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49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基于AMSR-E与MODIS数据的新疆土壤水分协同反演与验证

      2012, 49(2):205-211.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4010118

      摘要 (3288) HTML (0) PDF 2.08 M (12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当前遥感在大范围土壤水分估算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将被动微波遥感数据与光学/热红外遥感数据在模型中协同反演陆表土壤水分的新方法:利用MODIS的光学与热红外波段反演土壤水分的基准值;利用AMSR-E传感器的X波段反演土壤水分的日变化量,然后集成二者建立土壤水分协同反演模型。以新疆为实验区,采用在典型地区获取的365个土壤水分实测值,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与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协同反演模型的估算结果与地面实测值之间有着更好的相关性和较小的均方根误差,明显优于单一数据源或单一模型的反演结果。

    • 重庆地区紫色土和紫色泥岩物质组成与微结构研究

      2012, 49(2):212-219.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3200099

      摘要 (3886) HTML (0) PDF 4.10 M (1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的X-射线矿物鉴定、粒度分析、电镜鉴定及野外观察,研究了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的矿物组成、粒度组成及其易发生侵蚀的原因。结果表明,紫色土与紫色泥岩矿物成分与含量差异很小,均以石英和长石为主,黏土矿物中蒙脱石含量较其他矿物多;粒度成分也非常接近,以粉砂和黏粒为主。紫色土以碎屑粒状孔隙充填式胶结微结构为主,另有少量粒状接触胶结微结构和粒状块状胶结微结构,胶结物以黏土为主,仅含有3%左右的Fe2O3化学胶结物;紫色泥岩微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微型片结构和微型块状结构占主要地位。蒙脱石的较高含量指示紫色泥岩与紫色土为膨胀类岩土。紫色泥岩与紫色土在湿润气候气候条件下的频繁胀缩是它们易于发生物理风化和易受侵蚀的主要原因,微型块状结构、微型片状结构和密集微型裂隙也是其抗蚀性差的重要原因。紫色泥岩的微型块状与微型片状结构和密集微型裂隙主要是在成岩过程中产生的,是原始沉积形成的大量球形、椭球形黏土形态受到成岩过程中挤压作用的结果。

    • 安徽郎溪黄棕色土—红土二元结构土壤剖面的成因与长江流域第四纪晚期古气候演变

      2012, 49(2):220-229.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5020159

      摘要 (2339) HTML (0) PDF 2.68 M (1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安徽宣郎广一带,黄棕色土—红土二元结构地貌十分常见。本文在郎溪选择了一个典型的黄棕色土—红土剖面,进行粒度组成和元素地球化学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剖面上部黄棕色土的粒度组成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宣城、九江黄棕色土和镇江下蜀黄土十分一致,说明研究区域的黄棕色土确实与长江流域广泛分布的下蜀黄土同源。郎溪剖面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较均匀,尤其黄棕色土→埋藏红土(包括均质红土和网纹红土)间呈连续过渡,无沉积间断,表明埋藏红土的物源与黄棕色土和下蜀黄土相似,具典型的风积成因特性。(2)与黄棕色土相比,埋藏红土粒径偏细,风化成土作用显著增强。从埋藏红土逐渐过渡到黄棕色土,反映的可能是长江流域晚更新世初期,末次间冰期结束、末次冰期开始时的一次重大的古气候演变事件,但仍需确凿的年代学证据。

    • 川西名山县阶地漂洗土壤分类及参比研究

      2012, 49(2):230-236.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11150475201010180431

      摘要 (2267) HTML (0) PDF 787.02 K (11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历了强烈漂洗作用的土壤是一类形态独特的土壤,在分类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在四川西部漂洗土壤集中分布的名山县第二至五级阶地上对这类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试分析,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水耕表层、水耕氧化还原层、漂白层、人为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氧化还原特征等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确定及按顺序检索的方法,将其归入人为土纲,水耕人为土亚纲,简育水耕人为土和铁聚水耕人为土土类,漂白简育水耕人为土、漂白铁聚水耕人为土和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亚类;同时按发生分类系统进行了类型划分,它们均归入漂洗水稻土亚类。比较而言,系统分类能更精确地区别土壤分异,有利于土壤精准化管理,但仍需进一步修订完善。

    • 应用基于PLSR的土壤-环境模型预测土壤属性

      2012, 49(2):237-245.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8280321

      摘要 (2918) HTML (0) PDF 1.35 M (1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环境模型对于正确理解土壤属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以及进行土壤属性预测与制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区位于陕西省长武县内多年退耕还林还草沟壑区域,采集72个土壤表层样本,选择3/4的样本作为建模集,其余1/4的样本作为验证集;环境因子选择容易获取的地形因子和由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因子和湿度因子,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土壤-环境模型。结果表明:全氮、速效钾、全钾、有机质与环境因子间均有显著相关性;建立的PLSR模型可解释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从23%(全氮)到27%(全钾);与逐步回归方法构建的模型相比,利用PLSR构建的土壤-环境模型可以更好地表征土壤属性与环境变量间的关系,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也相对较高,说明PLSR建立的模型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相似区域的土壤属性预测。

    • 末次间冰期以来临夏地区气候变化的黏土矿物学及地球化学记录

      2012, 49(2):246-259.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6210223

      摘要 (2490) HTML (0) PDF 9.56 M (1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临夏盆地塔湾剖面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黏土矿物学及常量元素特征分析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临夏地区气候变化经历了从相对温暖湿润(Ⅰ阶段:92.4~78.8 ka)—寒冷干燥(Ⅱ阶段:78.8~59.8 ka)—相对温暖湿润(Ⅲ阶段:59.8~47.7 ka)—寒冷干燥(Ⅳ阶段:47.7 ka以来)等4个阶段的演化。黄土-古土壤中黏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及坡缕石等为主,并且坡缕石在沉积物中广泛发育,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临夏地区总体上以相对干燥为主。w(TiO2)/w(Al2O3)比值表明沉积物剖面中黄土-古土壤层可能具有相同的物源,黄土-古土壤交替的发育特征应该为不同时期风化程度差别所致,与当时的大气降水量及温度密切相关。在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化学蚀变指数CIA值及w(Al2O3)/w(Fe2O3)、w(SiO2)/w(Al2O3)、w(SiO2)/w(Fe2O3)和w(MgO)/w(Al2O3)等氧化物比率变化波动较大;在寒冷干燥的时期,黏土矿物相对含量、CIA值及各氧化物比率较为稳定。黏土矿物学及常量元素变化特征共同揭示92.4~78.8 ka期间和47.7 ka以来出现明显的降温事件,说明临夏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环境的不稳定性,可能与高原冬、夏季风的此消彼长密切相关。

    • 利用SEBAL模型估算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流域蒸腾蒸发量——以韭园沟、裴家峁流域为例

      2012, 49(2):260-267.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8020289

      摘要 (2027) HTML (0) PDF 2.27 M (1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区域蒸腾蒸发量是重要的地表水分运动过程,水土保持措施改变了下垫面特征,从而影响了这一过程,为了揭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区域蒸腾蒸发特点,本文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韭园沟治理流域以及其对比流域裴家峁,运用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SEBAL遥感模型,计算了不同下垫面的蒸散发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反照率多集中于0.1~0.2之间;不同水土保持治理度下的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特点;净辐射集中在400~800W m-2,感热通量集中在50~200W m-2之间,土壤热通量集中在100~200W m-2之间;治理度高的韭园沟流域日蒸腾蒸发量略小于裴家峁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日蒸腾蒸发量顺序为坝地>果园及林地>草地>梯田>坡耕地。文章最后,作者从多个角度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表明SEBAL模型估算的流域蒸散发是可信的。

    • 土壤入渗积水时间预测模型研究

      2012, 49(2):269-274.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12280552

      摘要 (2146) HTML (0) PDF 1.03 M (13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室内进行了8种均质土壤入渗积水时间的测定试验。采用不同的变量组合形式、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土壤入渗积水时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用土壤干容重、初始含水量、土壤砂粒、黏粒含量、供水强度等常规土壤物理参数预测入渗积水时间是可行的。(2)多元线性预测模型和多元非线性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基本相同,只是所得的模型参数不同,多元线性预测模型更简单。(3)在同一预测模型下,考虑的因素越多,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对越高。

    • 海涂围垦区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模拟的比较研究

      2012, 49(2):275-281.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04230155

      摘要 (2098) HTML (0) PDF 2.24 M (1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苏北海涂围垦区为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普通克里格(OK)插值和序贯高斯模拟(SGS)对典型地块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插值与预测,获取了各方法的优化结构与参数,并就各方法对土壤盐分分布特征与空间结构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NN、OK和SGS法均较好地模拟和预测了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达到了较高模拟、插值与预测精度;ANN获得的土壤盐分空间分布最为连续,SGS法整体分布相对离散;ANN能较好地预测盐分较低的样点,但ANN对高盐分样点的预测结果不如SGS和OK;SGS预测结果最符合实测值的波动特点,ANN预测结果波动范围最窄,SGS较ANN和OK更能反应数据随机变量的结构性和波动性,在整体上要优于ANN和OK法。该结果为滨海地区盐渍土壤的精准评估与高效改良提供了参考依据。

    • 覆砂对土壤入渗、蒸发和盐分迁移的影响

      2012, 49(2):282-288.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10190436

      摘要 (2869) HTML (0) PDF 1.26 M (15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覆砂厚度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盐分迁移的影响,对新疆干旱区农田抑盐、保水及合理的覆砂制度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定水头法入渗和模拟稳定蒸发条件,研究覆砂厚度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过程以及盐分迁移的影响。以覆砂厚度为影响因子,在土壤表层设置4个厚度,分别是0(对照)、1.7、3.6、5.7 cm。研究结果表明:(1)覆砂抑制了土壤水分净入渗能力,这一抑制作用随着覆砂厚度增加而减弱;(2)覆砂可以显著抑制土壤蒸发,随着覆砂厚度的增加抑制力增大。在20天蒸发过程中,覆砂处理蒸发呈稳定态势,且累积蒸发量符合线性方程,而对照符合Rose经验公式;(3)覆砂可以改变土壤盐分在剖面中的运移,尤其减弱了盐分的表聚。总之,覆砂显著地抑制了土壤蒸发和盐分表聚,即在覆砂厚1.7 cm上就可达显著效果,但对土壤的净入渗能力具有抑制作用。

    • 不同生境下盐生灌木盐岛效应的变化及生态学意义

      2012, 49(2):289-295.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11080463

      摘要 (2629) HTML (0) PDF 1.30 M (1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明生境与植物种类对盐岛效应的影响,选取了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盐化草甸生境和灌丛生境的3种盐生灌木,即多枝柽柳、盐穗木、盐节木,分析了植丛下与植丛间土壤的pH、总盐和8种盐分离子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盐化草甸生境,只有盐节木植丛下的土壤盐分呈明显的富集状态,即形成了盐岛;而在灌丛生境,3种盐生植物均具有明显的盐岛效应,且盐岛效应以盐节木最高,多枝柽柳最低。数据分析进一步表明盐岛效应的强弱受植物种类和所处生境的影响:即分布于高盐环境的盐生植物和耐盐能力强的植物盐岛效应更为明显。而生境变化和植物种类的不同,对盐岛内盐分离子的富集也有不同的影响。盐岛效应的增强有加速草甸向盐生灌木为主的荒漠退化的趋势。

    • 冬季淹水稻田CH4排放通量及其δ13C的时间变化特征

      2012, 49(2):296-302.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6080206

      摘要 (2058) HTML (0) PDF 1.26 M (12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持续淹水稻田冬季休闲期和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及其稳定性碳同位组成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CH4排放在冬季休闲期从4月份呈逐渐上升趋势,至6月份出现排放峰,为CH4 6.4 mg m-2 h-1;水稻移栽后则迅速增加,于7月和8月出现两个排放峰,分别为CH4 23.1 mg m-2 h-1和CH4 29.8 mg m-2 h-1,此后急剧下降,末期稻田排水落干期间出现一个排放峰。冬季休闲期CH4排放总量为CH4 3.3 g m-2,占全年排放总量的8.9%。稻田排放的δ13CH4在冬季休闲期后期逐渐从-51‰上升至-44‰,然后下降至-56‰。水稻移栽后,δ13C值从-62‰迅速降至-68‰,然后慢慢上升至-60‰,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后期再次富集13C。末期排水落干对排放δ13CH4影响显著。排放δ13CH4在水稻生长期较冬季休闲期低得多,原因在于冬季休闲期的CH4氧化率很高(60%~90%),而水稻生长期的CH4氧化率相对较低(10%~80%)。全观测期内,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均与土壤温度显著正相关(p < 0.01),与土壤Eh显著负相关(p < 0.01),与δ13CH4呈显著负相关(p < 0.05)。

    • 模拟不同pH降雨和施氮对水耕铁渗人为土酸化的影响

      2012, 49(2):303-310.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5050169

      摘要 (2242) HTML (0) PDF 1.16 M (12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室内模拟研究3个pH梯度降雨和3水平的施氮量对水耕铁渗人为土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降雨及施氮处理土壤的酸度累积量为4.73~15.57 mmol H+每柱,分别以pH 6.5降雨和不施氮处理、pH 2.5添加高氮量(N2)处理酸化速率为最低和最高,相同pH降雨处理下,致酸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上升;相同施氮下,不施氮处理土壤酸度累积随降雨pH降低而增加,但中施氮量(150 mg kg-1土)和高施氮量(300 mg kg-1土)下,pH 4.5处理土壤酸度累积量则小于pH 6.5处理;不同降雨及施氮处理NO3-淋溶致酸量为4.32~12.88 mmol每柱,NH4+淋溶消耗H+量为0.01~0.29 mmol每柱;正常酸沉降(pH 6.5)下,中施氮量和高施氮量处理致酸量都大于各梯度pH降雨的致酸量。以上结果表明,单施氮处理的致酸量大于单纯的酸沉降处理,而无论是降雨还是施氮,NO3-淋溶在加速土壤酸化进程中占主导作用。

    • 阴离子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铜离子的影响机理

      2012, 49(2):311-318.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12010501

      摘要 (2116) HTML (0) PDF 1.77 M (1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NO3-、Cl-和SO42-对可变电荷土壤和恒电荷土壤吸附Cu2+的影响的比较,探讨了阴离子对可变电荷土壤吸附Cu2+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3种阴离子的浓度相同时,在SO42-体系中铁质砖红壤对Cu2+的吸附率较在NO3-和Cl-体系中大得多,而在浓度相同的3种阴离子体系中,黄棕壤对Cu2+的吸附率相差不大。在离子强度相近的NaCl体系中,砖红壤对Cu2+的吸附率相近。在3种阴离子体系中,随着pH升高,砖红壤对Cu2+的吸附率均增大;但在NO3-体系和Cl-体系中Cu2+的吸附率相近;而在SO42-体系中Cu2+的吸附率最大。随着Na2SO4浓度的增大,铁质砖红壤和砖红壤对Cu2+的吸附率减小。但在0.005 mol L-1和0.05 mol L-1 Na2SO4体系中,Cu2+的吸附率大于在不含Na2SO4的体系中者。而在0.5 mol L-1 Na2SO4体系中,Cu2+吸附率小于在不含Na2SO4体系中者。在3种浓度的Na2SO4体系中,黄棕壤对Cu2+的吸附率均小于在不含Na2SO4体系中者。总之,阴离子可通过离子强度、专性吸附和形成离子对影响土壤对Cu2+的吸附。在可变电荷土壤中,阴离子对Cu2+吸附的影响机理较在恒电荷土壤中复杂得多。

    • 水田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规律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2012, 49(2):319-330.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11040458

      摘要 (2440) HTML (0) PDF 1.06 M (12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5~2009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取了大量数据,本文通过对湖北省2008年所获取的水田土壤养分数据进行抽样研究,系统分析鄂东、江汉平原、鄂东南、鄂东北、鄂中、鄂西北和鄂西南7个稻区的土壤肥力现状,并将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数据进行比较,探讨水田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水稻土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pH平均值分别为26.1 g kg-1、124.2 mg kg-1、13.1 mg kg-1、89.1 mg kg-1和6.3,主要分布范围分别为10~40 g kg-1、> 90 mg kg-1、5~40 mg kg-1、50~150 mg kg-1和5.0~7.5。各养分元素在不同稻区的分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全省来看,有机质含量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碱解氮具有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速效钾和pH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而有效磷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规律。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由于长期施用氮、磷肥和肥料用量不断增加以及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的增加,一方面促进了水稻土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土壤的酸化;而钾肥用量的不足及高产水稻品种对钾素的大量吸收,也导致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的下降。可见,在湖北省目前的稻区农业生产中,增加钾肥用量,合理调整氮、磷、钾肥的比例,并在进行秸秆还田的同时适当配施石灰,是实现水稻土肥力提高和防止土壤酸化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还说明,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资料对土壤养分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获得对区域性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的全面认识。

    • 西天目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硅存在形态与植物有效性研究

      2012, 49(2):331-338.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8210308

      摘要 (3102) HTML (0) PDF 1.58 M (12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雷竹主产地临安西天目选取了集约经营下不同种植年限(1、5、10、15 a)的雷竹林地,采集不同深度(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样,运用逐级化学提取等技术,研究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硅素含量与形态随种植年限和土壤剖面深度的变化规律,为雷竹林地土壤有效态硅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 雷竹林土壤不同土层有效态硅的含量(0.084~0.318 g kg-1)和所占的比例 (1.60%~12.3%)随种植年限和有机物覆盖年限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 雷竹林表层土壤无定形硅含量(2.58~5.15 g kg-1)和所占比例(75.1%~87.7%)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3) 覆盖有机物可同时促进无定形硅向有效态硅、有机结合态硅、铁锰(氢)氧化物结合态硅转变。

    • 旱作水稻西瓜间丛枝菌根菌丝桥诱导水稻磷转运蛋白的表达及对磷吸收的影响

      2012, 49(2):339-346.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11190480

      摘要 (2004) HTML (0) PDF 1.77 M (1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中间隔网的土培根箱试验,对旱作水稻或/和西瓜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简称AM真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 Becker & Gerdemann),研究了旱作水稻/西瓜间菌丝桥的形成及其引起水稻磷酸盐转运蛋白OsPT11的表达和对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箱两侧均未接种AM真菌时,旱作水稻和西瓜根系均不形成菌根,水稻根系的磷酸盐转运蛋白OsPT11也不表达。(2)西瓜侧接种AM真菌时,西瓜与水稻间形成的菌丝桥引起水稻菌根的形成,并诱导水稻根系磷酸盐转运蛋白OsPT11表达。(3)菌丝桥侵染和直接接种侵染对旱作水稻和西瓜丛枝菌根的形成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旱作水稻和西瓜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为80%以上和70%以上。(4)在旱作水稻/西瓜间作系统中,当接种AM真菌时,水稻和西瓜根际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水稻地上部全磷含量降低,而西瓜地上部全磷含量升高。

    • 三种农田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多样性比较分析

      2012, 49(2):347-353.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4130135

      摘要 (2666) HTML (0) PDF 1.80 M (1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比较分析中国东部不同季风气候区中海伦黑土(HL)、封丘潮土(FQ)和鹰潭红壤(YT)3种土壤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多样性。采用非培养方法直接从土壤中提取微生物总DNA,用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特异引物扩增总DNA,构建了3种土壤amoA基因文库,并对文库进行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HL、FQ和YT的amoA基因文库克隆数量分别为49、50和48个,相应的RFLP类型数为10、10和14个OTUs,其中有4个OTUs为三种土壤共有;YT中氨氧化细菌amoA基因多样性指数最高,FQ最低;HL和FQ群落的相似为70%,HL与YT的相似度为50%,而FQ和YT之间仅为42%,说明氨氧化细菌具有地理分布的规律;17个amoA基因序列可以被聚成6个cluster,分属NitrosospiraNitrosomonas两个属。三种农田土壤中均存在丰富的氨氧化细菌,表明氨氧化细菌在农田土壤氮素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不同干扰方式对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细菌优势类群—变形菌群落的影响

      2012, 49(2):354-363.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10120419

      摘要 (2658) HTML (0) PDF 3.78 M (15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喀斯特原生林为对照,运用16S rRNA基因的PCR-RFLP和测序技术对该区不同人为干扰方式下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四个样地中变形菌占总克隆子数的41.3%,是研究区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类群。与原生林地相比较,受人为干扰的生态系统土壤中变形菌明显减少,自然恢复地、农耕地和放牧+冬季火烧草地减少了30.2%~47.4%。自然恢复地、放牧+冬季火烧草地与原生林地土壤中变形菌的四个亚群丰度分布关系一致,均为α->δ->β->γ-变形菌,而农耕地则为δ->α->β->γ-变形菌,说明自然恢复和放牧+冬季火烧草地对喀斯特土壤变形菌的恢复作用有限,而对变形菌四个亚群之间的分布关系有明显的正效应,尤其是自然恢复地中α-变形菌得到了很好的恢复,比农耕地增加了130%。四个样地中,占总克隆子数16.5%的克隆子被归类为根瘤菌目,且以原生林地最多,是三个干扰样地的1.6~3.7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未来可考虑种植本土固氮植物结合接种相应的固氮微生物作为恢复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措施之一。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特征及其与土壤生物肥力的关系

      2012, 49(2):364-372.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07200295

      摘要 (3026) HTML (0) PDF 1.75 M (16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样方法对华北平原(河北曲周)盐渍化改造区7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进行详细调查,并通过培养实验研究了蚯蚓种群特征对若干土壤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7种土地利用调查样地中共存在蚯蚓有3个科,5个属,5个种,其中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占调查样地总个体数的60%以上,梯形流蚓(Aporrectodea trapezoides)和赤子爱胜蚓两个种在本地区广泛分布,样点出现频率分别为74% 和44%,为该地区的优势种;(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蚯蚓种群密度及生物量变化趋势是:庭院菜地>直立免耕>清茬免耕>商品菜地>传统玉米地>果园>原貌地。其中庭院菜地蚯蚓种群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达到272 Ind. m-2和68.04 g m-2;(3)蚯蚓种群密度和物种数等种群特征与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成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基础呼吸商成显著负相关(p<0.01);(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蚯蚓的种群密度、生物量等种群特征对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作用显著。蚯蚓生物量越大、种群丰富的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有效成分越高,反之则相反,且室内实验表明随着蚯蚓个体数量增加土壤原生动物总丰度、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也存在升高的趋势,与用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及土壤化学特性指标评价的结果基本一致。

    • >综述与评论
    • 电子垃圾影响区多氯联苯污染农田土壤的生物修复机制与技术发展

      2012, 49(2):373-381.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6270236

      摘要 (2342) HTML (0) PDF 595.22 K (1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多氯联苯等有毒有害物质,对电子垃圾的不当拆解可造成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进而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降解等功能,加速去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过程。根据修复所用的主体,生物修复又可分为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及其联合修复等。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工作,综述了我国东南沿海某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并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及其机理研究的现状,并提出未来研究趋势,旨在为促进污染区土壤环境生物修复的深入研究、保障污染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 生物硝化抑制剂——一种控制农田氮素流失的新策略

      2012, 49(2):382-388.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8200305

      摘要 (2488) HTML (0) PDF 834.21 K (1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业生产中氮肥的施用是影响全球氮素循环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促进作物增产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铵态氮肥在旱地中很容易经过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其中一小部分为植物所吸收,而大量的硝态氮被淋失,或经反硝化作用进入大气,造成土壤氮素严重损失。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根系能够分泌抑制硝化作用的物质,被称为生物硝化抑制剂,因而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氮素利用率。本文阐述了有关生物硝化抑制剂的由来,分泌调节、作用机制及其应用潜力,并探讨了其在农业生产上氮素高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 >研究简报
    • 基于T-S模糊模型的TDR土壤水分传感器标定方法研究

      2012, 49(2):389-393.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10170430

      摘要 (2554) HTML (0) PDF 936.91 K (1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化学武器降解产物二苯砷酸

      2012, 49(2):394-397.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12240545

      摘要 (1893) HTML (0) PDF 1.39 M (14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旅游活动对泰山景区土壤质量的影响

      2012, 49(2):398-402.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012220543

      摘要 (1798) HTML (0) PDF 1.01 M (1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简报无英文摘要

    • 大别山区江子河流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

      2012, 49(2):403-408. DOI: 10.11766/10.11766/trxb201102190057

      摘要 (2376) HTML (0) PDF 1.65 M (1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