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47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热带地区玄武岩发育土壤中的生物硅及其发生学意义

      2010, 47(3):385-392. DOI: 10.11766/trxb200805070301

      摘要 (2876) HTML (0) PDF 0.00 Byte (1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重液分离法对海南岛北部不同喷发期玄武岩发育的7个土壤剖面生物硅进行了分离和测定,发现生物硅的含量变幅为2.9~54.0 g kg-1,其中最小值出现在发育时间较长的HE11剖面的B2层,最大值出现在发育时间较短的HE09剖面的表层。生物硅的剖面分布特征和有机碳、总氮比较相似,呈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在0~40 cm范围之内这种现象更明显。生物硅和总硅之间极显著相关性表明生物硅土壤硅循环中起着主要作用。随着风化强度的提高,黏粒含量的增加,土壤pH逐渐降低,土壤中的生物硅含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初步认为:在土壤发育的初期阶段,来自原生矿物的直接风化释放的溶解硅有利于生物硅在土壤中保存和积聚。而随着土壤的进一步发育,原生矿物的逐渐被分解,土壤的pH下降和黏粒含量进一步增加,土壤中的生物硅也会被溶解、利用,结果是其含量逐渐下降。至发育的高级阶段,土壤中的硅进一步淋失,pH和黏粒含量逐渐趋于稳定。在陆地生物“泵”作用下,生物成因硅会被植物循环利用并维持在一个含量相对稳定的状态。

    • 紫色土成土速率的估算与田间测定

      2010, 47(3):393-400. DOI: 10.11766/trxb200807150302

      摘要 (2815) HTML (0) PDF 0.00 Byte (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成土速率是确定容许侵蚀量的基础之一。本研究应用以物质循环理论为基础的Barth模型,估算了不同母质类型、不同种植植被和不同土层厚度下紫色土的成土速率,并在田间定位试验点测定了这三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成土速率,取得了以下结果:(1)用Barth模型估算的成土速率,与田间测定值比较,总体上明显偏小;且估算的成土速率主要与径流量显著相关;不同土壤母质下成土速率的估算差异显著,但不同植被类型和土层厚度下的差异不显著。(2)田间测定的成土速率,由于土壤母质特性和水热条件的差异,在不同条件下的成土速率差异明显,且均反映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类型紫色土的成土速率大小次序为沙溪庙组>蓬莱镇组>遂宁组;不同植被下的成土速率大小次序为作物>果树>牧草;不同土层厚度下的成土速率,总的趋势是母岩上覆盖的土层愈薄,成土速率愈大。(3)综合考虑田间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成土速率并分析转换,四川丘陵区沙溪庙组和蓬莱镇组紫色土的成土速率确定为1 200 t km-2 a-1,遂宁组的成土速率为800 t km-2 a-1

    • 草本植被覆盖对坡面降雨径流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2010, 47(3):401-407. DOI: 10.11766/trxb200903180105

      摘要 (3311) HTML (0) PDF 0.00 Byte (1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草本植被覆盖对坡面降雨径流侵蚀的影响,并从径流侵蚀功率和降雨侵蚀力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草本植被对坡面侵蚀动力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草本植被覆盖深刻影响降雨侵蚀动力,并最终对坡面径流侵蚀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植被覆盖度为0%~60%时,产流产沙量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迅速降低,植被覆盖度>80%时,覆盖度的增加不能引起产流、产沙量的大幅度下降,植被水沙调控作用趋于稳定,确定本研究的临界植被覆盖度为60%~80%;以径流深和洪峰流量模数表示的坡面径流侵蚀功率以及降雨侵蚀力等侵蚀动力指标均与侵蚀产沙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径流侵蚀功率与产沙量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说明径流侵蚀功率能更好地模拟侵蚀动力;以径流侵蚀功率/侵蚀量表示植被覆盖度对侵蚀结果的影响,反映了临界植被覆盖度的存在,可以作为评价植被侵蚀动力调控效应的一个指标。

    • 沂蒙山区土壤侵蚀的137Cs示踪法初步研究

      2010, 47(3):408-414. DOI: 10.11766/trxb200801150304

      摘要 (2849) HTML (0) PDF 0.00 Byte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沂蒙山区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土石山区,当地土壤由片麻岩、砂岩发育而来,质地疏松易流失,缺乏对泥沙侵蚀监测的长期观测数据。本研究采集了山东省沂蒙山区某一小流域的48个土样共72个样品,利用 137Cs示踪技术,确定该地区土壤中的 137Cs背景值约为1 740 Bq m-2,并利用杨浩等人的土壤侵蚀定量模型,对该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了初步估算。估算结果表明该地区非耕地土壤侵蚀的平均速率为2 531 t km-2 a-1,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平均速率为6 953 t km-2 a-1。由于人类耕作活动以及地形的影响,坡耕地土壤侵蚀严重,土壤侵蚀速率在坡面上呈复杂变化。当地土壤流失严重,使得土壤涵蓄水能力下降,加剧了洪涝、干旱灾害的发生,影响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负水头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垂直一维入渗特性研究

      2010, 47(3):415-421. DOI: 10.11766/trxb200812050305

      摘要 (3568) HTML (0) PDF 0.00 Byte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3种土壤在不同负水头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垂直一维入渗特性,并基于Brooks-Corey模型,结合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学方程,推导分析了负水头条件下土壤水分垂直一维入渗时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湿润锋以及入渗时间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利用入渗试验资料检验了这些变量关系。同时,验证了Philip入渗公式在负水头条件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理论关系可以很好地描述负水头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垂直一维入渗特性。

    • 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苏北滩涂土壤春季盐渍化特征研究

      2010, 47(3):422-428. DOI: 10.11766/trxb200812250306

      摘要 (3100) HTML (0)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常规统计学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苏北滩涂土壤全盐量(TS)、盐分离子组成、碱化度(ESP)、pH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为轻度至中度盐化,不同层次土壤中,Na+ 与Cl-、K+ 与Mg2+ 始终保持较好的关联性。TS的空间分布,在0~120 cm全剖面上主要受控于Cl-、SO42-、Na+因子,分层与全剖面的情况有所不同,但Na+均为主要因子之一;ESP在全剖面上主要受CO32- 和HCO3- 因子制约,其中在0~10 cm和20~40 cm土层主要受CO32-因子制约,10~20 cm土层内主要受HCO3-因子制约,40~100 cm土层则主要受Na+因子制约;pH受盐分离子的影响较小,在全剖面上分布较为均匀。

    • 不同耕种时间下土壤剖面盐分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0, 47(3):429-438. DOI: 10.11766/trxb200901030002

      摘要 (3153) HTML (0) PDF 0.00 Byte (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新疆奇台县绿洲不同耕种时间土壤含盐量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与相关分析法对其含盐量变化规律、盐分剖面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荒地转化成人类熟作的农田(5 a以上)过程中,土壤剖面盐分特征变化依次为表聚型、均匀型、震荡型和底聚型。未耕地土壤含盐量高,是典型的盐渍土,且表层聚集现象明显,含盐量在表层(0~20 cm)占整个剖面的34.31%。耕种5a、10a的土壤,多为底聚型盐分剖面。随耕种时间加长,土壤各层含盐量的活跃程度变化依次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较稳定层;土壤含盐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由极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pH的关系变化则相反。有耕作活动的土壤盐渍化发生了逆向演替,耕种10 a土壤平均含盐量仅为未耕地的20.90%,脱盐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由早期(0~3 a)的1.56 g kg-1 a-1,下降为后期(5~10 a)的0.04 g kg-1 a-1

    • 基于多元地统计和GIS的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研究——以惠州市为例

      2010, 47(3):439-450. DOI: 10.11766/trxb200806180308

      摘要 (3107) HTML (0) PDF 0.00 Byte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惠州市为研究区域,对该市土壤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测定了42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的17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利用多元地统计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7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7种有机氯农药在42个土壤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p, p’-DDE检出率为100%,3种有机氯农药检出率在90%以上,6种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在80%以上。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较普遍,但并未达到污染水平。分析显示,近期可能仍有新的六六六输入土壤环境,而滴滴涕则主要来自过去施用农药的残留。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惠州市土壤HCH和DDT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主成分分析显示上述17种有机氯农药可以由5个主成分反映,分别对应于工业HCH的使用、自然因素、林丹的使用以及七氯和艾氏剂等农药的使用。采用克里格插值法对有机氯农药在研究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氯农药在研究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 低分子量有机还原性物质与土壤的相互作用Ⅰ.低分子量有机还原性物质的化学性质

      2010, 47(3):451-457. DOI: 10.11766/trxb200810200309

      摘要 (2516) HTML (0) PDF 0.00 Byte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多学科研究手段,研究了低分子量有机还原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结果是,该类物质含 -COOH和-C =O-NH2 功能团、酚类化合物、挥发性有机酸,等电点变动在3.5~9.5。不同还原强度组份的峰电位大多分布在0.00~0.70 V,负电荷有机还原性物质可占总量的70%~80%,表观分子量小于500~1 000,在电极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伏安行为。

    • 一个改进的土壤铵、磷和钾等温吸附新模型

      2010, 47(3):458-464. DOI: 10.11766/trxb200803190310

      摘要 (2646) HTML (0) PDF 0.00 Byte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对养分的吸附特性是土壤化学和植物营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9个供试土壤的NH4+、PO43-和K+吸附试验表明,Langmuir、Freundlish和Temkin等温吸附方程对其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但亦有部分供试土壤的拟合精度不良。本文引进种群生态学的“形状因子d”概念,在Langmuir方程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新的吸附模型。理论分析表明,新吸附模型综合反映了3个等温吸附方程所描述的吸附特征。模拟结果表明,等温吸附方程模拟不佳的供试土壤,用新模型模拟均能达到显著水平;新吸附模型的拟合精度(R2)高于3个等温吸附方程,且标准差最小。形状因子d的变化幅度在0.608 0~2.929 0,体现了土壤理化性质对NH4+、PO43-和K+等温吸附曲线形状的影响。新吸附模型和Langmuir方程的NH4+、PO43-和K+的qm值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 5**、0.825 8**和0.912 8**(n=9)。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表明,新吸附模型的PO43-和K+的qm值与土壤有机质之间、土壤NH4+和K+的qm值与CEC之间均有显著水平的线性正相关。NH4+的qm值与土壤碱解氮含量亦呈显著水平的线性正相关,而PO43-的qm值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则呈显著水平的线性负相关。数学形式简洁的新等温吸附模型为采用统一模式定量处理土壤对NH4+、PO43-和K+的吸附特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典型土壤酸化的影响

      2010, 47(3):465-472. DOI: 10.11766/trxb200909230427

      摘要 (3620) HTML (0) PDF 0.00 Byte (9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太湖地区典型土壤黄泥土上26年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例,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研究区耕作层土壤(0~15 cm)酸化特征及酸化速率的影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不施有机肥处理(C)和施有机肥处理(M),副区为不同无机肥及秸秆施用处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pH和土壤酸碱缓冲容量有显著影响,增施有机肥的主区处理pH显著低于不施有机肥处理,但对应的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略有上升;副区单施尿素处理和尿素增施水稻秸秆处理pH较不施尿素对照分别下降了0.45、0.66个单位,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下降1.52、0.95 mmol kg-1;各试验处理的酸化速率为H+ 0.61~1.74 kmol hm-2 a-1,单施尿素处理高于不施尿素处理,而尿素增施有机肥或水稻秸秆的大于单施尿素处理,以尿素配施有机肥和水稻秸秆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pH与外源氮输入量、土壤全氮及速效氮存在显著的依变关系。尿素对土壤的酸化影响与有机肥及水稻秸秆存在差异,前者在降低土壤pH的同时还导致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降低,而增施有机肥及水稻秸秆处理土壤缓冲容量保持稳定甚至提升,但其各自对土壤酸化的具体贡献率等还需进一步研究。

    • 聚丙烯酰胺与强化剂联用对土-水界面磷素迁移的影响

      2010, 47(3):473-482. DOI: 10.11766/trxb200907200322

      摘要 (2870) HTML (0) PDF 0.00 Byte (7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静态吸附解吸试验结合模拟淹水试验,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与四种化学强化剂(石灰石L,石膏G,沸石Z,腐殖质H)联用对土壤磷的吸持特性及土壤磷素向水体迁移释放的影响。吸附解吸试验结果表明:PAM和四种化学强化剂(添加量为5%)联用均能提高土壤固磷能力,磷平均解吸量和解吸率均小于对照(CK),其中以PAM+石灰石(P0.2+L)吸附能力最强,PAM+腐殖质(P0.2+L)次之;磷吸附动力学过程除PAM+石膏(P0.2+G)和P0.2+L符合抛物面扩散方程外,其余处理均符合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淹水试验结果表明:单施PAM时,0.1%PAM(P 0.1)、0.2%PAM(P0.2 )及0.4%PAM(P 0.4 )均可降低生物有效磷(BAP)的释放强度。当不同强化剂与PAM复合后,除P0.2+L外,其余均能有效抑制生物有效磷的释放,降低释放强度,其中以P 0.2+L 效果最好,上覆水体平均浓度和平均释放强度最低,分别为0.267 mgL-1和1.852 mg m-2 d-1。干湿交替后,单施PAM抑制生物有效磷释放的效果明显降低,不同PAM施用量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PAM与化学强化剂复合后,除P 0.2+H外,其余处理均能持续抑制生物有效磷向水体的释放。

    • 水稻基肥尿素干施与湿施对氮素损失及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2010, 47(3):483-489. DOI: 10.11766/trxb200808010313

      摘要 (2832) HTML (0) PDF 0.00 Byte (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大型原状土柱在田间条件下比较了水稻基肥干耕施(干施)与湿耙施(湿施)对氮素损失与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试验设尿素干施、湿施与对照3个处理,同步测定了施肥后小区的氨挥发、淋洗以及水稻的吸氮量。结果表明:(1)干施法氨挥发显著低于湿施法,模拟试验分别为40.1 与68.8 kg hm-2,占施氮量的13.4%与22.9%,2004年的大田试验分别为19.2与26.2 kg hm-2,占施氮量的7.7%与10.4%;(2)而干施法的总氮(TN)淋洗量显著大于湿施法,分别为14.3与4.6 kg hm-2,占施氮量的4.8%与1.5%,氮的淋洗以NO3--N为主,占总量的73.7%~97.3%,两者的NH4+-N淋洗量差别很小;(3)与湿施法相比,干施法净减少氮肥损失19.0 kg hm-2,水稻吸氮量增加15.1 kg hm-2,氮肥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产量略有提高,而土壤含氮量没有显著变化。因此,水稻基肥尿素干深施法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施肥方法。

    • 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土壤硝态氮含量时空分布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2010, 47(3):490-496. DOI: 10.11766/trxb200804110314

      摘要 (3310) HTML (0) PDF 0.00 Byte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及小麦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氮素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增加追肥比例提高了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品种间趋势一致。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冬前最高,随着生育进程而逐渐降低。随施氮量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升高,特别是下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在施氮处理下更为明显。从播种至成熟,不施氮处理土壤氮素出现了表观亏缺,施氮处理均表现氮素盈余,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小麦生产中应避免在播种时一次性大量施用氮肥,而分期施肥有利于小麦吸收利用,并且可以减少深层土壤硝态氮的累积。

    • 氮钾肥对磷在红壤肥际微域中迁移转化的影响

      2010, 47(3):497-502. DOI: 10.11766/trxb200812230315

      摘要 (4206) HTML (0) PDF 0.00 Byte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农田施肥中,氮肥和钾肥经常与磷肥一起施入土壤,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磷的土壤化学行为。采用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NH4Cl、KCl在与磷酸二氢钙(MCP)共施条件下对磷在红壤肥际微域中迁移和形态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共施NH4Cl或KCl未改变磷在红壤中的迁移距离,但对肥际微域中磷的形态转化产生了显著影响。与单施MCP相比,共施NH4Cl和KCl均显著降低了红壤肥际微域的土壤pH。在培养7 d和28 d时,共施NH4Cl均未对施肥点附近红壤的水溶性磷含量产生显著影响,而共施KCl在培养7 d时显著降低了水溶性磷含量,在培养28 d时却增加了水溶性磷含量。共施NH4Cl或KCl显著增加了红壤肥际微域内的酸溶性磷和有效磷含量。磷的迁移量回收结果表明,共施NH4Cl或KCl促进了磷从MCP中向红壤迁移,增加了磷的迁移量。

    • 长期施肥对红壤磷素持续供应能力的影响

      2010, 47(3):503-507. DOI: 10.11766/trxb200901080010

      摘要 (2633) HTML (0) PDF 0.00 Byte (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长期施肥(始于1988年)的旱地红壤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讨论了红壤全磷累积量与有效供磷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有效磷的连续提取实验研究了红壤的持续供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施肥的过程中约有76.9%~86.8%的磷素积累在旱地红壤中,有效磷水平是红壤磷素肥力高低的直观表现,随着土壤全磷累积量的增大而增加;土壤磷素的纯盈余量又决定着全磷与有效磷的供应水平。由连续提取实验结果可以初步推测,如果现在减少或停止施用磷肥,红壤现有的供磷水平至少可以满足3~4季作物的磷素需求。因此,应在兼顾土壤磷素的农业效应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建立新的施肥制度,使磷素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化。

    • 油菜-水稻轮作下根区与非根区红壤性水稻土钾素变化研究

      2010, 47(3):508-514. DOI: 10.11766/trxb200803200317

      摘要 (2904) HTML (0) PDF 0.00 Byte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分室根箱试验,研究了油菜-水稻轮作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根区与非根区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轮作前季(油菜季)前期,根区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首先出现相对亏缺。随着油菜生长和吸钾强度的增大,非根区内、中、外区土壤水溶性钾向根区迁移,交换性钾向水溶性钾转化,含量均逐渐降低,且距根区越近,降低幅度越大。轮作后季(水稻季)前期,淹水促进了非根区水溶性钾向根区的扩散,交换性钾向水溶性钾的转化。随着水稻生长和吸钾强度增大,根区与非根区土壤交换性钾含量均显著降低。水稻季末期作物吸钾强度减小,根区土壤水溶性钾含量降低至一定程度时就不再减少,而非根区水溶性钾继续向根区扩散。整个轮作期,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非交换性钾含量与不种作物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可见,作物首先吸收利用根区土壤钾,非根区钾逐渐向根区迁移,距根区越近,对作物吸钾量的贡献越大。在一个轮作期内,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是红壤性水稻土主要供钾形态,作物吸收利用的非交换性钾较少。

    • 施硅对感染白粉病小麦叶片抗病相关酶活性及硅微域分布的影响

      2010, 47(3):515-522. DOI: 10.11766/trxb200905040197

      摘要 (2348) HTML (0) PDF 0.00 Byte (9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抗/感白粉病的南农99-18/苏麦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硅对接种白粉病后小麦叶片的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叶片硅微域分布的影响,以探讨外源硅增强小麦抗白粉病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不接病原菌时,施硅与否对抗/感病品种的PAL、PPO、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感病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但施硅可显著地提高抗病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接种病原菌后,抗/感品种小麦叶片的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PAL和PPO活性均显著提高,而施硅处理显著地提高了感病品种的这四种酶活性和抗病品种的几丁质酶与β-1,3葡聚糖酶活性,但施硅处理对于抗病品种的PAL和PPO活性影响不显著。同时,施硅处理下,叶片硅元素相对重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并有向刺状体基部和维管束组织富集趋势;接种病原菌后,叶片硅元素明显向病原菌侵染位点聚集,尤其有外源硅供给条件下,这种富集效应尤为显著。这意味着,硅不仅通过调节植株体内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的酶活性,而且同时可通过在侵染位点的淀积而构建了防病原菌侵入的“物理或机械屏障”,以达到增强小麦的抗病性,从而抑制小麦白粉病病害发展。

    • pH对水稻离体根系吸收亚硒酸盐生理机制的影响

      2010, 47(3):523-528. DOI: 10.11766/trxb200904020143

      摘要 (2550) HTML (0) PDF 0.00 Byte (8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水稻幼苗离体根,分别研究pH 3.0、pH 5.0和pH 8.0条件下对根系吸收不同形式亚硒酸盐生理机制的影响。结果显示,pH 3.0和pH 8.0时0.10 mmolL-1 DNP, 1.0 m molL-1 NaF 和低温 (4℃)仅能较小程度地抑制水稻根系对亚硒酸盐的吸收,根系随硒浓度变化的吸收曲线为一直线,而pH 5.0时,能够抑制绝大多数亚硒酸盐的吸收,吸收曲线为一饱和曲线。进一步研究显示,pH 3.0时, HgCl2和AgNO3能够抑制绝大多数亚硒酸盐的吸收,pH 8.0时,阴离子通道抑制剂仅能抑制小部分亚硒酸盐的吸收。可见,pH 5.0时,亚硒酸盐主要以主动方式进入水稻根内,而pH 3.0和pH 8.0时以被动方式进入水稻根内,此外,pH 3.0时亚硒酸盐主要通过水通道途径进入水稻根内,而pH 8.0时亚硒酸盐可能不是通过阴离子通道而是通过其他被动方式进入水稻根内。

    • 江苏沿海滩涂土壤中细菌培养方法的优选

      2010, 47(3):529-536. DOI: 10.11766/trxb200901220036

      摘要 (2599) HTML (0) PDF 0.00 Byte (8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选择江苏省盐城市王港附近一垂直于海岸线的断面(土壤含盐量近似递减),分别采集自海水淹没线至内陆农田相隔一定距离的土样(编号为Soil-1、Soil-2、Soil-3、Soil-4和Soil-5),代表海水淹没、裸滩、盐蒿、芦苇/白茅和农田植被环境。设计9种培养方案,包括不同浓度的NB培养基,配以不同浓度的海水,添加和不添加环腺苷(cAMP),平板和液体两种培养方式,用变性凝胶电泳检测可培养菌的多样性,并评价和优选培养方案。结果表明,经过自然脱盐的耕种土壤,培养基中配入10%的海水可培养菌多样性指数最高;其余4种土壤配入100%海水多样性指数最高。添加cAMP不能明显提高微生物可培养性。低浓度培养基较过去惯用浓度的培养基更有利于提高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液体培养基明显优于固体培养基。在10-8或更高稀释度下,液体培养的试管底部有粘稠状沉淀物为微生物细胞,但培养基清澈。将有沉淀物的试管视为阳性试管,用最或然数方法计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可达1012 g-1。提出培养分离滩涂土壤培养方案为:用1/10浓度的NB配以100%海水的液体培养基培养,用相同浓度和成分的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25d左右。

    • 施加内生真菌拟茎点霉(Phomopsis sp.)对茅苍术凋落物降解及土壤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2010, 47(3):537-544. DOI: 10.11766/trxb200904190321

      摘要 (2960) HTML (0) PDF 0.00 Byte (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向盆栽土壤中分别添加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凋落物(CK)、内生真菌拟茎点霉(Phomopsis sp. 编号B3)和灭菌凋落物(MB)、内生真菌和凋落物(WB)、内生真菌和凋落物及菌体发酵液(WBF)、凋落物和灭菌发酵液 (WMF) 后,定期检测凋落物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测定土壤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活性,并利用巢式PCR方法跟踪土壤中活体内生真菌B3动态变化,研究了土壤施加内生真菌对掉落的茅苍术残体的分解及土壤降解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内生真菌离开宿主进入土壤仍具有生理活性,能适应非宿主环境,存活30 d之久。在此期间,内生真菌在富含凋落物的土壤中明显加快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在10 d、30 d、60 d取样测定,处理组中WBF和MB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处理组MB和WB的土壤木质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

    • 北疆荒漠植被梭梭立地土壤养分“肥岛”特征研究

      2010, 47(3):545-554. DOI: 10.11766/trxb200811260322

      摘要 (2980) HTML (0) PDF 0.00 Byte (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典型调查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肥岛”养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梭梭、小梭梭根部具有较强的“肥岛”效应,而枯死梭梭的这种效应较弱。大梭梭、中梭梭、小梭梭根部各土壤养分指标含量表现出大梭梭>中梭梭>小梭梭的规律。发育阶段对梭梭根部养分富集率有极大影响,但冠幅边缘养分指标的富集程度受发育阶段的影响则不显著。基径、株高和冠幅的大小与梭梭根部土壤碱解氮的富集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速效钾的根部富集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速效磷根部富集率与基径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三株代表梭梭的平均有效作用范围小于冠幅的平均直径。通过克里格插值图分析研究区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周围,表现出“肥岛”特征。

    • 长期不同施肥下潮土养分生产力及其可持续性演变

      2010, 47(3):555-562. DOI: 10.11766/trxb200812190323

      摘要 (2958) HTML (0) PDF 0.00 Byte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下,通过河北雄县壤质土13年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养分耗竭试验,探讨土壤自身养分生产力的表达方式。结果表明,土壤N、P、K、Zn、Mn、B元素对于小麦的支撑产量分别为2 553、3 918、5 668、6 571、6 871和7 353 kg hm-2,对玉米的支撑产量分别为2 280、4 576、6 875、8 788、9 465和9 188 kg hm-2。六种养分的土壤自身循环平衡能力在小麦上依次为N0和P0处理的产量可持续性最差。

    • >研究简报
    • 基于土壤饱和入渗理论计算盐碱地冲洗定额

      2010, 47(3):563-567. DOI: 10.11766/trxb200806290324

      摘要 (2647) HTML (0) PDF 0.00 Byte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滴灌施钙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田间试验研究

      2010, 47(3):568-573. DOI: 10.11766/trxb200803100325

      摘要 (2684) HTML (0) PDF 0.00 Byte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白浆土春季解冻期降雨侵蚀模拟

      2010, 47(3):574-578. DOI: 10.11766/trxb200905210229

      摘要 (2694) HTML (0) PDF 0.00 Byte (6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长期施肥对黑土团聚体中腐殖物质组成的影响

      2010, 47(3):579-583. DOI: 10.11766/trxb200812190327

      摘要 (2885) HTML (0) PDF 0.00 Byte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废旧电子产品拆解区农田土壤Cu、Zn、Pb、Cd污染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

      2010, 47(3):584-588. DOI: 10.11766/trxb200802220328

      摘要 (3155) HTML (0) PDF 0.00 Byte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广西宜州市蔗田土壤肥力的诊断和数值化综合评价

      2010, 47(3):589-592. DOI: 10.11766/trxb200803100329

      摘要 (2817) HTML (0) PDF 0.00 Byte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