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5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比较

      2013, 50(3):425-432. DOI: 10.11766/trxb201207020266

      摘要 (3342) HTML (0) PDF 923.33 K (3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河北省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比了河北省土壤类型和一级土地利用类型对0~20 cm深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探讨了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是河北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子。其中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与土壤分类级别相关,土壤分类级别越低,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的反映能力越大。与土壤类型相比,土地利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异的解释能力要大于土类,但小于亚类和土属。为此,在省域尺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行区域预测和估算时应将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结合起来作为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优先考虑土地利用后,在相同土地利用类型内再尽量以低级土壤分类进行空间预测或估算。

    • 中国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研究——基于长期试验点的Meta分析

      2013, 50(3):433-440. DOI: 10.11766/trxb201210100403

      摘要 (3797) HTML (0) PDF 2.08 M (48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保护性耕作对于培肥地力、保障粮食安全、缓解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搜集了1980~2012年8月有关中国农田保护性耕作的157个试验点的303对田间定位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保护性耕作下我国农田耕层土壤(旱地0~20cm,水田0~15cm)有机碳(SOC)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CT)相比,传统耕作+秸秆还田(CTS)、免耕(NT)和免耕+秸秆还田(NTS)三种保护性耕作均能显著提高SOC含量,变化速率分别为NTS (0.52 g kg-1 a-1)>NT(0.35 g kg-1 a-1)> CTS(0.22 g kg-1 a-1);三种保护性耕作下SOC变化速率为水田>旱地,一年两熟制>一年一熟制;保护性耕作下,SOC积累与否及其幅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初始有机碳含量,短期试验(≤5a)SOC增加速率是长期试验(>5a)的1.75倍,如果仅采用短期试验结果可能高估保护性耕作的固碳潜力。

    • 基于多源数据和模糊k-均值方法的农田土壤管理分区研究

      2013, 50(3):441-447. DOI: 10.11766/trxb201206270257

      摘要 (2378) HTML (0) PDF 2.04 M (3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近地传感器(EM38)快速获取的土壤表观电导率数据(ECa)、高分遥感影像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雷达影像提取的后向散射系数为数据源,以滨海滩涂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聚类法进行农田土壤管理分区研究。在对不同的数据源进行空间变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滨海滩涂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规律,利用非监督分法—模糊k -均值聚类方法进行特征相似性归类,划分不同的管理分区。结果表明,最佳的分区数目为3个。根据每一分区的特点,可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土壤改良和农田精确管理。分区结果不但可以指导采样,而且可用于实施变量投入和精确施肥推荐,为样区大面积农田土壤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 承德市坝上高原典型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

      2013, 50(3):448-458. DOI: 10.11766/trxb201202150036

      摘要 (3092) HTML (0) PDF 937.29 K (27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土壤分类尚处于发生分类占主体、系统分类快速发展的并用阶段。为了解承德市坝上高原典型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本文在该区域栗钙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等发生分类土壤类型区,挖取8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壤剖面,进行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并分层取样进行理化性状分析。结果发现:(1)8个土壤剖面具有的诊断表层有:有机表层、暗沃表层、淡薄表层;诊断表下层有:钙积层、雏形层;诊断特性有: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湿润土壤水分状况、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潮湿土壤水分状况、冷性土壤温度状况、纤维有机土壤物质、半腐土壤有机物质、潜育特征、氧化还原特征、盐基饱和度。(2)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8个土壤剖面归属为3个土纲(雏形土、有机土、新成土)、4个亚纲、5个土类、6个亚类。按照《中国土壤分类系统》,8个土壤剖面归属为5个土纲、6个亚纲、7个土类、8个亚类。(3)8个土壤剖面在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中发生分异的分类级别存在明显差异,两种分类体系的不同分类级别之间关系较为复杂,并不呈简单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 不同水氮耦合管理下耕层土壤的氮动态

      2013, 50(3):459-468. DOI: 10.11766/trxb201206270256

      摘要 (2930) HTML (0) PDF 3.40 M (2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水氮耦合长期试验地为研究平台,采集了不同水氮耦合管理下耕层0~10 cm、10~20 cm和0~20 cm土壤,测定了六种形态的氮(无机氮、有机氮、酸解有机氮、酸解铵态氮、溶解性有机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和三种与氮周转密切相关的生物性指标(脲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硝化势)。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氮和耕层深度对六种形态氮均有显著作用,而灌水对这六种形态氮无显著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施氮明显提高了耕层0~20 cm土壤无机氮、有机氮、脲酶活性及硝化势,而对土壤酸解有机氮和酸解铵态氮无显著影响;六种形态的氮、蛋白酶活性及硝化势均不受灌水量的影响。不同水氮耦合管理下耕层0~10 cm土壤六种形态氮、脲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及硝化势几乎均明显地高于10~20 cm土壤。通过对不同水氮耦合管理下耕层土壤氮动态的研究,本研究得出最佳的水氮耦合管理模式是灌水至20 cm土层的田间持水量和每季施氮190 kg hm-2

    • 科尔沁不同沙地土壤饱和导水率比较研究

      2013, 50(3):469-477. DOI: 10.11766/trxb201205280206

      摘要 (2964) HTML (0) PDF 1.96 M (40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Guelph入渗仪对科尔沁沙地不同沙漠化阶段土壤不同层次的土壤饱和导水率(Kfs)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了Kfs与沙地类型、土层厚度、沙丘坡位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草地(潜在沙漠化)、固定沙丘(轻度沙漠化)和流动沙丘(严重沙漠化)的Kfs依次增大,平均值分别为 2.15、 4.79 和 5.89 mm min-1,呈现出土壤入渗能力随沙漠化程度的增强而增强的趋势;三种沙地间Kfs差异显著,沙丘不同坡位Kfs也有较大差异,表明科尔沁沙地Kfs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2)三种沙地Kfs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差异较大,草地Kfs随深度呈抛物线状变化,而固定沙丘Kfs随深度呈指数函数变化;(3)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对Kfs影响较大的土壤理化性质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细砂含量、黏粉粒含量和粗砂粒含量,并且Kfs与前三个因素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最后一个因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不同质地土壤中镉运移的数值模拟与预测

      2013, 50(3):478-485. DOI: 10.11766/trxb201211290494

      摘要 (2864) HTML (0) PDF 1.84 M (29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土柱实验,采用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方程,模拟了饱和条件下重金属镉在不同质地土壤中的运移。结果表明,化学非平衡单点模型(One-site model,OSM)能较好地模拟镉在粉壤土、壤砂土中的运移(R2分别为0.810和0.901),而对镉在砂壤土中运移的模拟效果较差(R2=0.542)。OSM模型准确地模拟了土柱中镉运移的穿透时间,但是对穿透曲线拖尾部分的拟合效果欠佳。土壤对镉运移的阻滞作用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关,但是其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由于上层砂壤土对镉的强烈吸附,使镉的穿透时间较晚(10 pv),且不同土层界面处镉的浓度和吸附量变化明显。

    • 吸附性土壤溶质运移参数识别的粒子群-差分算法

      2013, 50(3):486-491. DOI: 10.11766/trxb201207260304

      摘要 (3758) HTML (0) PDF 1.23 M (2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非饱和土壤水分和溶质运移参数(导水率、扩散率、水动力弥散系数)的识别是进行数值模拟的关键。基于垂直一维非饱和吸附性土壤水分-溶质运移方程,以溴化钾为入渗溶液,分别以土壤含水率和溶质溶度的实测值与计算值标准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水分-溶质运移参数识别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应用权重系数法,将这一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采用动态权重、异步时变学习因子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求解。通过土柱实验,测定了220、380和780 min三组时刻的土壤含水率以及钾离子浓度的空间分布值,以前两组数据识别参数,第三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入渗780 min权重系数为0.5时含水率以及钾离子浓度的计算值和实测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和0.952,标准差分别为0.007 4、2.369,实测值和计算值吻合较好,这表明粒子群识别水分和溶质运移参数是可行的。数值模拟表明,权重越大含水率实测和计算值的相关系数越大而浓度实测值和计算值的相关系数越小。

    • 塔里木河干流耕地动态变化及其景观格局

      2013, 50(3):492-500. DOI: 10.11766/trxb201204230148

      摘要 (2595) HTML (0) PDF 2.72 M (39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3S (RS、GIS、GPS)技术,并结合数理统计和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运用2000 年CBERS、2005年CBERS和2010 年TM遥感影像对塔里木河干流10年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景观格局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在过去10年中,塔河干流耕地面积明显增加。具体地,2000年耕地面积为1.61×105 hm2,所占研究区总面积比例为3.89%,至2010年增加至3.27×105 hm2,比例为7.88%,年增长率为1.66×104 hm2 a-1;(2)塔里木河干流耕地空间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A、B、C、D断面耕地分布宽幅分别为21~23 km、11~16 km、6~17 km、4~9 km,塔河北岸C、D断面和南岸D、E断面耕地的增速最快;(3)2000-2010年耕地的斑块数不断增加,面积加权形状指数增大,形状趋于不规则。景观聚集度适中,景观内斑块大小分布均匀性降低,景观多样性下降,各个景观类型所占比例趋于不协调。

    • 水稻拔节期根系呼吸对臭氧污染和厌氧—有氧环境变化的响应

      2013, 50(3):501-506. DOI: 10.11766/trxb201209080354

      摘要 (2773) HTML (0) PDF 1.28 M (2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托O3FACE(Free-Air O3 Enrichment)研究平台,研究了大气臭氧(O3)浓度增加对拔节期水稻根系呼吸和生物量积累分配的影响,利用特制集气装置分析了厌氧—有氧条件对根系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O3浓度升高水稻冠层和总生物量略有降低,而根干物重和根/冠比分别显著降低14.7%和10.4%。9:1和9.5: 0.5的纯N2:O2配比利于根系呼吸,纯N2或空气、CO2饱和蒸馏水条件不同程度降低了根系呼吸速率;高臭氧处理、对照处理的水稻根系呼吸速率分别在CO2饱和蒸馏水、纯N2条件下最小,表明尽管不同根系测定条件影响根系呼吸速率,但影响程度也受植物生长的大气环境制约。臭氧污染处理水稻根系的呼吸速率在气态测定条件下显著高于正常大气处理23.6%~52.7%,在CO2饱和蒸馏水测定条件下未达到显著水平,臭氧污染效应明显降低。两个环境生长的水稻根系呼吸均随测定根系气态环境供氧量的增加呈凸二次函数变化,5%~10%比例的氧气供应促进了根系呼吸,较强的厌氧环境(纯N2)和有氧环境(Air)均不利于水稻根系呼吸。

    • 藏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2013, 50(3):507-516. DOI: 10.11766/trxb201207280305

      摘要 (2742) HTML (0) PDF 1.14 M (29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1年5月—11月,对西藏北部高寒草甸3种典型植物群落下0~30 cm范围内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浅盆法收集土壤线虫,应用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等特征值来分析高寒环境下土壤线虫群落的组成、分布特征与多样性。调查共分离得到33 038条土壤线虫,隶属于2纲6目51科93属;线虫个体密度平均为847 条 100 g -1干土;表聚性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间的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土壤线虫数量的大小顺序为委陵菜植物群落<藏北嵩草植物群落<高山嵩草植物群落,土壤线虫数量差异显著(p<0.05);土壤线虫数量随生长季变化发生明显波动,返青期最多,盛长期次之,枯草期最低;不同植物群落的优势属种类不同。生物多样性为委陵菜植物群落>高山嵩草植物群落>藏北嵩草植物群落,这可能是放牧干扰强度不同,以及植物群落影响下的土壤性质分异所导致的结果。总之,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分异初步显示出线虫指示环境因子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力。

    • 有机质对土壤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

      2013, 50(3):517-524. DOI: 10.11766/trxb201207080277

      摘要 (3538) HTML (0) PDF 1.66 M (36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明土壤有机质的光谱特征及其影响作用,从而为有机质土壤铁氧化物的定量反演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去有机质前后土壤的光谱数据,研究了有机质对土壤反射率、土壤线参数、土壤铁氧化物定量反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能明显提高土壤反射率,变化最明显的为可见光橙黄光波段,即570~630 nm。相关性分析也显示橙黄光波段反射率的相对变化量或差值与有机质去除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要比其他波段高,相关系数最大值在600 nm。因此,建议采用570~630 nm的光谱数据进行有机质的反演;土壤线斜率在去有机质后明显降低,截距显著增大,二者变化量与有机质去除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可用土壤线参数预测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对铁氧化物的反演具有明显影响,特别是有机质大于20 g kg-1的土壤,在进行反演时应考虑有机质对反演精度的影响,需采取有效地技术手段消减其影响作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 侵蚀程度对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养分含量和红壤有机质稳定性的影响

      2013, 50(3):525-533. DOI: 10.11766/trxb201207260303

      摘要 (3089) HTML (0) PDF 2.19 M (3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三种侵蚀程度的红壤(轻度、中度、严重)为供试材料,研究其>0.25 mm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养分(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和不同形态有机碳(易氧化态和难氧化态)的含量状况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红壤由轻度、中度到严重侵蚀的变化,>0.25 mm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逐渐降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养分对土壤养分的贡献率为[>4 mm] > [0.5~1 mm] > [1~2 mm] > [2~4 mm] > [0.25~0.5 mm];侵蚀红壤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均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和难氧化碳的含量随着红壤侵蚀程度的增强逐渐降低,并且均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机质、全氮、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系数与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均呈负相关。

    • 外源新碳在不同类型土壤团聚体中的分配规律

      2013, 50(3):534-539. DOI: 10.11766/trxb201206180239

      摘要 (2573) HTML (0) PDF 1.05 M (30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利用δ13C方法研究外源新碳(13C标记的水稻秸秆)在不同类型土壤(红壤、黄红壤和草甸土)团聚体中的分配规律。培养温度为25�C,培养时间为360 d。结果表明:在三种类型土壤中,外源新碳进入到土壤团聚体中的数量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250~2 000 μm、50~250 μm和 <50 μm。而进入到土壤中的外源新碳,56.8%~59.6%残留在250~2 000 μm团聚体中,25.9%~28.7%残留在50~250 μm团聚体中,11.7%~17.3%残留在<50 μm团聚体中,表明新进入的外源碳主要分配在大团聚体中。

    • 褐土中铁的氧化还原与碳素转化

      2013, 50(3):540-547. DOI: 10.11766/trxb201208130318

      摘要 (3122) HTML (0) PDF 2.01 M (2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泥浆厌氧恒温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光照对旱作褐土中氧化铁的厌氧还原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土壤中铁氧化物的还原-氧化过程与碳素转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旱作褐土中游离铁氧化物的55.31%可在厌氧避光条件下发生还原,厌氧光照条件下游离铁氧化物的还原率最大仅为38.90%,还原产生的Fe(II)可能被蓝细菌中的鱼腥蓝细菌属光合过程产生的氧氧化,40 d培养后其游离铁氧化物还原率低至7.95%。厌氧避光条件下培养40 d后土壤中水溶性总碳、无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69%和246%,厌氧光照条件下水溶性总碳和无机碳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40 d培养后仅为反应前的47%和70%。水溶性总碳和无机碳含量分别与Fe(T)和Fe(II)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 不同土壤的还原状况对铁镉形态转化和水稻吸收的影响

      2013, 50(3):548-555. DOI: 10.11766/trxb201205220189

      摘要 (3014) HTML (0) PDF 2.54 M (27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土壤—蛭石联合培养,以填充蛭石的网袋模拟根际,置于红壤、水稻土、盐土中后淹水栽培水稻13 d。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栽培期间,红壤、水稻土、盐土pH变化范围分别为6.05~6.78、6.47~7.33、6.42~7.44;有机质处理下,除红壤根际pH明显升高外,其余土壤根际和非根际pH均有所下降。各土壤对照根际Eh保持在233~385 mV;有机质处理使根际Eh下降,同时也导致除盐土外的非根际Eh上升。土壤还原溶解Fe与蛭石吸附Fe的90%以上均来自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铁(Oxide-Fe)组分,与溶液Eh、pe+pH均有显著相关性,表明两表面同为Fe的氧化还原反应,但方向相反。水稻根表Fe膜的形成与根际氧化还原状况有关,在对照根际(高Eh)环境下,根表Fe含量随pH升高而降低,在有机质处理根际(低Eh)环境下则随pH升高而升高;在红壤中,根表Fe膜阻碍Fe的吸收,在水稻土和盐土中,根表Fe膜促进Fe吸收。根表Cd含量与根内Cd、地上部Cd有显著正相关;在红壤中,根表Fe膜阻碍了水稻Cd的吸附和吸收;水稻土和盐土中,根表Fe膜促进了水稻Cd的吸附和吸收。

    • 陕西关中灌区冬小麦施肥指标研究

      2013, 50(3):556-563. DOI: 10.11766/trxb201204060110

      摘要 (2882) HTML (0) PDF 1.97 M (26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建立关中灌区冬小麦施肥指标体系,对关中灌区2008年95个冬小麦“3414”大田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相对产量70%、80%、90%和95%划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并利用一元二次模型对各试验点施肥量与产量关系进行模拟,确定各试验点最佳经济产量施肥量,最终建立了关中灌区冬小麦基于土壤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测定值的氮、磷、钾推荐施肥模型,确定了不同肥力水平下的推荐施肥量:当碱解氮含量处于极低(<50 mg kg-1)、低(50~80 mg kg-1)、中(80~120 mg kg-1)和高等级(>120 mg kg-1)时,氮肥(N)施用量分别为190~230 kg hm-2、150~190 kg hm-2、110~150 kg hm-2和0~110 kg hm-2;有效磷含量处于极低(<10 mg kg-1)、低(10~20 mg kg-1)、中(20~35 mg kg-1)和高等级(>35 mg kg-1)时,磷肥(P2O5)施用量分别为130~160 kg hm-2、110~130 kg hm-2、90~110 kg hm-2和0~90 kg hm-2;速效钾含量处于低(<90 mg kg-1)、中(90~150 mg kg-1)、高(150~190 mg kg-1)和极高等级(>190 mg kg-1)时,钾肥(K2O)施用量分别为120~150 kg hm-2、90~120 kg hm-2、70~90 kg hm-2和0~70 kg hm-2。示范试验证明推荐施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平均增产789 kg hm-2,增收1 227 元 hm-2,肥料贡献率提高8.2个百分点,每kg氮磷钾肥小麦增产量提高1.7 kg。

    • 施氮和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2013, 50(3):564-573. DOI: 10.11766/trxb201206080224

      摘要 (3286) HTML (0) PDF 2.36 M (3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连续4 a采用渗漏计测定法研究了陕西关中小麦-玉米轮作区施氮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剖面90 cm处NO3--N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NO3--N淋洗主要发生在7、8、9月份或灌溉后,年际间变异较大。监测期内各处理渗漏液NO3--N浓度和淋失量的变幅为0~103.5 mg L-1和0~21.8 kg hm-2,二者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小麦施氮150 kg hm-2、玉米施氮180 kg hm-2时,连续4 a作物均能获得高产。施氮量继续增加,产量不再增加,0~100 cm土层NO3--N累积量和90 cm处NO3--N淋失量却相应增加。秸秆还田2 a后作物显著增产,2010年和2011年分别增产15.1%和14.2%,但对NO3--N累积和淋溶的影响不显著。回归分析显示,NO3--N年淋失量和0~100 cm土层累积量均随年施氮量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加,说明施氮量越高,NO3- -N年淋失量和累积量越高,二者占施氮量的比例也越高。

    • 不同作用因子下有机无机配施添加DMPP对氮素转化的影响

      2013, 50(3):574-583. DOI: 10.11766/trxb201206250252

      摘要 (3192) HTML (0) PDF 2.70 M (2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不同作用因子下有机无机配施模式添加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对土壤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为田间氮素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好气恒温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施肥用量、水分条件、环境温度、土壤类型等不同作用因子,对有机无机氮肥配施模式添加DMPP土壤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0 d时,高用量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比常规有机无机处理铵态氮含量提高89倍,硝态氮减少57.8%;与湿润培养相比,淹水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模式添加DMPP,60 d内土壤铵态氮含量持续增加,硝化进程受抑制更显著;60 d时15 ℃处理铵态氮含量较25 ℃处理高56倍,硝态氮含量低18倍;60 d时红壤中铵态氮含量分别是小粉土和青紫泥的30倍与31倍,而硝态氮含量仅为二者的55.7%与33.6%。25 ℃时青紫泥、小粉土和红壤中有机无机配施模式添加DMPP最佳抑制效果在30~40 d,有效作用时间可达60 d。DMPP能够明显增加有机无机配施模式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有效延长铵态氮在土壤中停留的时间,使硝态氮含量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高施肥水平有机无机配施模式下DMPP的抑制效果更突出。低温环境有利于DMPP对硝化进程的抑制。不同作用因子下,有机无机配施模式添加DMPP对氮素转化影响的深层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 甘薯不同氯离子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2013, 50(3):584-590. DOI: 10.11766/trxb201205250201

      摘要 (2810) HTML (0) PDF 1.50 M (26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加标回收率的方法,分析并比较了硝酸银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甘薯( Ipomoea batatas L.)幼苗Cl-1含量的结果,并初步探明不同甘薯品种地上部和根系Cl-1吸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硝酸银滴定法重复性差且难以判断滴定终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l-1回收率低(52.9%~81.4%),且受样品浸提液颜色影响;自动电位滴定法Cl-1回收率为93.9%~105.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6.0%,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且精确度高,因此是测定甘薯氯含量的最佳方法;(2)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不同甘薯品种Cl-1积累和分布,结果显示:甘薯幼苗地上部Cl-1含量为0.067~0.096 mmol g-1DW,根系Cl-1含量为0.038~0.087 mmol g-1DW,品种间甘薯幼苗地上部和根系Cl-1含量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向地上部转运Cl-1选择性比率均大于1.0,表明Cl-1向地上部聚集,以菜用型福薯7-6比率最高,紫心型徐紫20-1和浙紫1号次之,淀粉型泉薯9号最低。

    • 水旱轮作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供钾能力及钾素动态变化研究

      2013, 50(3):591-599. DOI: 10.11766/trxb201204100121

      摘要 (2546) HTML (0) PDF 1.88 M (3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黑麦草-水稻轮作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供钾能力及钾素动态变化,以期为土壤供钾机制研究及合理的钾素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施钾条件下(NP处理),潮土上种植作物的生物量和吸钾量最高,黄褐土次之,红壤最低;施钾条件下(NPK处理),3种土壤上种植作物的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作物吸钾量为黄褐土>潮土>红壤。整个轮作期,红壤、黄褐土和潮土NPK处理的作物生物量较NP处理分别增加55.6%、45.2%和23.2%,作物吸钾量分别增加368.8%、166.8%和74.5%。轮作前季(黑麦草季),NP处理的3种土壤水溶性钾含量和交换性钾含量均降低,潮土非交换性钾含量明显降低,红壤和黄褐土非交换性钾含量在前期变化不大,中期有升高的趋势,后期显著降低;NPK处理的土壤钾含量均高于NP处理,且各种形态钾含量的变化趋势与NP处理基本相同。轮作后季(水稻季),NP处理的3种土壤水溶性钾含量变化不大,交换性钾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非交换性钾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PK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钾含量在水稻生长前期明显升高,中期下降,后期有略微上升,水溶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有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在不施钾条件下,轮作期内各土壤钾素消耗量较大,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降低,并促进了非交换性钾的释放;施钾能提高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并向非交换性钾方向转化,施钾对黑麦草和水稻有显著增产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供钾水平。

    • AtPAP15基因大豆种植对根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2013, 50(3):600-608. DOI: 10.11766/trxb201207130283

      摘要 (2627) HTML (0) PDF 4.67 M (23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转入 AtPAP15 基因的两个磷养分高效转基因大豆株系AP15-1、AP15-3及其各自受体YC03-3、YC04-5为材料,在大田连续种植两季,通过在苗期、盛花期和成熟期采集根际土,对其进行pH和全磷、速效磷、有机磷、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及钼等八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并分析了盛花期AP15-1与其受体YC03-3根际土中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变化,从而了解上述磷高效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是否会对根际土中主要养分和酶活性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秋春两季根际土中除全钾和微量元素含量外,其他养分含量在个别时期,转基因大豆AP15-1或AP15-3与其受体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但这些显著性差异大部分出现在苗期,成熟期仅有机磷含量在AP15-1与其受体YC03-3、速效钾含量在AP15-3与其受体YC04-5之间呈显著差异,并且这些差异在两季中均未重复出现。根际土中四种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同季转基因大豆与其受体之间差异不显著。总体结果表明,上述转AtPAP15基因磷高效大豆种植对根际土中磷、氮、钾等养分和四种土壤酶活性均未产生显著的影响。

    • >综述与评论
    • 分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技术在土壤污染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2013, 50(3):609-617. DOI: 10.11766/trxb201206110229

      摘要 (3202) HTML (0) PDF 1.29 M (3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应用于土壤污染生态研究中的各种分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技术,包括核酸杂交和DNA指纹图谱分析技术以及宏基因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阐述了这些技术方法的原理、应用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这些新兴生物技术在土壤污染生态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 >研究简报
    • 基于BIOLOG指纹解析三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差异

      2013, 50(3):618-623. DOI: 10.11766/trxb201205030156

      摘要 (2872) HTML (0) PDF 1.16 M (2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生物炭对设施退化土壤氮相关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

      2013, 50(3):624-631. DOI: 10.11766/trxb201209180375

      摘要 (2959) HTML (0) PDF 1.41 M (3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白洋淀芦苇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硅体的产生和积累研究

      2013, 50(3):632-636. DOI: 10.11766/trxb201209010341

      摘要 (2994) HTML (0) PDF 893.25 K (3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