1999年4月非降雨日大气SO2的日平均Vd为0.383~0.633cm/s(6个月均值0.473cm/s),硫酸盐(SO42-)粒子Vd为0.196~0.219cm/s(6个月均值0.205cm/s);大气干沉降硫输入通量为S4.35~16.32kg/hm2(6个月均值S8.73kg/hm2),其中91%~98%(6个月均值93.1%)来自于SO2干沉降的贡献。大气干沉降硫输入占大气沉降硫输入总量(干沉降+湿沉降)的619%~930%(6个月均值80.2%)。

    • 地下水作用条件下粉砂壤土盐分动态研究

      2001, 38(3):365-372. DOI: 10.11766/trxb200003210317

      摘要 (1750) HTML (0) PDF 295.23 K (30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粉砂壤土土柱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地下水埋深及其矿化度作用条件下非饱和粉砂壤土的盐分动态规律。在相同地下水埋深情况下,处于盐分动态平衡状态时的各模拟土柱相同层次土壤溶液浓度,与地下水矿化度呈良好正相关关系。在相同地下水矿化度条件下,土体积盐速率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各土柱相同埋深土体达到盐分动态平衡状态时的土壤溶液浓度差别不明显。对地下水埋深及地下水矿化度对耕作层土壤溶液浓度的综合作用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各积盐阶段耕作层土壤溶液浓度的增高值关于此二因素的数理统计模型。

    • >研究简报
    • 石灰性土壤Ca-P分布及转化特征的研究

      2001, 38(3):373-378. DOI: 10.11766/trxb199912140318

      摘要 (1523) HTML (0) PDF 223.31 K (2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石灰性土壤无机磷中约有70%~80%是以Ca-P形态存在[1~3]。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后短期内以磷酸二钙形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向磷酸八钙转化[4]。研究表明正常施磷情况下,一个生长季节在水溶性磷肥转化的各级无机磷中Ca-P约占80%[5]。因此Ca-P在石灰性土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蒋柏藩、顾益初按照Ca-P特点和有效性将其分成三级并提出了分级体系[6,7],为研究石灰性土壤Ca-P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手段。本文研究了占山东省土地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石灰性土壤中Ca-P分布、转化特征及长期施肥对Ca-P的影响,以期为这类土壤的磷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 茄子及西红柿诱发根瘤内生菌的观察研究

      2001, 38(3):379-382. DOI: 10.11766/trxb200005170319

      摘要 (1373) HTML (0) PDF 326.88 K (2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工诱发非豆科经济作物结瘤固氮是国际生物工程领域的尖端课题,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成功的先例。中国·G实验室开展此项研究工作已有15年历史。大量实验表明,G式复合生物菌肥是一种新型、无公害的生物肥料,它能使作物增产、优质和改善生态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尚能使130多种植物形成根瘤。为了进一步弄清在人工条件下自然诱发根瘤的形成、结构、功能以及微生物与植物共生所产生的生理作用,我们以中国G实验室诱导的茄子、西红柿根瘤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根瘤的超微结构及其内生菌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有两种自生固氮菌在根瘤内与植物共生,形成了新的共生体系。

    • 华南不同人工林土壤铵吸附特征及其吸附动力学研究

      2001, 38(3):383-389. DOI: 10.11766/trxb200001080320

      摘要 (1333) HTML (0) PDF 658.06 K (23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铵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决定了维持该有效形态氮的能力。不少学者研究过铵的吸附问题[1~4],研究重点一是探讨各种物理、化学处理条件下铵的吸附特征,如去除有机质、渍水处理、钙对铵的影响等[2]。二是探讨不同土壤铵吸附的差别[1,3]。这里,不同土壤多是取自全国不同地区,因而,铵吸附特征主要反映土性本身的差别。在这一方面,前人的研究未曾注意植被主导作用下产生的效应,即在相同土壤类型上,长期生长的植被对土壤铵吸附特征的影响。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在华南丘陵坡地上栽植了多种类型的人工林,本研究以5种人工林土壤为材料,比较不同人工林对林下土壤铵吸附特征的影响。

    • 土壤干湿交替对玉米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2001, 38(3):390-394. DOI: 10.11766/trxb200001030321

      摘要 (1426) HTML (0) PDF 194.43 K (26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旱地农业与灌溉农业中作物经常面临的土壤干旱与湿润交替变化是实际田间环境[1]。作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可能会遇上各不相同的土壤缺水胁迫,这些不同胁迫会对作物诱导出适应性的生理反应和伤害性影响[2,3],对此进行研究和认识,可以在节水灌溉中控制作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土壤水分来调节作物生理过程,避免伤害性变化的发生,而促进适应性变化的产生,以改善作物发育后期籽粒形成阶段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来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达到高效、优质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玉米在土壤干湿交替过程中的耗水特性和叶水分状况的关系,探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机制,为节水农业提供优化供水模式。

    • >问题讨论
    • 商榷

      2001, 38(3):395-396. DOI: 10.11766/trxb200011060322

      摘要 (1593) HTML (0) PDF 89.91 K (2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太湖地区水稻土》是为参加在我国召开的国际水稻土学术讨论会(1980年10月)而撰写的。该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承印,熊毅先生主编。署名作者有徐琪、陆彦椿、刘元昌与朱洪官四人,在后记中注明李伟波、蔡蔚祺与刘多森参加某些工作,这七人乃是当时水稻土生态组组建时的全体成员。时隔二十有年,刘多森以“关于水稻土研究中某些数据与观念的讨论”(简称刘文)[1]为题(土壤学报37卷1期),对该书进行评判。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