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50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长白山山脉火山喷出物发育土壤的特性及系统分类研究

      2013, 50(6):1061-1070. DOI: 10.11766/trxb201303090109

      摘要 (3310) HTML (0) PDF 1.39 M (31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长白山、龙岗、宽甸火山喷出物发育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供试土壤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其pH、有机碳、磷酸盐吸持量、铁铝氧化物、火山玻璃等性质进行测定,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11版,讨论了土壤的诊断层、诊断特性,并进行了分类检索。结果表明:火山喷出物发育的土壤未必就是火山灰土。长白山天池火山锥顶部的土壤发育程度极弱,属于新成土;天池火山锥底部的土壤已经形成土壤结构体,且具有火山灰特性,属于火山灰土;宽甸青椅山顶部土壤以及龙岗金龙顶子底部土壤均具有火山灰特性,检索为火山灰土;宽甸大川头底部土壤0.02 ~ 2 mm粒级含量未达到火山灰特性的要求,但具有雏形层,检索为雏形土。

    • 冀北地区盐碱化土壤系统分类的归属研究

      2013, 50(6):1071-1081. DOI: 10.11766/trxb201301020003

      摘要 (2979) HTML (0) PDF 947.58 K (28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三版)》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建立原则与标准(试用稿)》对冀北地区7个盐碱化土样进行了分类,共划分了4个土纲,6个亚纲,6个土类,7个亚类,建立了平地脑包系等7个土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分类亚类与发生分类亚类参比并无对应关系;部分盐碱化土壤并未在系统分类高级单元中体现盐碱特征,而在基层分类中对盐分含量和积累位置进行补充,表明系统分类的划分指标要求更严格,分类更标准。最后讨论了盐碱化土壤诊断层、诊断特性和土壤分析方法的确定等问题。

    • 汉江上游郧县一级阶地发育土壤的诊断层特征及分类

      2013, 50(6):1082-1089. DOI: 10.11766/trxb201301130026

      摘要 (4087) HTML (0) PDF 3.13 M (25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明秦岭南侧北亚热带环境中黄土母质上发育土壤的诊断层特征及其分类意义。选择位于汉江上游郧县前坊村一级河流阶地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粒度、磁化率、元素、矿物及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汉江河谷分布的土壤具有A-AB-Bt1-Bt2-BC-C剖面形态特征;Bt层具有“黏化层”的标志,并呈现黏磐的诊断特征,其黏化程度与中国典型黏磐湿润淋溶土有良好的可比性;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少量高岭石,风化程度处在脱钙作用的后期阶段,尚未出现显著的富铝化作用,达到中等风化强度;土壤类型可归为黏磐湿润淋溶土。

    • 干湿循环条件下重庆地区三种土壤抗剪强度的动态变化

      2013, 50(6):1090-1101. DOI: 10.11766/trxb201301230051

      摘要 (3058) HTML (0) PDF 3.92 M (2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广泛分布于重庆丘陵山区的黄壤、钙质紫色土和中性紫色土3种土壤,通过对室内三轴剪切试验,测定含水率和容重交互作用对土壤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在含水率和容重对土壤抗剪强度影响分析的基础上,3种土壤按各自最优含水率和容重制作干湿循环试验土样,进行干湿循环条件下土壤抗剪强度的动态变化分析。试验结果显示:(1)在相同容重情况下,3种土壤黏聚力c值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相同土壤含水率水平下,土壤黏聚力c值随容重增大而增大;3种土壤内摩擦角φ值在各容重条件下均随着含水率增加呈明显减小的趋势。(2)含水率和容重的交互作用对土壤黏聚力c值有显著影响。黏聚力c值在1.3~1.7 g cm-3容重范围内随着容重的增大而增大,且每一个容重均有一个含水率与之对应。在这样一个交互作用下黏聚力c值达到最大,含水率和容重的交互作用对内摩擦角φ值影响相对较小。同一容重下,其φ值差异不大,随容重的增大缓慢增大。(3)3种土壤的黏聚力c值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均呈减小趋势,且前两次循环c值衰减幅度都很大,从第三次干湿循环至第五次干湿循环黏聚力c值衰减幅度很小,趋于稳定。(4)3种土壤在干湿循环后内摩擦角φ值总体呈减小趋势,但不同土壤类型间存在差异,第五次循环结束后,黄壤为24.6°,中性紫色土为22.6°,钙质紫色土为19.3°。

    • 西南地区黄壤坡面径流冲刷过程研究

      2013, 50(6):1102-1108. DOI: 10.11766/trxb201301240053

      摘要 (2438) HTML (0) PDF 1.66 M (1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径流冲刷和分离土壤是土壤坡面侵蚀产沙的必要途径和重要过程,准确预测径流分离土壤过程对完善土壤侵蚀物理模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变坡钢槽,在不同坡度(8.8%~46.6%)和流量(0.5~2.5 L s-1)组合下,研究了西南地区坡面土壤分离速率与坡度、流量以及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单位水流功率的关系,对比了相同流量典型坡度组合下黄壤与黄土的分离速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黄壤坡面径流分离速率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坡度和流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能够很好地预测径流分离土壤的速率值(R2=0.9)。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与径流分离速率呈现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比较接近(R2=0.83、0.79);而水流剪切力预测黄壤分离速率较差(R2=0.18)。黄土坡面径流分离土壤的速率明显大于黄壤坡面,且二者分离速率差异随坡面冲刷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尽管坡度、流量、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均可以很好地预测径流分离土壤的速率,且回归方程形式与国内他人研究相差不大,但方程中表征土壤可蚀性的系数相差较大,体现了黄壤坡面侵蚀过程及其受径流影响作用的特殊性。

    •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耕层土壤的pH演变

      2013, 50(6):1109-1116. DOI: 10.11766/trxb201211070459

      摘要 (6541) HTML (0) PDF 2.63 M (63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索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农田耕层土壤的pH演变,为进一步揭示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其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收集了我国典型农田6个长期(18~30a)施肥试验(祁阳红壤、进贤红壤、重庆紫色土、公主岭黑土、哈尔滨黑土常量施肥和高量施肥)的历史观测资料,对耕层土壤pH在不同试验阶段(每6a)和施肥措施(对照不施肥(CK)、单施化学氮肥(N)、磷钾配施氮肥(NPK)和有机肥配施化肥(NPKM)间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并计算土壤酸化速率。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对照CK处理的耕层pH略有降低,平均土壤酸化速率为0.013 pH a -1;N处理的1~6a,祁阳红壤、公主岭黑土和哈尔滨黑土常量施肥试验的耕层pH较对照显著降低0.32~0.55个单位,至最近6a,所有试验的耕层pH较对照显著降低0.64~1.46个单位;NPK处理的耕层pH在试验1~12a明显低于N处理;NPKM处理的耕层pH却较NPK处理高0.30~0.53个单位,pH变化趋势与NPK相似。处理间成对T检验表明,长期施肥农田的土壤酸化速率大小顺序为:N > NPK > NPKM ≈ CK,N和NPK处理的土壤酸化速率分别为对照的4.6倍和3.2倍。基于湿润或半湿润地区排水良好的旱作或水旱轮作农田分析了农田土壤酸化过程。尽管存在地域差异性,长期施肥农田耕层土壤的pH演变存在对施肥措施的共性响应特征。

    • 江浙油菜主产区冬油菜的区域适宜施氮量研究

      2013, 50(6):1117-1128. DOI: 10.11766/trxb201302040069

      摘要 (2588) HTML (0) PDF 2.70 M (2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8-2009年和2009-2010年,在江苏、浙江两省油菜主产区布置10组冬油菜的氮肥用量田间试验,研究施氮对产量、干重、氮素吸收累积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肥效模型确定该区域油菜的适宜施氮量,为农民合理施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冬油菜施氮的增产效果显著,施氮270 kg hm-2时油菜产量达到最高的2 581 kg hm-2,较无氮区对照平均增产1 265 kg hm-2,增幅为121 %。施氮明显增加了油菜的地上部干重,促进其对氮素的吸收和累积,但过量施氮导致收获指数和氮素收获指数出现降低,并导致氮肥利用效率的显著下降。各试验点油菜的适宜施氮量平均为199 kg hm-2,此施氮量条件下不仅大幅减少氮肥投入,还同时获得较高的区域产量水平和氮肥利用效率。分析认为,当前江浙油菜主产区冬油菜推荐施氮200 kg hm-2,不同地区和田块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 地膜覆盖结合秸秆深埋对土壤水盐动态影响的微区试验

      2013, 50(6):1129-1137. DOI: 10.11766/trxb201212300536

      摘要 (2848) HTML (0) PDF 4.98 M (31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地膜覆盖结合秸秆深埋(简称上膜下秸,P S)措施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障碍土壤的水盐调控机制,进行了微区试验,以翻耕(T)、地膜覆盖(P)和秸秆深埋(S)为对照,对比分析了不同耕作措施下食葵生育期内土壤水盐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P S处理能显著增强耕层(0~40 cm)土壤蓄水能力并可持续保墒,播种时其耕层土壤含水率分别较T、P和S处理高5.13%、3.49%和1.99%,食葵生长前期分别高5.01%、5.87%和2.70%,生长中期也分别高7.53%、11.02%和6.16%。(2)P S处理对耕层土壤具有显著且长效的控盐抑盐效果,播种时其含盐量分别较T、P和S处理低18.37%、20.33%和1.90%,食葵生长前期分别低45.46%、37.63%和39.67%,生长中期分别低17.89%、29.77%和37.22%,生长后期也分别低14.46%、13.90%和19.88%。(3)P S处理可显著降低单位土体积盐量,淡化耕层作用尤为明显。总之,P S可调控、优化土壤水盐分布,为食葵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促进食葵生长发育。

    • 有限元模拟土壤孔隙对双针热脉冲法测量比热的影响

      2013, 50(6):1138-1142. DOI: 10.11766/trxb201302220081

      摘要 (3207) HTML (0) PDF 1.05 M (29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双针热脉冲(DPHP)方法是目前用来测量土壤比热(c)、热导率(λ)和温度( T )的重要方法。然而,很多因素均会导致双针热脉冲法测得的λc存在误差,如土壤孔隙。基于三种不同粒径的石英砂,通过有限元法(FEM)模拟DPHP实验,分析土壤孔隙对DPHP法测量比热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孔隙导致测得的温度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各向异性,加热针周围6 mm处不同方向的比热(c)之间相对误差达到了23%;(2)DPHP方法测得的土壤热特性标准差随粒径增大而增大,这与实际实验观察的结果一致;(3)土壤孔隙的存在使得DPHP法测得的土壤比热被高估,本模拟中加热针周围6 mm处c值被高估了约6%。

    • 人工合成绿锈GR1(CO32−)的氧化晶质过程、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2013, 50(6):1143-1153. DOI: 10.11766/trxb201301250054

      摘要 (2487) HTML (0) PDF 5.55 M (25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空气氧化法,采用电化学实时监测,结合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溶液化学分析,探讨了 GR1(CO32−)的合成、氧化和晶质化特点。在合成阶段,当悬液pH降至最低或矿物中Fe2 含量升至最高时,GR1(CO32−)完全形成。在随后转化阶段,控制pH在6.5 ~ 10时,随pH增加,GR1(CO32−)的转化速率和氧化速率均减小,氧化产物由纤铁矿向针铁矿向磁铁矿变化,且针铁矿结晶尺寸随pH升高逐渐增加。控制温度在15 ~ 45 ℃时,随反应温度的增加,GR1(CO32−)的转化速率增加而氧化速率减小,氧化产物同样由纤铁矿向针铁矿向磁铁矿变化,且针铁矿粒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控制空气流速在0 ~ 0.1 m3h-1时,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加,氧化速率增加,氧化产物中针铁矿含量逐渐减少而纤铁矿含量逐渐增加,且产物结晶度逐渐减弱。因此,在pH、温度和空气流速等影响GR1(CO32−)转化过程中,氧化速率是共同的决定因素,随着氧化速率的增加,产物由磁铁矿向针铁矿向纤铁矿变化,且产物结晶尺寸变小和结晶度减弱。

    • 两种水稻土氮初级矿化和硝化速率及其与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2013, 50(6):1154-1161. DOI: 10.11766/trxb201303190130

      摘要 (3123) HTML (0) PDF 1.45 M (30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氮肥施用量和低氮肥利用率是我国水稻生产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氮肥损失途径与肥料进入土壤后的转化过程息息相关。了解水稻土中氮素转化过程并进行定量描述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稻田氮素损失途径的认识水平。为此,开展了连续2年的大田实验,测定了稻麦轮作条件下江苏淮安碱性水稻土(潮黄土,pH=8.3)和宜兴黄泥土0(黄泥土,pH=6.2)作物氮肥利用效率;同时采用15N同位素稀释方法,开展室内好氧培养实验,估算了两种土壤中的氮素初级矿化和硝化速率,以此解释田间试验中氮肥利用率差异的原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获得相似的水稻或小麦产量的情况下,淮安潮黄土氮肥需用量高于宜兴中性水稻土,而氮肥利用率却低于宜兴黄泥土。15N室内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供试潮黄土氮素初级矿化和硝化速率均较黄泥土高,其较高的pH可能是主要原因。潮黄土中相对较高的初级矿化和硝化速率可能会导致更多的NO3-N 在土壤中短暂累积,不能被作物及时吸收利用的NO3-N 便可通过各种途径损失掉。这可能是造成两种稻田土壤田间氮肥利用率差异的原因之一。

    • 水稻根系内生细菌对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2013, 50(6):1162-1169. DOI: 10.11766/trxb201302060073

      摘要 (2800) HTML (0) PDF 7.72 M (2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中国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平台的镇籼96、扬稻8号、II优084和扬两优6号四种水稻品种,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水稻根系内生菌的整体微生物群落对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稻内生菌群落中γ-变形菌纲的肠杆菌科相对丰度最高,占整体微生物群落的30.8%~59.8%。对于镇籼96、扬稻8号和II优084三种水稻品种,大气CO2浓度升高可能抑制了数量上占优势的微生物菌群(优势菌群)生长,而促进了数量上不占优势的微生物菌群(稀少菌群)繁殖。例如,对于II优084品种,相对丰度高于14.6%的4种水稻内生菌为肠杆菌科、假单胞菌科、黄单胞菌科和气单胞菌科,大气CO2浓度升高,这些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之和由74.8%降为67.2%;相反,稀少菌群主要由鞘脂杆菌科、丛毛单胞菌科、黄杆菌科及草酸杆菌科组成,其相对丰度之和则由4.13%增至16.9%,其中,与对照相比,鞘脂杆菌科相对丰度增加比例高达344倍,是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最敏感微生物类群。但对于水稻品种扬两优6号,根系内生菌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模式与其他三种品种不完全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可能是影响水稻根系内生菌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全球变化下整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规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对碳氮添加的响应

      2013, 50(6):1170-1179. DOI: 10.11766/trxb201304190188

      摘要 (3378) HTML (0) PDF 3.15 M (26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2O产生机制及其CO2和CH4的排放,有助于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的制定。本研究以长沙金井河流域酸性红壤上菜地、稻田、茶园和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控制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采用静态培养-气相色谱法,研究4种利用方式土壤N2O、CO2和CH4的排放对不同碳氮和硝化抑制剂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由于土壤pH较低,酸性红壤外加氮源后仅有较小的N2O排放。葡萄糖能够促进尿素添加后N2O的排放及土壤反硝化作用N2O的排放。异养硝化作用可能是酸性红壤N2O产生的主要途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酸性红壤N2O减排无明显效果。碳氮添加后土壤N2O的总排放量表现为茶园 > 菜地 > 稻田 > 林地。外源有机碳能够显著促进4种利用方式土壤CO2的排放,表现为茶园、稻田 > 菜地、林地。但除稻田土壤CH4排放增加外,菜地、茶园和林地土壤CH4排放对外源有机碳无明显响应。

    • 不同恢复年限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2013, 50(6):1180-1190. DOI: 10.11766/trxb201303080108

      摘要 (3437) HTML (0) PDF 2.72 M (3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干旱区典型内陆河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田间定位实验,研究了盐渍化弃耕地不同复垦年限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初期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易氧化有机碳(LOC)的含量,降低幅度小。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增加,显著提高了土壤MBC和LOC的含量以及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土壤热水溶性有机碳(HWSOC)的含量和分配比例,其中恢复1年、5年和10年的土壤HWSOC分别较弃耕地高61.04%、143.5%和132.4%。连续人工种植后SOC和大团聚体(﹥0.25 mm)含量增加,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其中恢复10年0~5 cm、5~10 cm土层﹥0.25 mm团聚体占57.30%和56.50%,团粒指数下降至43.00%。相关分析表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与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HWSOC达到显著正相关,干旱区盐渍化绿洲农田土壤HWSOC对维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贡献明显。

    • >综述与评论
    •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真菌修复进展

      2013, 50(6):1191-1199. DOI: 10.11766/trxb201301180037

      摘要 (3909) HTML (0) PDF 1.39 M (35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环芳烃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效应的化合物,主要通过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过量的排放可能导致土壤污染。现有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大多利用细菌的降解功能,真菌的修复潜力尚未被充分认识。真菌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多样性。多种真菌,主要是担子菌和子囊菌具有降解多环芳烃的能力,它们通过细胞内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细胞外的木质素水解酶及胞外聚合物系统作用于多环芳烃;某些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菌根,以协同方式实现污染物的降解。由于真菌降解多环芳烃的特点,其在减少土壤高环多环芳烃含量、降低多环芳烃毒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合介绍了多环芳烃降解真菌的多样性和降解机制,对现有的真菌土壤修复技术进行了总结,针对目前真菌修复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并对真菌修复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 土壤碳水化合物的转化与累积研究进展

      2013, 50(6):1200-1206. DOI: 10.11766/trxb201211020447

      摘要 (3769) HTML (0) PDF 681.48 K (4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碳水化合物虽然仅占土壤有机质的10%~20%,却是土壤中最活跃的有机碳库,是微生物的主要能源和碳源,并参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性质研究中的重要指标和对象。本文综述了土壤碳水化合物种类、来源和在团聚体中的分布特征、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积聚的影响,同时讨论了耕作、施肥等农业措施对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分布的影响。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因土壤粒级不同而异;外源碳水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和累积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细菌在单糖等简单碳水化合物的转化中起主要作用,而复杂碳水化合物则首先在真菌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丰富的土壤更有利于碳水化合物来源碳的累积,但是详细的转化过程和存在形态认识有限,有待深入研究。

    • 植物标志物在森林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2013, 50(6):1207-1215. DOI: 10.11766/trxb201301110023

      摘要 (2819) HTML (0) PDF 959.20 K (40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森林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机制对于森林长期碳吸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土壤中难分解的生物大分子构成了土壤稳定性有机质库。稳定性土壤碳库主要来自于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每一种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均有具体的天然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植物标志物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进展,概述了植物标志物在推断土壤有机质的植物来源以及有机质的分解程度方面的应用,并介绍了植物标志物的稳定性同位素分析在定量估算土壤有机质周转时间上的应用。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土壤中植物标志物的化学分析方法,为今后我国应用植物标志物开展土壤有机质研究提供参考。

    • >研究简报
    • CyberSoLIM:基于知识驱动的在线数字土壤制图原型系统

      2013, 50(6):1216-1220. DOI: 10.11766/trxb201303040100

      摘要 (3521) HTML (0) PDF 2.10 M (26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土壤质地三角图的规范制作及自动查询

      2013, 50(6):1221-1225. DOI: 10.11766/trxb201305160235

      摘要 (4933) HTML (0) PDF 2.31 M (7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利用X射线CT研究多尺度土壤结构

      2013, 50(6):1226-1230. DOI: 10.11766/trxb201304250206

      摘要 (4273) HTML (0) PDF 1.91 M (29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基于EM38的滨海盐土剖面电导率原位测定

      2013, 50(6):1231-1235. DOI: 10.11766/trxb201303300151

      摘要 (2500) HTML (0) PDF 2.77 M (2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BS-18两性修饰膨润土对Cd(II)的吸附

      2013, 50(6):1236-1240. DOI: 10.11766/trxb201303150122

      摘要 (2830) HTML (0) PDF 1.50 M (26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亚高山森林土壤酶活性的温度敏感性特征

      2013, 50(6):1241-1245. DOI: 10.11766/trxb201303210134

      摘要 (3202) HTML (0) PDF 1.20 M (3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西藏色季拉山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2013, 50(6):1246-1251. DOI: 10.11766/trxb201301090018

      摘要 (2839) HTML (0) PDF 1018.44 K (29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