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49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东北地区旱地土壤全氮空间变异性对幅度拓展的响应

      2012, 49(4):625-635. DOI: 10.11766/trxb201108300327

      摘要 (4181) HTML (0) PDF 3.54 M (17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氮素不仅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还是重要的生态元素。不同幅度上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变异的研究是正确评价土壤质量和精确估算土壤氮库的基础。基于中国东北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的1 041个旱地剖面数据,设定三种类型的幅度,即行政区幅度(县、市、省和大区)、土壤分类幅度(土属、亚类、土类和土纲)和土壤类型(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行政区幅度,研究了该区旱地土壤表层(0~20cm)和剖面(0~100cm)全氮含量的变异性及其对幅度拓展的响应。结果表明,三种类型幅度上,表层和剖面的平均土壤全氮含量变异性均随着幅度的拓展而增大。在行政区幅度,旱地面积或行政区面积与平均土壤全氮含量变异系数具有较强的对数关系。在土壤分类幅度上,不同土纲的平均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异随幅度变化的趋势、变幅等均存在差异。在土壤类型-行政区幅度,地带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壤的全氮含量随幅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速率有差别,旱地面积与平均非地带性土壤全氮含量变异系数有较强的对数关系。该结果可为东北地区不同幅度下基于土壤类型聚类的旱地土壤氮库估算、土壤资源调查时采样数目的确定提供理论指导。

    • 基于景观破碎化的三峡库区(重庆)土壤侵蚀评价

      2012, 49(4):636-645. DOI: 10.11766/trxb201102270067

      摘要 (2888) HTML (0) PDF 3.21 M (15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传统的数量生态学方法(双向指标种分析与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相结合,对研究区的土壤侵蚀组成、强度、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对22个区县进行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分类;对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 三峡库区(重庆)以微度侵蚀和中度侵蚀为主;耕地上的土壤侵蚀强度最高,林地、水体和未利用地上侵蚀强度较低;研究区下游和近中游地区土壤侵蚀明显高于上游地区。(2)根据其空间位置,22个区县从东往西划分为农草破碎区、林地破碎区和建水破碎区3个土地利用景观高破碎区域,且土壤侵蚀等级从东向西依次减弱。(3)较强的土壤侵蚀等级能够增加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但是其加剧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的强度同土壤侵蚀等级呈相反趋势(如:强度侵蚀最高,极强度侵蚀其次,剧烈侵蚀低于前两者)。

    • 水土保持措施对黄土高原小流域重力侵蚀的调控机理研究

      2012, 49(4):646-654. DOI: 10.11766/trxb201107050251

      摘要 (2952) HTML (0) PDF 9.70 M (1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有无植被及淤地坝的黄土高原小流域重力侵蚀机理进行探索,揭示了主要工程措施(淤地坝)和生物措施(植被)对重力侵蚀的调控机制。通过对比分析无治理措施和实施淤地坝及生态恢复治理措施条件下,小流域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屈服区分布,揭示了淤地坝和植被措施减缓重力侵蚀的作用。结果表明:植被可使梁峁顶处位移减9.8%,沟坡中下部位移减小11%,淤地坝只能使坝址处位移减少10%;植被可使塑性区体积减少46%,淤地坝可使塑性区体积减少11%。淤地坝增加了流域的凹形边坡,而根系加固作用改善了坡面浅层土体应力,二者均有效降低了坡面土体的应力集中,减少了塑性屈服区体积,但均未改变小流域以剪切破坏为主的屈服模式。小流域小尺度范围内,淤地坝减蚀作用强于植被,而大尺度范围内,植被减蚀效果优于淤地坝。研究成果可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 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对黄淮海封丘地区小麦的贡献

      2012, 49(4):655-664. DOI: 10.11766/trxb201107010246

      摘要 (2820) HTML (0) PDF 2.83 M (1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物水源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oil Plant Atmosphere Continuum ,SPAC)中水分循环及节水农业的重要研究方面。传统方法很难确定不同水源对作物的贡献。本研究通过封丘地区冬小麦田间试验和稳定性氢氧同位素技术,建立了线性混合模型和δD-δ18O曲线的耦合模型,并采用该耦合模型计算了各水源对各生育期冬小麦的贡献。结果表明:各水源对冬小麦的贡献随着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分蘖、返青和拔节期冬小麦的主要水源为表层土壤水,且对各层土壤水分的利用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孕穗期,冬小麦对80cm处土壤水利用最多;开花期80和180 cm处土壤水是冬小麦的重要水源;乳熟期40和80 cm土壤水分分别贡献了47.5%和39.5%。地下水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对冬小麦的贡献较大,分别为9.0%和16.4%。

    • 基于盐(碱)生植被盖度的土壤碱化分级

      2012, 49(4):665-672. DOI: 10.11766/trxb201105220185

      摘要 (4003) HTML (0) PDF 1.23 M (16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土壤大面积碱化的新疆奇台绿洲为研究区,探讨了盐(碱)生植被盖度与土壤碱化指标pH、碱化度(ESP)、钠吸附比(SAR)、残余碳酸钠(RSC)、总碱度(TA)的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存在大量的可代换性钠,碱化强烈。植被盖度与各土壤碱化指标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与pH的相关系数最高,达0.810,其次为ESP,植被盖度主要受土壤碱化程度的影响。以盐(碱)生植被盖度为主要依据并结合多种土壤碱化指标对研究区碱化土壤进行分级:植被盖度50%左右,pH﹤8.0,ESP﹤3%,SAR﹤3,为非碱化土;植被盖度10%~40%,pH 8.0~9.5,ESP 3%~35%,SAR 3~40,为碱化土;植被盖度﹤10%,pH﹥9.5,ESP﹥35%,SAR﹥40,为碱土。以植被盖度对碱化土壤的响应为依据建立的土壤碱化分级标准既拓宽了碱化土壤分级的研究视角,也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 基于黄瓜种植的设施菜地土壤硝酸盐型次生盐渍化的分级研究

      2012, 49(4):673-680. DOI: 10.11766/trxb201106170218

      摘要 (2660) HTML (0) PDF 1.12 M (16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江苏省泰州市基于黄瓜种植(种植的黄瓜品种为东方明珠)的设施菜地中进行了硝酸盐型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分级研究。供试土壤经过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处理对应形成不同程度的次生盐渍化。用土壤电导率(EC)标示次生盐渍化的等级,经测定,对照及处理的EC分别为:对照(CK)0.89 dS m-1,处理1(T1)2.78 dS m-1,处理2(T2)3.65 dS m-1,处理3(T3)4.66 dS m-1,处理4(T4)6.15 dS m-1。统计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10 cm)硝酸盐含量与土壤E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由硝酸盐引起的不同程度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即硝酸盐型次生盐渍化的分级可以通过土壤电导率来标示。实验表明,不同程度的硝酸盐型次生盐渍化显著影响黄瓜的株高和产量(p < 0.05)。根据不同程度的次生盐渍化土壤对黄瓜株高和产量的影响,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基于黄瓜种植的设施菜地土壤硝酸盐型次生盐渍化进行了初步分级,即等级Ⅰ:EC < 2.03 dS m-1,等级Ⅱ:2.03 dS m-1 < EC < 3.76 dS m-1,等级Ⅲ:3.76 dS m-1 < EC < 5.32 dS m-1,等级Ⅳ:5.32 dS m-1 < EC < 6.15 dS m-1,等级Ⅴ:EC > 6.15 dS m-1

    • 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干旱区春季盐渍化特征研究

      2012, 49(4):681-687. DOI: 10.11766/trxb201107160261

      摘要 (2657) HTML (0) PDF 2.05 M (1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常规统计学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干旱区盐渍土土壤全盐量(TS)、盐分离子组成、碱化度(ESP)、pH、电导率(EC)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为重度至轻度盐化,不同层次土壤中,Na+与Cl-、Ca2+与Mg2+保持较好的关联性。TS的空间分布,在0~50 cm全剖面上主要受控于Cl-、HCO3-和Na+ 离子;分层与全剖面的情况略有不同, Cl-、Na+在各个土层仍为主要控制离子。ESP在全剖面上其空间分布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小,0~10 cm土层主要受Na+与Cl-离子的制约;10~30 cm土层内主要受HCO3-离子的制约;30~50 cm土层未表现控制因子。pH在全剖面上受盐分离子的影响较小,分布较为均匀, 表层受离子影响很小,在10~30 cm、30~50 cm土层内受HCO3-离子的影响微弱。EC在全剖面上的空间分布受控于Ca2+、Mg2+离子,30~50 cm土层主要受K+离子的控制,其他土层与全剖面相同。

    • 不同初始氧化还原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的运移研究Ⅰ:单一Cd、Cu、Zn的土柱实验

      2012, 49(4):688-697. DOI: 10.11766/trxb201107070254

      摘要 (3458) HTML (0) PDF 2.10 M (19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重金属离子镉、铜、锌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土柱混合置换实验,分析了五种不同氧化还原电位对Cd、Cu、Zn在土壤中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条件的土壤中Cd的穿透曲线(BTCs)峰值大小的顺序为Eh=490mv>350mv>240mv;还原条件的土壤中Cd的BTCs的峰值为Eh=20mv>100mv>240mv。在氧化条件下,高Eh能明显促进Cu在土壤中的迁移;还原条件下,低Eh会抑制Cu的迁移,抑制程度与还原剂浓度无关。与原土(氧化还原电位240 mv)相比,氧化性土壤中Zn运移较快,表现为相对浓度峰值较高,而不同的还原条件对Zn的迁移影响并不明显。三种重金属Cd、Cu、Zn出流液的pH都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于平缓,氧化条件土壤出流液的pH小于还原条件;而Eh正好相反。

    • 特定pH条件下Ca2+/Cu2+引发胡敏酸胶体凝聚的比较研究

      2012, 49(4):698-707. DOI: 10.11766/trxb201104180139

      摘要 (3166) HTML (0) PDF 2.62 M (14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腐殖质颗粒与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土壤中的微观过程和宏观现象的发生。而胡敏酸是土壤腐殖质的主要组成物质,本文利用光散射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a(NO3)2和Cu(NO3)2溶液中胡敏酸胶体颗粒的凝聚过程和形成凝聚体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Ca2+和Cu2+在带电胶体表面的吸附方式不同而对胡敏酸胶体的凝聚的影响表现出很大差异。(1)散射光强的稳定与否可以反映体系的稳定性,Ca(NO3)2体系中散射光强可以在较宽的电解质浓度范围从0 mmol L-1至20 mmol L-1内保持稳定,而Cu(NO3)2体系中光强稳定的电解质浓度范围较窄,只有0 mmol L-1至3 mmol L-1。(2)随电解质浓度的提高,两种电解质体系中凝聚体的有效粒径随时间先呈线性增长再呈幂函数增长,但胡敏酸胶体凝聚过程对Cu(NO3)2体系浓度变化的敏感性远大于Ca(NO3)2体系,并且1 mmol L-1 Cu2+吸附下胡敏酸胶体的凝聚速率为69.55 nm min-1,近乎是7.5 mmol L-1 Ca2+吸附下凝聚速率23.94 nm min-1的3倍,可见Cu2+作用下颗粒的平均凝聚速率远远高于Ca2+作用的情况。(3)Ca(NO3)2体系中,电解质浓度越高形成凝聚体的结构越开放,但放置50 d后分形维数变小,结构变得更加疏松,说明该凝聚过程具有可逆性;而Cu2+作用下形成的凝聚体初期结构开放度较高,在放置50 d后分形维数变大,结构更加致密紧实,说明该凝聚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这些信息为研究腐殖质超分子聚合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可变电荷土壤铝活化动力学的影响

      2012, 49(4):708-715. DOI: 10.11766/trxb201012260549

      摘要 (3112) HTML (0) PDF 2.01 M (1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几种低分子量有机酸对2种酸性土壤中铝的活化和活化铝在土壤固/液相之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络合能力弱的醋酸和乳酸,主要通过质子作用活化铝,且活化作用明显小于盐酸。而络合能力较强的苹果酸、草酸和柠檬酸,主要通过络合作用促进铝的释放,且这种作用随有机酸根阴离子络合能力的增强而增加。在氧化铁含量较高的砖红壤中,苹果酸、草酸和柠檬酸通过专性吸附增加土壤表面负电荷,从而增加土壤交换态铝;但在氧化铁含量较低的红壤中,草酸和柠檬酸主要通过形成可溶性铝络合物降低交换态铝。活化铝在土壤固/液相间的分配主要决定于溶液中有机阴离子与土壤固相表面对铝离子的竞争。醋酸和乳酸活化的铝主要以交换态铝存在;而草酸和柠檬酸活化的铝主要以有机酸-铝络合物存在于溶液中,特别是在氧化铁低的红壤中,这将促进铝在土壤-水体中的迁移。

    • 用Wien效应研究土壤有机质对阳离子与黄棕壤型水稻土黏粒相互作用的影响

      2012, 49(4):716-724. DOI: 10.11766/trxb201106070204

      摘要 (2847) HTML (0) PDF 1.66 M (1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富含有机质的黄棕壤型水稻土,提取小于2 μm的黏粒,将其中1/2黏粒去除有机质,分别制成为不同阳离子(Na+ 、K+、NH4+、Ca2+、 Cd2+和 La3+)饱和的土样,用Wien 效应法研究土壤有机质对阳离子与土壤黏粒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土悬液的起始电导率大于去有机质土者;除含Na+ 悬液外,去有机质土悬液的电导率随场强而增加的速率在50~100 kV cm-1以上,明显大于原土。有机质会使Na+ 以外的阳离子的平均结合自由能增大,Ca2+ 的结合能增加最大(增量为0.57 kJ mol-1),而Cd2+ 的结合能增加最小 (增量为0.03 kJ mol-1)。对于供试土壤悬液,不同阳离子的结合能顺序均为Na+ < K+ ≈ NH4+ < Ca2+ ≈ Cd2+ < La3+ 。有机质会使除Na+ 外阳离子的平均吸附自由能减小,K+ 和NH4+ 分别在50和70 kV cm-1以上时,Ca2+和Cd2+在50 kV cm-1以上,La3+ 在70 kV cm-1以上时原土的吸附能小于去有机质土,并随场强增加愈益明显,有机质会使阳离子难以剥离到溶液中。除Na+ 外去有机质土的阳离子剥离度明显大于原土,其差值(△Is)在不同阳离子间的顺序为:K+ < NH4+ < La3+ < Ca2+ < Cd2+,这表明有机质可使土壤黏粒吸着Cd2+ 最难剥离下来。对于饱和阳离子为Na+ 和 K+ 的土壤黏粒,有机质会使动电电位正移40 mV左右;对于含NH4+、Ca2+、Cd2+ 和 La3+的黏粒,有机质则使ζ电位负移17~36 mV。

    • 磷在潮土肥际微域中的迁移和转化

      2012, 49(4):725-730. DOI: 10.11766/trxb201104190141

      摘要 (2795) HTML (0) PDF 1.19 M (16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磷在潮土肥际微域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表明,磷在潮土中的移动距离很短,经过7 d和28 d的迁移,磷的迁移距离仅为8~14 mm。施入的磷主要固定在紧靠施肥点2 mm土体范围内,随距施肥点距离的增加,土壤水溶性磷、酸溶性磷和有效磷的含量呈指数曲线迅速降低。磷在施肥后7 d内的迁移量较大,迁移进入土壤的磷绝大部分被吸附固定。施肥量对不同形态磷在肥际微域中的迁移量产生显著影响; 但培养时间只明显影响了水溶性磷的迁移量。

    • 施氮肥与隔根对间作大豆农艺性状和根际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2012, 49(4):731-739. DOI: 10.11766/trxb201110080379

      摘要 (2765) HTML (0) PDF 2.09 M (19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及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施氮肥和不施氮肥两种条件下根系互作在大豆玉米间作中所发挥的优势作用。结果表明,无论在施氮肥和不施氮肥条件下相对于尼龙网分隔和完全分隔根系,未分隔处理的大豆玉米间作能增加大豆各个生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施氮肥在改善大豆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农艺性状方面的效果要大于间作,间作中根系互作只在改善大豆单株荚数和百粒重方面起到显著(p<0.05)作用。通过地下部隔根处理同样证明了大豆玉米间作由于根系的互作能提高大豆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但效果没有施氮肥明显。施氮肥和间作作物根系的互作不仅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的数量,而且可以提高脲酶、磷酸酶、转化酶和蛋白酶的活性。经相关分析得出,该试验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和脲酶、磷酸酶、转化酶和蛋白酶活性与大豆的叶绿素含量及大豆单株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之间皆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多数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本研究认为间作系统中根系的互作在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提高作物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长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2012, 49(4):740-747. DOI: 10.11766/trxb201106280239

      摘要 (2928) HTML (0) PDF 1.90 M (15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Bremner 法测定了长期(16 a)定位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旱地和林地)下潮棕壤有机氮各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在0 ~ 60 cm 土层,3种土壤有机氮均以非酸解性氮为主,且酸解性全氮及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总体上以表层土壤(0 ~ 20 cm)为最高。0 ~ 60 cm土层土壤酸解性全氮含量及0 ~ 40 cm土层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但0 ~ 60 cm土层土壤酸解性全氮及其各组分氮占全氮比例的剖面分布均无明显规律。相同土层,水田和旱地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例的规律性相同,即均为未知态氮 > 氨态氮 > 氨基酸态氮 > 氨基糖态氮,而林地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例则无明显规律。与水田相比,旱地和林地均可显著增加表层土壤酸解性全氮及酸解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的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其中,旱地增加土壤酸解氨态氮的效果最为明显,而林地增加土壤酸解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的效果最为明显,总体上以水田改为林地后增加土壤易矿化分解的酸解氮的效果最为明显,提高土壤供氮的潜力最大。

    •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氮肥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氮含量及作物吸收的影响

      2012, 49(4):748-757. DOI: 10.11766/trxb201107120257

      摘要 (2907) HTML (0) PDF 2.90 M (15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施肥土壤中施用氮肥后土壤氮素含量、微生物固持及释放和作物吸收及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增加长期不施肥土壤(NF)矿质氮含量,对长期施用化肥土壤(NPK)和有机无机配施土壤(MNPK)矿质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施用氮肥对NF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含量无显著影响,使拔节期NPK和MNPK中SMBN含量分别增加了4.3倍和0.8倍。从小麦拔节期到开花期,NPK和MNPK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显著降低51%和56%。小麦收获时NPK和MNPK土壤氮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6%和45%;而NF土壤所施入的氮素几乎未被小麦吸收利用,但在玉米季有34%被吸收。小麦收获时,NF土壤施入的氮肥有50%以上淋溶至土壤30 cm以下土层,施氮也显著提高了NPK土壤30~5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但施用氮肥对MNPK土壤0~100 cm剖面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说明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增强了土壤氮素的缓冲能力,协调了土壤氮素固持与作物吸氮间的关系,为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素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手段。

    • 太湖流域不同类型区河流水体磷形态分布及矿化速率

      2012, 49(4):758-763. DOI: 10.11766/trxb201111260469

      摘要 (2625) HTML (0) PDF 1.32 M (1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对种植业(A)、养殖业(B)和生活污水(C)3种影响类型河流水体中磷的形态、矿化速率和周转时间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类型影响的河流水体中总磷(TP)、可溶解性总磷(TDP)和溶解性反应磷(SRP)浓度略高于A类型,却远低于C类型影响的河流水体;但河流水体中可酶解磷(EHP)浓度则相反,以A类型影响的河流水体最高,丰水期最高可达0.11 mg L-1,而C类型影响的河流水体EHP浓度则较低。实验数据显示受农业影响的河流水体磷的矿化速率明显高于C类型影响的河流水体,尤其在丰水期,A类型影响的河流水体中磷的矿化速率最高可达1.437 nmol L-1 min-1。研究表明水体中磷的矿化速率与EHP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受农业影响的河流水体磷的周转时间为3~7 d,低于C类型影响的河流水体的9.1 d。以上结果说明环太湖河流水体磷的形态分布、转化与影响水体的类型密切相关,生活污水对环太湖河流总磷贡献较大,而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磷其生物可利用性更强。

    • 绰墩埋藏古水稻土中木质素特征研究

      2012, 49(4):764-772. DOI: 10.11766/trxb201105050171

      摘要 (2736) HTML (0) PDF 2.72 M (1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CuO氧化方法分析了苏州绰墩山埋藏古水稻土中木质素分解酚酸产物及特征,以此了解长期利用条件下水稻土中木质素的来源、保存及变化。通过比较相邻埋藏土壤剖面植稻和非植稻层次中木质素源的酚酸化合物特征,探讨水稻种植对土壤木质素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埋藏古水稻土中木质素源的总酚酸含量在0.004~0.035 mg kg-1之间,显著低于现代水稻土(0.27~0.34 mg kg-1),而在埋藏土壤中,植稻与非植稻土壤层次中木质素无显著差异。埋藏古土壤中木质素源酚酸的组成(香草基类/紫丁香基类(S/V)及肉桂类/紫丁香基类(C/V)比分别为0.40~1.55、0.15~0.89),可证实此古土壤曾种植非木本被子植物;而S/V和C/V在植稻与非植稻土壤中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利用木质素特征难以区分同类(不同草本)有机质的具体来源。在埋藏古土壤中木质素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很小,说明木质素在土壤中并非如通常所预期的容易被保存。

    • 微池板比色法在多酚氧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研究中的应用

      2012, 49(4):773-779. DOI: 10.11766/trxb201108010287

      摘要 (2672) HTML (0) PDF 1.12 M (17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微池板比色法具有快速批量测定土壤酶活性的潜力,将其应用在农田土壤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有关的β-葡萄糖苷酶(BG)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及酶的温度敏感性(EQ10)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应用微池板比色法,在获取缓冲液酸碱度、培养时间和匀浆液水土比优化参数基础上,测定不同种植制度土壤(棉花连作和苜蓿-柳枝稷轮作)的 PPO和BG活性及其温度敏感性,评价微池板比色法在土壤酶学研究中的价值。结果表明:pH7的缓冲液、2 h的培养时间和匀浆液水土比(20:1)为最优的测定参数,其既满足批量分析要求又可提高测定的准确性。棉花连作与苜蓿—柳枝稷轮作土壤的PPO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BG酶活性轮作土壤显著高于连作土壤,PPO和BG活性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两种栽培制度土壤并没有引起两种酶的EQ10发生显著性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微池板比色法能够比较快速地同时测定多个土壤、多种酶活性,可作为土壤酶学常规分析技术,同时需要根据土壤的特性适度调整主要测定参数。

    • 遮光和施肥对石蒜切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2, 49(4):780-787. DOI: 10.11766/trxb201106280241

      摘要 (2360) HTML (0) PDF 639.48 K (1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种遮光处理及猪粪和化肥配施方式对石蒜切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和施肥均显著影响石蒜切花的产量。适度遮光(遮光30%~65%)有助于提高石蒜切花的产量和品质。施用一定量有机肥可以提高石蒜切花的产量,以0.3 m2施用1.3 kg猪粪处理的花葶数最多;但是施用有机肥对提高品质没有明显作用。施用化肥可以使石蒜切花的花葶长度增长,单葶花朵数增加,花葶直径增大,花葶基粗增粗;加倍施用磷肥对改善石蒜切花品质没有明显作用。化肥配施一定量的有机肥既可以提高石蒜切花的产量又可以改善切花的品质。

    • 土壤侵蚀磁性示踪剂对大白菜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2, 49(4):788-795. DOI: 10.11766/trxb201108230314

      摘要 (2255) HTML (0) PDF 1.54 M (17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土壤侵蚀磁性示踪剂对大白菜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浓度(1%、3%、5%、10%)的示踪剂处理下,大白菜叶长、叶宽及产量均明显增大;低浓度 (3%~5%) 的示踪剂提高了大白菜的株高,促进了根的伸长,显著提高了叶绿素含量(p<0.05),同时对大白菜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也有促进作用。示踪剂处理使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根系中SOD活性则显著升高(p<0.05);示踪剂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与对SOD活性的影响恰好相反,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较小,在低浓度条件下,叶片与根系中POD和CAT保持有较高活性;示踪剂还导致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示踪剂降低了大白菜可溶性糖含量,但不显著。示踪剂浓度大于5%时显著降低维生素C含量(p<0.05)。低浓度(1%~3%)处理时有效改善了大白菜品质。总之,低浓度的示踪剂用量对大白菜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示踪剂对大白菜生长有抑制作用。

    • >综述与评论
    • 生物质炭及其与土壤腐殖质碳的关系

      2012, 49(4):796-802. DOI: 10.11766/trxb201111210460

      摘要 (3981) HTML (0) PDF 680.86 K (18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中生物质炭(Biochar C, BcC)与腐殖质碳(Humus C, HC)之间是否存在发生学联系或转化关系是近年来土壤学和地球化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BcC是以生物中的活性有机质为原料,在低氧或无氧环境下经高温形成的含碳物质;而腐殖质是死亡的动植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而形成的含碳的多聚体化合物。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BcC与HC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已有的研究表明,BcC可经微生物作用而转化为HC,但二者间转化的途径以及二者间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特性比较的研究仍存在不足。本文比较了化学氧化法、分子标志物法、氢热解法、热化学氧化法、紫外光氧化法、核磁共振法在BcC定量分析中的优劣;详细介绍了扫描电镜、元素组成分析、红外光谱、X电光子谱能、热重分析、热解-气质-质谱和核磁共振法在BcC结构表征中的应用。系统论述了对BcC和HC进行结构比较和转化关系探究的可行性。

    • 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淋洗法修复研究进展

      2012, 49(4):803-814. DOI: 10.11766/trxb201105040165

      摘要 (3413) HTML (0) PDF 1.58 M (2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淋洗法是污染场地土壤物化修复方法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淋洗法是指运用特定淋洗剂对污染土壤进行深度洗涤,通过分离净化淋洗剂,实现回用集成,达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并最终安全化处置污染物和修复土壤的过程。本文根据污染场地土壤处理位置、淋洗剂种类和淋洗剂施用方式的差异,将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淋洗法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总结了为达到高效去除土壤中污染物质,可运用多级淋洗方式、超声方式、电动力方式和化学氧化等方式实现强化修复效率;阐述了污染场地土壤质地、污染物性质、淋洗剂性质、淋洗条件优化以及淋洗剂回用效率等因素对淋洗修复整体效用的显著影响;同时指出了目前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淋洗法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方向。综合考虑土壤淋洗修复技术适用范围和成本因素,认为淋洗法是一种较符合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实情的修复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广泛的运用前景。

    • 畜禽粪便管理系统中甲烷的产排特征及减排对策

      2012, 49(4):815-823. DOI: 10.11766/trxb201110240408

      摘要 (2915) HTML (0) PDF 1001.05 K (19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畜禽粪便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CH4)是大气CH4的重要人为源,其排放量会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持续增加。为了更好地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减少粪源CH4排放,迫切需要立足于畜禽粪便管理系统,研究不同粪便管理模式下的CH4产排特征,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实现减排。鉴于此,本文介绍了粪便管理系统的组成;阐明了粪便管理系统中CH4的产生和影响排放的因素,常见管理系统CH4排放量的计算方法;阐述了国内外关于畜禽粪便管理系统CH4排放的研究进展;并基于我国畜禽粪便管理现状提出了针对养殖规模优化粪便管理模式,针对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技术的甲烷减排对策。

    • >研究简报
    •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滨海盐土土壤盐分预测方法

      2012, 49(4):824-829. DOI: 10.11766/trxb201108310329

      摘要 (3102) HTML (0) PDF 1.22 M (16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湛江市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的PAHs污染特征和来源

      2012, 49(4):830-834. DOI: 10.11766/trxb201105180179

      摘要 (2574) HTML (0) PDF 1.23 M (1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节水灌溉对盐渍土盐分调控与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012, 49(4):835-840. DOI: 10.11766/trxb201110110387

      摘要 (2637) HTML (0) PDF 1.27 M (1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