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4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淮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元素地球化学特性研究

      2007, 44(2):189-196. DOI: 10.11766/trxb200512200201

      摘要 (1967) HTML (0) PDF 1.50 M (26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野外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南禹州全新世风成黄土-古土壤剖面系统采样,利用X-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变化,并与磁化率曲线、粒度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发现:常量元素氧化物比值钾钠比、残积系数和以Rb为代表的微量元素含量等随剖面层次呈规律性变化,即在古土壤层(S0)中含量最高,表土层(MS)中次之,在黄土层(L1、Lt、L0)中最低。硅铝率和Sr的含量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表明在全新世古土壤层和表土层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成壤作用和次生粘化作用较强;在黄土堆积时期,气候比较干旱,沙尘暴频繁,成壤作用微弱。这些化学参数与磁化率曲线可以进行对比,表明成土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变化受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和成壤环境变化的控制。与黄土高原腹地的洛川剖面相比,淮河上游禹州剖面中绝大多数常量元素的含量较高,而绝大多数微量元素的含量偏低,磁化率也显著偏低,绝对值差别很大,粒度组成当中细沙成分含量很高,这说明淮河上游黄土物质来源与黄土高原地区明显不同。联系全新世时期黄河频繁泛滥、改道、沉积与黄淮平原盛行东北风形成流沙地的事实,认为淮河上游的黄土是黄河泛滥沉积物质经过风沙活动改造,由东北风力系统搬运而来的近源粉尘堆积,再经过就地风化或者成土改造而形成。

    • 基于分形信息维数的流域地貌形态与侵蚀产沙关系

      2007, 44(2):197-203. DOI: 10.11766/trxb200512070202

      摘要 (1799) HTML (0) PDF 1.04 M (30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流域地貌形态的科学准确量化是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分形理论的提出为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定量描述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利用GIS技术和多元回归统计方法,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的岔巴沟流域为例,对该流域以分形信息维数为量化指标的流域地貌形态与降雨侵蚀产沙耦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引入地貌形态分形信息维数的岔巴沟流域降雨侵蚀产沙与地貌形态耦合关系模型可将岔巴沟各支流域差异明显的水沙关系简化为统一的数学表达,消除了由于地貌形态等下垫面因素导致的空间变异性;基于该耦合关系模型的西庄和蛇家沟流域次降雨输沙模数预测值和观测值相对误差较小、总体吻合较好;将地貌形态分形信息维数作为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中地貌形态因子量化指标不仅可行,而且可靠。

    • 华南丘陵区村级景观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2007, 44(2):204-211. DOI: 10.11766/trxb200512310203

      摘要 (1938) HTML (0) PDF 1.25 M (2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IKONOS高分辨率(1m)卫星遥感图,根据Ellis提出的村级景观分类体系,研究华南丘陵区村级景观中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全磷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景观中,表层土壤(0~15cm)的土壤容重、有机质和全氮均有显著差异,最大值分别为:1.42gcm-3(建设用地)、18.67gkg-1(水田)和0.95gkg-1(水田),而全磷差异不显著。由于林地面积最大,其土壤养分储量也最大,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储量分别占整个地区表层总储量的55.05%、53.88%、46.23%。不同土地覆盖景观中,表层土壤的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也都有显著差异,最大值分别为:1.42gcm-3(硬化地面)、15.96gkg-1(混合植被)和0.68gkg-1(混合植被),而全磷差异也不显著。多年生植被在土地覆盖景观中所占面积最大,其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储量分别占整个地区表层总储量的55.01%、54.53%、59.02%。由于下层受人为干扰较小,不论是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还是在土地覆盖下,下层土壤(15~30cm)的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均无显著差异。人为强烈干扰下,植被覆盖度低的交通用地、房屋及其附近的干扰地和荒地与植被覆盖度高的林地、水田相比较,土壤容重高,而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土壤全磷含量低。

    • 潋水流域产水产沙自然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Ⅱ.模拟结果与分析

      2007, 44(2):212-220. DOI: 10.11766/trxb200512100204

      摘要 (2082) HTML (0) PDF 367.04 K (2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叙述了潋水河流域产水量、产沙量等自然过程的模拟结果,分析了它们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与模拟精度。模拟初始有个热身(warm up)阶段,特别是对产沙量的模拟。模拟精度随模拟年份增长而降低:年模拟精度产水量3年平均为98.32%;8年平均为90.27%。产沙量2年平均为88.83%;8年平为82.51%。模拟年份长到7~8年后,结果趋于稳定。表明此方法可用于流域产水产沙量的中长期年际动态监测。至于月平均模拟精度,产水量3年为83.84%,8年为86.05%;产沙量3年为68.80%,8年为59.70%。此方法的模拟结果也可应用于流域自然资源管理。

    • 利用溶质锋信息估计溶质迁移参数方法分析

      2007, 44(2):221-226. DOI: 10.11766/trxb200512020205

      摘要 (1852) HTML (0) PDF 470.73 K (25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获取土壤溶质迁移参数是利用数学模型预测土壤溶质迁移过程的前提。本文根据对流弥散方程(Convective-dispersive equation,CDE)的一级近似解,建立了土壤溶质迁移过程中溶质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并以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为手段、Cl-为对象,通过与土壤溶质穿透曲线(Break-through curve,BTC)拟合法相比较,研究了利用该函数关系确定溶质迁移参数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估计的R比较接近,而溶质锋信息法估计的水动力弥散系数D小于穿透曲线拟合法。TDR探测的溶质锋滞后于理论溶质锋,是导致利用溶质锋信息估计水动力弥散系数D偏小的原因之一。将溶质锋信息法估计的迁移参数代入CDE计算的土壤溶质穿透曲线与实测土壤溶质穿透曲线比较发现,风沙土中计算的穿透曲线整体滞后于实测穿透曲线,但两者的穿透过程基本一致,土中计算的初始、完全穿透时间与试验穿透曲线一致,但穿透过程有所差异,说明溶质锋信息法估计的迁移参数具有一定的可应用性,在估计水动力弥散系数的精度方面有待提高。

    • 工业型城乡交错区农业土壤Cu、Zn、Pb和Cd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2007, 44(2):227-234. DOI: 10.11766/trxb200601100206

      摘要 (1866) HTML (0) PDF 1.63 M (30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江苏省无锡市工业型城乡交错区,选择8km2区域,采集119个土壤样品,对土壤Cu、Zn、Pb、Cd及其有效态含量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区土壤Cu、Zn、Pb、Cd含量和变异系数都明显增加,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与相应的全量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Cu、Zn、Cd空间变异主要受到工业影响,但由于该区工业类型的多样性和工厂分布的分散性,Cu、Zn、Cd空间分布模式并不相同。本区土壤Pb的分布与工厂分布的相关性不大,但随与城市距离增加而降低。公路和土地利用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关系表现不明显。该区工业污染对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的影响可能掩盖了公路和土地利用等的影响,建议在城乡交错区合理安排工业布局以控制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范围。

    • 垄作免耕下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2007, 44(2):235-243. DOI: 10.11766/trxb200512060207

      摘要 (1912) HTML (0) PDF 1.31 M (28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研究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动态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土壤团聚体、剖面和田块等尺度研究了四川盆地紫色水稻土在垄作免耕下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团聚体含碳量在大团聚体(2~0.25mm)中最高,但有机碳总量主要分布在0.25~0.02mm,其次是0.02~0.002mm;垄作免耕下团聚体有机碳主要富集在0~10cm土层的大团聚体(>0.25mm)中(富集系数>1.5),而常规平作、水旱轮作和垄作翻耕下,剖面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自上而下缓慢降低;实验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相关土壤特性的空间分布呈条带状和斑块状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垄作免耕处最高,达30.71gkg-1,在常规平作处最低,为16.50gkg-1左右。长期垄作免耕会导致有机碳向土壤表层大团聚体的相对富集及在土壤剖面的层次分异。

    • 改种玉米连续3年后稻田土壤有机碳分布和13C自然丰度变化

      2007, 44(2):244-251. DOI: 10.11766/trxb200603280208

      摘要 (2284) HTML (0) PDF 1.36 M (3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耕作制更替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是阐明土地利用变化下土壤碳循环改变及其全球变化效应的重要方面。本研究选择了太湖地区毗邻的一块长期稻油轮作的稻田和一块稻田改种玉米3年的旱田,采集其剖面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全土和分离的土壤团聚体颗粒组中总有机碳(TOC)、土壤溶解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并对选择性样本测定了有机质的δ13C值,分析改种玉米后水稻土有机碳储量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改种玉米3年后,耕层土壤TOC明显下降,而DOC和SMBC都有增加的趋势;改种玉米后2~0.2mm粗团聚体颗粒组的TOC含量降低,而其他团聚体颗粒组TOC无显著变化。玉米地表层土壤(0~15cm)原土及各粒级团聚体的δ13C值均明显高于原稻田。改种玉米后进入水稻土中的源于玉米的新碳绝大部分集中在0~20cm土层,且主要富集在粗团聚体颗粒组中。计算表明,粗团聚体颗粒组中有机碳更新周期明显较短。水田转变成旱地后,耕层土壤有机碳分解加速,碳储量快速减少。这说明水稻土中物理保护的有机碳可能因耕作改变下团聚体破坏而快速分解。

    • 用土柱淋溶实验研究水杨酸对酸性土壤铝迁移的影响

      2007, 44(2):252-257. DOI: 10.11766/trxb200510260209

      摘要 (2183) HTML (0) PDF 1.06 M (2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2种可变电荷土壤和1种酸性恒电荷土壤用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水杨酸对土壤铝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由于矿物组成的差异,它们对有机酸的吸附容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有机酸对不同土壤中铝的迁移有不同的影响。富铁土游离氧化铁的含量低于铁铝土,它对有机酸的吸附量也低于铁铝土的,因此在淋溶实验初期,有机酸对铝迁移的影响较小,在淋溶实验后期,由于土壤对有机酸的吸附达饱和状态,有机酸对铝的迁移表现出很强的促进作用,特别在有机酸初始浓度较高的情况下。铁铝土含有大量铁、铝氧化物,对有机酸有很高的吸附容量,有机酸对这类土壤铝迁移的影响很小。淋溶土对有机酸的吸附量很小,当有机酸的初始浓度较高时,淋溶实验开始后不久,有机酸就对铝的迁移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铝的迁移还与体系pH有关,低pH条件有利于土壤铝的溶解和迁移。

    • 湖南几种耕地土壤固定添加铵的动力学研究

      2007, 44(2):258-265. DOI: 10.11766/trxb200512310210

      摘要 (1791) HTML (0) PDF 439.29 K (20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培养试验和分析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几种成土母质发育的旱地土壤和稻田土壤固定添加铵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添加铵的固定速度很快,尤其在反应的前8~12h内速度更快,12h后速度逐渐变慢,24h以后,土壤对外源铵的固定已基本达到平衡。数学拟合表明,一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方程两种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供试土壤固定添加铵的动力学特性,经统计均达极显著水平,抛物扩散方程也有较好的拟合效果,零级方程较差。由一级动力学方程求得的不同土壤固铵动力学参数:理论最大固铵量(A)、反应速率常数(b)以及反应半时值明显不同。耕型石灰性紫色土、耕型酸性紫色土、耕型棕色石灰土和耕型石灰岩红壤的理论最大固铵量和反应半时值分别为212.3mgkg-1、179.0mg kg-1、142.9mg kg-1、13.7mg kg-1和29.75h、25.96h、27.18h、23.49h;紫泥田、河沙泥、灰泥田和红黄泥的理论最大固铵量和反应半时值分别为86.2mg kg-1、68.7mg kg-1、31.8mg kg-1、19.1mg kg-1和14.50h、15.10h、15.51h、18.43h。耕型石灰性紫色土、耕型酸性紫色土、耕型棕色石灰土和耕型石灰岩红壤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233h-1、0.0267h-1、0.0255h-1、0.0295h-1;紫泥田、河沙泥、灰泥田和红黄泥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478h-1、0.0459h-1、0.0447h-1、0.0376h-1。除耕型石灰岩红壤以外,旱地土壤的理论最大固铵量和反应半时值均明显大于水田土壤,而反应速率常数明显小于水田土壤。

    • 不同水稻基因型的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高效氮素吸收

      2007, 44(2):266-272. DOI: 10.11766/trxb200512310211

      摘要 (3077) HTML (0) PDF 583.03 K (36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培盆栽试验下,采用3个氮素吸收效率(NAE)有显著差异的水稻基因型五优244(低NAE)、R83-12(中NAE)和水源349(高NAE)为材料,研究了水稻拔节期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高效氮素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源349总根长、根密度、根表面积和根干重极显著高于R83-12和五优244,且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最大,为高效氮素吸收提供了条件。水源349具有较强的根系耗能、氧化还原力、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促进根内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氮吸收和同化,提高了根系伤流强度及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而显著提高了地上部氮含量和氮积累量。逐步回归表明,拔节期较高的根密度、根系总吸收面积和地上部氮含量是水稻氮素高效吸收的重要特征,可作为水稻氮素高效管理和遗传改良的可靠指标。

    • 氮饥饿水稻利用不同形态氮素的差异及其生理机制

      2007, 44(2):273-279. DOI: 10.11766/trxb200512200212

      摘要 (2079) HTML (0) PDF 619.83 K (2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氮饥饿7d后,恢复供应不同形态氮源对水稻氮吸收和积累及氮同化中关键酶活性和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氮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恢复供氮4d显著增加地上部生物量。铵硝混合营养促进了水稻对氮的吸收和转运,叶片和根系中全氮及叶片中铵态氮的含量以硝酸铵处理最高。与单一铵或硝营养相比,铵硝混合营养增强了根系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和叶片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提高了水稻同化和利用氮的能力。另外,与纯硝营养相比,供应铵态氮显著增加了叶片中总叶绿素,尤其是叶绿素a的含量。因此,改善水肥管理、平衡对水稻供氮的铵硝配比将提高水稻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 种植水稻对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2007, 44(2):280-287. DOI: 10.11766/trxb200512240213

      摘要 (1621) HTML (0) PDF 1.57 M (24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种植水稻对长江三角洲绰墩山遗址的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氨氧化细菌数量的影响。在60d的试验期内观察发现,现代水稻土含有0.416~1.235MPN mg-1的氨氧化细菌,古水稻土在温室培养后也检测到0.013~0.055MPNmg-1的氨氧化细菌,但数量远远低于现代水稻土;在不施氮的条件下种植水稻会降低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中氨氧化细菌的数量,但施加硫酸铵在种植水稻30d时增加了其数量,而施加硝酸钠对其数量没有显著影响。现代水稻土的碳底物利用能力明显弱于古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也不同程度的低于古水稻土;种植水稻60d后,现代水稻土中微生物群落的整体活性显著提高,三种多样性指数也达到与古水稻土相同的水平,但施加氮肥又减缓了种植水稻对微生物整体活性的增强作用。种植水稻和施用氮肥对古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三种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著影响,而且3320a古水稻土和6280a古水稻土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也没有显著差异。

    • 测定土壤硝态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2007, 44(2):288-293. DOI: 10.11766/trxb200511300214

      摘要 (3751) HTML (0) PDF 1.15 M (8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使用酚二磺酸法、还原蒸馏法、镀铜镉还原-重氮化偶合比色法和改进紫外分光光度法(校正因数法)测定了中国9种不同类型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分析了改进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其余三种测定方法的差异及其适用性。统计分析表明对于有机质含量低于50gkg-1的矿质土壤,可以使用2.2作为校正因数,四种分析方法的测定值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酚二磺酸法的测定结果最为接近,没有极显著差异;对于有机质含量接近和高于50gkg-1的土壤,校正因数还需要修改。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单、测定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批量快速测定。

    • 基于方差四叉树法的滨海盐土电导率采样布局研究

      2007, 44(2):294-299. DOI: 10.11766/trxb200510270215

      摘要 (2152) HTML (0) PDF 879.17 K (25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土壤空间变异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采样设计是当前土壤采样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方差四叉树法(Variance quad-tree method,简称VQT),结合半方差函数,设计滨海盐土采样的最优布局。并利用普通克立格法对传统网格采样法与方差四叉树采样法所得到的不同的样点数目进行插值,计算估值误差并进行精度比较。结果发现,同样的样本数目,利用方差四叉树法得到的克立格估值误差明显地较利用网格采样法得到的克立格估值误差小,其采样效率提高约16%~25%。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设计在土壤特性变异大的区域密集采样而在变异较小的区域稀疏地采样,从而在有效表达土壤空间变异性的同时,提高了采样效率,减少了采样成本。

    • 半干旱地区海涂海水灌溉对不同品系菊芋产量构成及离子分布的影响

      2007, 44(2):300-306. DOI: 10.11766/trxb200601240216

      摘要 (1975) HTML (0) PDF 937.42 K (26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半干旱海涂以不同品系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海水灌溉对不同品系菊芋产量构成及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芋2号根和地上部生物量较其他品系大,南芋5号和南芋3号株高在各浓度海水灌溉下均显著高于其他菊芋品系,而茎粗在各处理下变化不一致,在30%海水灌溉下,南芋1号根和地上部物质积累未受到抑制作用,其他各品系菊芋的根和地上部物质积累受到了一定抑制。(2)各菊芋品系块茎产量差异较显著,在30%海水灌溉下,南芋2号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系,各菊芋品系块茎单重在各处理下差异也较显著,南芋1号和2号块茎单重最大,各菊芋品系块茎总糖和菊糖含量差异较显著。(3)随海水浓度的增加,各品系菊芋根、茎和叶的Cl-和Na+含量均增加,但品系间差异较显著,叶片的Na+含量显著低于根和茎的Na+含量。从生物积累量和块茎产量、总糖和菊糖含量及离子分布看,南芋1号和南芋2号较其他品系更适合在半干旱海涂利用适当浓度海水进行灌溉种植。

    • 兽药磺胺二甲嘧啶在土壤中的生态行为

      2007, 44(2):307-311. DOI: 10.11766/trxb200511040217

      摘要 (1744) HTML (0) PDF 288.54 K (26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培养和土壤薄层层析等实验方法,研究了磺胺二甲嘧啶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及其在土壤中的降解、迁移特性。结果显示:在土壤磺胺二甲嘧啶浓度为1mgkg-1时,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但随时间延长,该抑制作用变缓;磺胺二甲嘧啶在土壤中降解缓慢,持留时间久,在灭菌土和未灭菌土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23.9d和102.4d,并容易在土壤中迁移和渗漏,迁移系数Rf大于0.7,迁移和渗漏速度受介质pH的影响,在非中性环境下,移动和渗漏能力增强。表明磺胺二甲嘧啶是一种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容易迁移和渗漏到水体、对土壤微生物和水体产生危害的新型污染源。

    • Cry1Ab蛋白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

      2007, 44(2):312-317. DOI: 10.11766/trxb200512310218

      摘要 (2029) HTML (0) PDF 279.93 K (2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转cry1Ab基因高粱为材料提取Cry1Ab蛋白,测定了Cry1Ab蛋白在6种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分析了Cry1Ab蛋白溶液浓度、土壤理化性质对Cry1Ab蛋白吸附与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土壤对Cry1Ab的吸附与解吸存在明显的差异,吸附量表现为红泥土>灰化土>青紫泥田>黄筋泥>黄松田>红砂土,解吸量表现为灰化土>青紫泥田>红砂土>黄筋泥>红泥土>黄松田;Cry1Ab蛋白溶液的浓度与吸附量和解吸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99;土壤有机质、pH值与土壤吸附Cry1Ab蛋白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0.82;土壤全氮、有效磷的含量与土壤吸附Cry1Ab蛋白呈正相关,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解吸均呈负相关。土壤吸附、解吸Cry1Ab蛋白是加入Cry1Ab蛋白溶液的浓度及不同土壤的理化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 >综述与评论
    • 鄱阳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7, 44(2):318-326. DOI: 10.11766/trxb200512310219

      摘要 (2041) HTML (0) PDF 1019.09 K (3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鄱阳湖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早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区植被、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水情水势及泥沙等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指出了鄱阳湖区湿地植被退化较严重、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土地沙化日趋严重、洪涝灾害日益频繁、血吸虫病猖獗、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等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角度出发,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环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注重保护的若干对策与措施,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 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2007, 44(2):327-337. DOI: 10.11766/trxb200607120220

      摘要 (4128) HTML (0) PDF 339.82 K (70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碳固定是当前有关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的地球表层过程研究的重要优先领域。国际社会对全球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需求,驱动着土壤学对土壤固碳容量与潜力、固碳与减排的过程与机理的前沿探索,并越来越呈现为一个独特的土壤学新兴分支学科——固碳土壤学(Soil Science of C Sequestration)。本文围绕固碳土壤学的基本科学问题,回顾了最近10多年来,特别是最近5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固碳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固碳土壤学中的核心科学问题是土壤固碳容量与固碳作用的机理,论述了土壤物理保护、碳化学结合与碳化学转化稳定与固碳容量及稳定化的关系,提出了土壤-植物(作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是当前固碳土壤学的前沿领域和深化方向,并结合国内对水稻土固碳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固碳土壤学的概念性框架,认为我国亟待加强固碳土壤学研究,深入探索我国农业经营管理特色下土壤固碳容量、过程、机理,丰富和发展农业土壤碳循环理论,并服务于全球变化生物学和国家碳管理。

    •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Ⅲ.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估

      2007, 44(2):338-349. DOI: 10.11766/trxb200607180221

      摘要 (2455) HTML (0) PDF 1.65 M (4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蓄积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存等,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远离污染源的生态系统。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因此被用来预测土壤污染物引起的生态效应,并定量评估风险产生的大小及其概率。与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一样,生态风险评估在我国也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本文介绍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当前使用的一些评估方法,评述了其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推动我国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以及基于风险评估的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的建立。

    • >研究简报
    • 高次指数组合非线性模型在土壤侵蚀中的应用

      2007, 44(2):350-353. DOI: 10.11766/trxb200508250222

      摘要 (1768) HTML (0) PDF 194.62 K (2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揭示土壤侵蚀过程,建立土壤侵蚀模型将为土地合理利用规划、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水土流失监测及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评价等生产实践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工具。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按建模方法可分为经验模型与物理模型等,其中,经验模型主要是基于土壤侵蚀观测资料,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模拟侵蚀产沙量与降雨、植被、土壤、地形等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自1953年刘善建[1]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坡面土壤侵蚀预报方程以来,不同学者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诸多不同的土壤侵蚀经验模型[2~6]

    • 江苏省张家港市耕地地力定量化评价及其意义

      2007, 44(2):354-359. DOI: 10.11766/trxb200510080223

      摘要 (2097) HTML (0) PDF 1.20 M (30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是保持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1]。耕地地力是指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背景条件和基础设施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1]。对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指导科学施肥等工作的需要。对耕地资源的评价方法很多,大体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定性的评价方法,如分级划等的等级法,另一类是半定量的,如指数法或参数法[2,3]

    • 微咸水入渗条件下Philip模型与Green-Ampt模型参数的对比分析

      2007, 44(2):360-363. DOI: 10.11766/trxb200511300224

      摘要 (1918) HTML (0) PDF 218.04 K (2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土壤入渗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具有不同特点和用途的入渗模型[1~5]。随着土壤水分运动理论的发展,模型的发展日益趋于简单化、数值化、理论化,各模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许多学者试图通过对土壤入渗模型中特征参数的对比分析,建立模型参数间的关系,从而为获取相关土壤入渗参数提供手段,便于土壤入渗模型的实际应用[6~9]。描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模型很多,其中Philip和Green-Ampt入渗模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应用较广泛。王全九等建立了Philip和Green-Ampt两个入渗模型参数间的理论关系,并用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性验证[8]

    • 干湿处理对灰漠土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2007, 44(2):364-367. DOI: 10.11766/trxb200509280225

      摘要 (1754) HTML (0) PDF 717.15 K (2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风干-润湿过程可加剧土壤有机质矿化反应[1],其矿化来自于土壤非生物有机质分解和土壤微生物在干湿变化过程中死亡两个过程[2]。因此,干湿变化可能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循环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干湿变化过程中土壤对磷素的吸附作用及有机磷矿化作用[3]、微生物量碳的变化及有机碳矿化作用[1,4]等等,实验对象多为肥沃或酸性土壤。

    • 高山森林土壤中有机氮的N K-edge XANES分析

      2007, 44(2):368-372. DOI: 10.11766/trxb200512050226

      摘要 (2119) HTML (0) PDF 268.65 K (2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中氮(N)素营养往往是陆地森林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土壤的供氮特性影响着森林生态的生产力、生态功能及生态结构[1],因此森林土壤N素研究始终受到高度的关注。然而,许多因素控制和影响着森林土壤中N的循环及迁移,包括气候、植被、地形环境及各种扰动因素[2~5],土壤中N的含量及形态则是最基本的要素。通常土壤中的N有90%以上是以有机形态存在[6],掌握土壤中有机N的结构组成对于深入了解氮素的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分析技术与手段的限制,人们对于土壤中有机N种类及其形成机制还并不完全清楚。

    • 不同利用年限茶园土壤矿化、硝化作用特性

      2007, 44(2):373-378. DOI: 10.11766/trxb200511300227

      摘要 (1843) HTML (0) PDF 985.89 K (30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茶叶(Camellia sinensis)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茶树具有耐酸耐铝毒等特性,适合在热带亚热带的酸性土壤种植。由于茶园的施肥管理,茶树凋落物归还土壤以及根系分泌物等原因,茶园土壤随着植茶年龄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土壤pH值下降,钙、镁等盐基离子和微量元素相对缺乏[1~4],而铝、氟和多酚类物质逐渐在茶园土壤中富集[5,6],形成了非常独特的茶园土壤生态系统。

    • 紫色土硅酸盐细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2007, 44(2):379-383. DOI: 10.11766/trxb200510310228

      摘要 (1937) HTML (0) PDF 583.25 K (2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硅酸盐细菌是土壤中一类能分解硅酸盐类矿物,破坏其晶格结构,使矿物钾转化成有效钾释放出来供植物生长的细菌[1]。它不仅能溶磷解钾,亦有固氮的作用[2]。目前的种类主要有,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胶质芽孢杆菌(B.mucilaginosus)和土壤芽孢杆菌(B.edaphicus)三个种的菌株[3,4]。由于硅酸盐细菌的独特作用,已广泛应用于采矿、冶金、微生物肥料、饲料工业上[2]。我国在硅酸盐细菌的生物学功能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硅酸盐细菌作为生物肥料方面[5~9],但是对硅酸盐细菌的分类地位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较少。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