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51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综述与评论
    • 蚯蚓蓄积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过程及预测模型

      2014, 51(1):1-10. DOI: 10.11766/trxb201305150233

      摘要 (2702) HTML (0) PDF 2.22 M (26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简述了蚯蚓蓄积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几种预测蚯蚓蓄积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模型,包括经验模型、速率模型、平衡分配模型、机制模型和逸度模型。一般地,蚯蚓蓄积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途径包括经口和经皮两条,主要方式是简单扩散,其中对于大多数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经皮途径占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疏水性的提高(logKow>5),经口途径贡献增大,尤其是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不同的蓄积预测模型除速率模型外均是基于三个假设:(1)疏水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蚯蚓系统间的基本行为是土壤固液之间和蚯蚓生物相之间的分配平衡过程;(2)蚯蚓的脂肪相是此类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库;(3)污染物在蚯蚓体内不存在或者存在可忽略的代谢和生物转化过程。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重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蚯蚓体的内部行为如分布,以更好地了解蚯蚓毒理上的相关信息。

    • >研究论文
    • 少免耕土壤结构与导水能力的季节变化及其水保效果

      2014, 51(1):11-21. DOI: 10.11766/trxb201304190189

      摘要 (4031) HTML (0) PDF 2.57 M (49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黑土坡耕地免耕、少耕与传统耕作土壤物理性状全生育期观测,比较研究土壤结构和导水性状季节变化差异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0~20 cm土壤,免耕土壤容重全生育期维持在1.20~1.30 g cm-3,变化小,大于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R0.25)和平均重量直径(MWD)高于传统耕作,初始和稳定入渗速率均高于少耕和传统耕作,土壤含水量分别较少耕和传统耕作高4.7和4.4个百分点,较传统耕作分别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量86%和100%;少耕除夏季各项性状均介于免耕和传统耕作之间,夏季垄沟深松后,垄沟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较免耕和传统耕作降低0.15 g cm-3以上,提高土壤初始入渗速率30%以上,较传统耕作减少水和土壤流失量20%和40%。传统耕作土壤容重,垄台由播种时的0.91 g cm-3增加至收获时的1.23 g cm-3,垄沟一直维持在1.30 g cm-3左右,WR0.25、MWD、土壤稳定入渗速率、含水量均较低,全生育期10%的雨水流失,土壤流失量615 t km-2 a-1。免耕土壤结构稳定,蓄水保水最佳,为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少耕也有一定的保水保土作用;免耕和少耕均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 江西上饶市水稻肥料利用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4, 51(1):21-31. DOI: 10.11766/trxb201212030499

      摘要 (2884) HTML (0) PDF 2.59 M (28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138个“3414”水稻施肥试验结果,应用ARCGIS和SPSS分析软件,分析了上饶市水稻当季肥料利用率的空间分布及土壤类型、施肥水平、地貌类型和土壤肥力等对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饶市水稻当季氮、磷、钾肥料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6.86%、18.86%、43.89%,在上饶市的不同区域存在差异,表现为:西南>东南>西北>北部>中部。水稻当季肥料利用率受土壤类型(土种)影响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其中发育较差的潴育型红沙泥田中水稻的当季肥料利用率最高,而发育程度最高的潴育型乌鳝泥田中的利用率最低;不同施肥水平的影响为: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水稻肥料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地貌类型的影响为山地>丘陵>平原;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水稻肥料当季利用率的影响为低肥力>中肥力>高肥力。

    • 不同比例尺农田土壤碳库模拟的最佳栅格单元分辨率

      2014, 51(1):32-40. DOI: 10.11766/trxb201303190128

      摘要 (2700) HTML (0) PDF 3.43 M (26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太湖地区1:50 000、1:1 000 000、1:14 000 000 三种比例尺土壤矢量图斑单元以及通过上述矢量图斑单元转换生成的不同分辨率的栅格单元,在1982年水稻土土壤有机碳库的基础上,利用DNDC (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 模型模拟了2000年水稻土表层 (0~20 cm) 土壤有机碳库,对比分析了不同分辨率栅格单元与3种比例尺矢量图斑单元的水稻土类型数量、面积、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以及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并以矢量图斑单元获得的这4个指标结果为基准,用相对变异百分数 (VIV) 来判别基于三种比例尺DNDC模型模拟的最佳栅格单元分辨率。结果表明,在4个指标的│VIV│< 1%前提下,基于1:50 000、1:1 000 000、1:14 000 000 三种比例尺的最佳栅格模拟单元分辨率分别为0.2 km × 0.2 km、2 km × 2 km、17 km × 17 km,既能保证模型模拟过程中的精度要求,又可以避免数据冗余,提高模拟效率。建立的土壤碳库模拟研究的比例尺与其最佳栅格单元分辨率对应转换关系,对区域土壤碳模拟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县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样点密度优化

      2014, 51(1):41-48. DOI: 10.11766/trxb201301280058

      摘要 (3219) HTML (0) PDF 2.77 M (29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县域是我国国家尺度土壤碳库估算的基本地域单元,合理的土壤样品采集密度是保证估算精度要求的基础。以桃源县为例,设置4.70、0.90、0.60、0.40、0.25、0.15、0.10和0.05个 km-2共8个样点密度梯度,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样点密度对县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库估算精度的影响。经典统计表明,随着样点密度的降低,重复抽样下土壤有机碳均值及其变异系数的波动逐渐增大,标准误差呈幂函数增加(Y=0.025X-0.47R2=0.97,p <0.01)。地统计学分析表明,随着样点密度的降低,块金值和基底效应逐渐增加,偏基台、变程和决定系数的波动幅度逐渐增大,拟合残差呈幂函数增加(Y=0.0014X-1.66R2=0.56,p <0.05);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局部差异逐渐被弱化,重复抽样下县域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及其平均误差的波动逐渐增强,均方根误差呈幂函数增加(Y =0.77X-0.05R2=0.59,p<0.05)。从整体上看,样点密度小于0.15个 km-2 时,以上变化均急剧增强,土壤碳储量估算的精度快速降低。因此,综合科学、高效和经济方面的考虑,估算县域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最佳样点密度为0.15个 km-2。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野外调查提供辅助支持。

    • 砂质多孔介质中土壤颗粒的迁移

      2014, 51(1):49-57. DOI: 10.11766/trxb201303040099

      摘要 (3079) HTML (0) PDF 3.77 M (2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悬液浓度和不同多孔介质组成条件下土壤颗粒在砂质多孔介质中的截留和迁出特征,以揭示土壤颗粒在砂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土壤颗粒在砂质多孔介质中迁移时会受到土壤颗粒粒级、浓度和介质组成的影响。截留作用在土壤颗粒通过砂质多孔介质时起主导作用,土壤颗粒截留比例随着土壤颗粒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加;而随着多孔介质中粗砂比例的增大,其逐渐降低。土壤总颗粒、>50 μm和1~50 μm土壤颗粒迁出量分别与该粒级相应投入量呈幂函数增加趋势,而<1 μm土壤颗粒的迁出量与其投入量呈线性增加趋势。土壤总颗粒迁出量与介质中粗砂比例之间存在线性增加关系。因此,多孔介质组成、颗粒粒径和浓度在土壤颗粒迁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多孔介质中土壤颗粒和污染物迁移研究方面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 地表覆盖对土壤热参数变化的影响

      2014, 51(1):58-66. DOI: 10.11766/trxb201301230049

      摘要 (3554) HTML (0) PDF 3.57 M (4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覆盖条件下土壤热性质的研究对于包气带水热运移及覆盖技术的应用均有重要意义。使用11针热脉冲探头对沙黄土不同深度(6 mm、18 mm、30 mm)的土壤热扩散率、热容量和热导率三个热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地表覆盖(石子覆盖、秸秆覆盖)处理,旨在探究覆盖条件下表层土壤热性质动态变化过程及土壤热参数与水分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相对于裸土,石子和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参数增大,且覆盖对于靠近表层土壤热参数的影响更加明显;(2)随降雨的发生,土壤热参数均增大,在两次降雨期间,土壤热参数逐渐减小,覆盖与裸土热参数差异逐渐增大;(3)三个热参数随降雨的发生,其动态变化过程表现不同,热容量对降雨的响应最为敏感,热导率次之,热扩散率开始减小的时间较热导率和热容量滞后,三个深度滞后时间均在48 h以上,而且覆盖以后热扩散开始减小的时间较裸土推迟(48 h以上)。土壤容重不变的情况下,在频繁干湿交替的过程中土壤水分为土壤热参数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参数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研究表明:石子和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参数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与裸土条件下一致,热导率与含水量呈幂函数增加的趋势,热容量随含水量线性增加,热扩散率随含水量增加先增后减,本研究所用沙黄土热扩散率峰值对应的含水量在0.20 cm3 cm-3左右。由以上结果可以发现覆盖对近表层土壤热参数的动态变化有显著的影响,覆盖的保水效应直接影响土壤热参数的变化。

    • 基于同步辐射显微CT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水稻土团聚体微结构特征

      2014, 51(1):67-74. DOI: 10.11766/trxb201307160340

      摘要 (3879) HTML (0) PDF 2.18 M (40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江西进贤长期定位试验田,采用上海光源的生物成像线站显微CT技术扫描3~5 mm土壤团聚体,获得分辨率为3.7 μm的切片图像,并运用3DMA_Rock软件进行数字图像处理,构建孔喉网络模型,定量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CK、NPK、NPKOM)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的三维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NPK处理的土壤孔隙度、比表面积、孔喉数量和平均路径长度等指标值分别下降了31.6%、28.8%、15.1%和12.6%,说明长期单施无机肥可导致土壤团聚体结构退化;而NPKOM处理则显著增加了以上的指标值(分别增加了77.6%、68.4%、182.8%和14.4%),说明长期无机有机肥配施能改善土壤团聚体的微结构,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透功能,提高土壤的肥力质量。

    • 新疆喀什地下水浅埋区弃荒地表层土壤积盐与地下水的关系

      2014, 51(1):75-81. DOI: 10.11766/trxb201303290148

      摘要 (3432) HTML (0) PDF 1.87 M (30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新疆喀什地下水浅埋区弃荒地表层土壤积盐与地下水的定量关系,对试验区自然状况下的土壤含水量、表层土壤含盐量、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和潜水蒸发量进行了原位监测,模拟了潜水蒸发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定量分析了弃荒地自然条件下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对土壤表层盐分的影响,建立了表层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在5~5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对表层土壤盐分有显著的影响,当地下水埋深为定值时,表层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矿化度呈线性正相关;当地下水矿化度为定值时,表层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呈线性负相关;土壤盐分表聚现象明显,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表层土壤含盐量随累计潜水蒸发量的增加而增大,表层土壤积盐速率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地下水埋深为25 cm条件下表层土壤积盐速率约是地下水埋深为50 cm的表层土壤积盐速率的2倍多。

    • 石灰性土壤交换性钙和镁测定方法的研究

      2014, 51(1):82-89. DOI: 10.11766/trxb201304100167

      摘要 (3884) HTML (0) PDF 1.31 M (35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石灰性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的测定,通行的方法是采用70%乙醇溶液反复洗盐,再经pH 8.5 0.1 mol L-1氯化铵-70%乙醇(CH3CH2OH)溶液进行多次交换处理,测定交换液中的K 、Na 、Ca2 、Mg2 浓度。但此方法常常受操作步骤繁琐,以及土壤中碳酸盐的溶解量因多次浸提而增加的困扰,最终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基于上述原因,选择不同浓度、不同pH的NH4OAc和NH4Cl 10种交换剂,对比分析10种交换剂中的碳酸盐溶解度和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结果表明,pH=8.5 1 mol L-1氯化铵-70%乙醇(CH3CH2OH)溶液较适合石灰性土壤交换性盐基的测定。此新方法是先经70%乙醇(CH3CH2OH)溶液洗盐,再用pH8.5 1 mol L-1 氯化铵(NH4Cl)-70%乙醇(CH3CH2OH)溶液进行一次性交换处理,然后测定交换液的K 、Na 、Ca2 、Mg2 浓度,简化了操作程序的同时有效抑制了土壤碳酸盐的溶解,降低了测定结果的偏差。

    • 酸性和碱性土壤中芒草生物质炭激发效应的特征与差异

      2014, 51(1):90-95. DOI: 10.11766/trxb201307180342

      摘要 (3035) HTML (0) PDF 986.40 K (27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物质炭是高度芳构化物质,具有极强的物理、化学、生物稳定性,被视为极具潜力的碳封存措施之一。然而,生物质炭施入土壤后,可能会加速土壤有机碳矿化,即产生激发效应。根据δ13C分析原理,向长期种植C3植物、pH为 3.70和 7.60的两种土壤中,分别加入利用C4植物芒草在350℃ (BC350)和700℃ (BC700)制成的生物质炭,室内培养180d,定期采样测定CO2和δ13C,以期证实并定量测定生物质炭的激发效应。结果表明,加入生物质炭的土壤,尤其是加入低温生物质炭(BC350)的土壤,有机质矿化明显加快,即产生明显的正激发效应,酸性和碱性土壤的激发效应分别为CO2-C 250 和 319 mg kg-1。此外,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角度,探究生物质炭激发效应的机理。

    • 长期施用化肥对我国南方水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2014, 51(1):96-103. DOI: 10.11766/trxb201211210476

      摘要 (3492) HTML (0) PDF 1.13 M (36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meta分析研究水田土地利用方式下化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施用化肥处理的表层水稻土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不施肥处理显著提高1.00±0.23 g kg-1,是不施肥处理的1.06倍±1.01倍。分析认为施肥处理下,较高的根系生物量导致较高的碳输入水平,另外相对充足的养分供应提高土壤固碳效率,这是施肥处理下土壤具有较高有机碳含量的两个原因。但不同轮作制度下,化肥对有机碳含量提升作用有差异:稻-稻-旱轮作制下化肥的作用不显著,而稻-旱轮作与稻-稻轮作制度下化肥对有机碳含量的提升作用显著。方差分析发现相同施肥措施下,稻-稻-旱轮作体系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在三种轮作制度中最高,而稻-旱轮作与稻-稻轮作没有显著差异。尽管施用化肥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但评价施用化肥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还需要综合考虑化肥生产、运输与施用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三要素。

    • 黄土高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酶活性研究

      2014, 51(1):104-113. DOI: 10.11766/trxb201302050071

      摘要 (3543) HTML (0) PDF 1.99 M (3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森林区3种典型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植物群落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组分及土壤酶活性,分析了有机碳与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植物群落,土壤团聚体各种形态有机碳和酶活性均表现为0~10 cm土层含量高于10~20 cm土层,辽东栎群落0~10 cm土层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却低于10~20 cm土层。(2)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植物群落间表现为:辽东栎群落>人工刺槐群落>狼牙刺群落,酶活性在植被群落间的高低表现则不一致。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酶活性在团聚体间均表现为随团聚体粒级的增大而增大,或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3)蔗糖酶、纤维素酶以及β-D葡糖苷酶活性与各种形态有机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显著。(4)辽东栎群落和狼牙刺群落土壤团聚体蔗糖酶、纤维素酶、以及β-D葡糖苷酶活性在团聚体中表现为:|<0.25 mm团聚体| > |2~0.25 mm团聚体| > |5~2 mm团聚体| > |>5 mm团聚体|,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以及人工刺槐群落各种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2~0.25 mm粒级团聚体中最大。(5)β-D葡糖苷酶活性增大,能促进土壤各种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蔗糖酶活性和β-D葡糖苷酶活性的提高有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增大,有利于土壤腐殖质碳的积累。

    • 侵蚀红壤腐殖酸组分特点及其对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2014, 51(1):114-125. DOI: 10.11766/trxb201302030067

      摘要 (2805) HTML (0) PDF 2.09 M (30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华中地区采集不同侵蚀程度(轻度、中度、严重)的红壤,利用干湿筛法获得不同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0.25 mm)。通过测定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0.25 mm)的腐殖酸组分(胡敏酸和富里酸)碳量,以及向不同侵蚀程度的各粒径团聚体(>0.25 mm)中添加不同浓度(0.06、0.6 g L-1)的胡敏酸,分析侵蚀红壤腐殖酸组分特点及其对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侵蚀程度的增加,供试红壤和水稳性团聚体(>0.25 mm)的腐殖酸组分含量减少;轻度和中度侵蚀红壤中,大粒径(>4和2~4 mm)水稳性团聚体的胡敏酸碳量较小粒径(1~2、0.5~1和0.25~0.5 mm)的高;同种侵蚀程度下,除严重侵蚀红壤中2~4 mm团聚体的富里酸碳量与1~2 mm团聚体中的有显著差异外,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富里酸碳量差别不大。3种侵蚀程度红壤的胡富比总体上小于1,其中中度侵蚀红壤和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的胡富比均大于其他两种侵蚀程度的。腐殖酸组分与水稳性团聚体(>0.25 mm)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胡敏酸碳量的相关系数最大(r=0.85** n=19)。添加不同浓度(0.06和0.6 g L-1)胡敏酸后,3种侵蚀程度红壤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0.25 mm)的含量均增加,且小粒径团聚体(1~2、0.5~1和0.25~0.5 mm )的增加量要高于大团聚体(2~4、>4 mm)的。

    • 磷-铅-柠檬酸在红壤胶体上相互作用机理初探

      2014, 51(1):126-132. DOI: 10.11766/trxb201301210043

      摘要 (3053) HTML (0) PDF 1.34 M (28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红壤胶体为对象,通过等温平衡试验,研究了柠檬酸对红壤胶体吸附磷的影响,以及吸附磷和柠檬酸后弃去上清液(次级吸附)和保留上清液(共吸附)两种方式对红壤胶体固定铅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对红壤胶体磷吸附产生抑制作用,且随着柠檬酸浓度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用Langmuir 方程拟合时,红壤胶体对磷的吸附反应常数K 、最大吸附量Xm 均随柠檬酸初始浓度增加而降低。吸附磷和柠檬酸后,两种处理方式对铅的固定量影响有明显差异,总体上,次级吸附试验中铅的固定量低于共吸附;且两种方式中铅的固定量均随磷初始浓度及磷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柠檬酸浓度升高而降低。共吸附中铅固定量在柠檬酸初始浓度为0.1 mmol L-1 和磷初始浓度小于0.4 mmol L-1 时达到较高值,说明在此浓度下磷和柠檬酸的共同存在促进了红壤胶体对铅的固定。

    • 黄土高原刺槐林不同组分生态化学计量关系研究

      2014, 51(1):133-142. DOI: 10.11766/trxb201211280492

      摘要 (3604) HTML (0) PDF 1.59 M (33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是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重要特征。刺槐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耐干旱贫瘠等特点,是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造林的主要树种,以黄土高原刺槐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不同坡向叶片-枯落物-土壤间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阴坡和阳坡,C:N表现为叶片>枯落物>土壤,C:P,N:P表现为枯落物>叶片>土壤;叶片、枯落物、土壤C:N、C:P、N:P在阴阳坡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叶片、枯落物、土壤在两两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的C:N、C:P、N:P均表现为0~10cm>10~20cm层,但差异性不显著。不论在阴坡或阳坡,叶片与枯落物的C:N均为正相关(p<0.05);在阳坡,叶片与枯落物的N:P相关性显著;在阴坡,枯落物与0~10cm土壤的C:N为显著正相关(p<0.05)。

    • pH与石灰性水稻土铁氧化还原过程的关系

      2014, 51(1):143-149. DOI: 10.11766/trxb201302030068

      摘要 (2898) HTML (0) PDF 1.75 M (3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光照和pH是调控土壤铁氧化物厌氧生物氧化还原的关键环境因素。本文采用恒温厌氧培养试验研究了黑暗、光照条件下土壤pH的变化及pH对铁氧化还原的影响,探索了pH与Fe(II)和水溶性无机碳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可改变土壤厌氧培养过程中pH的变化趋势,避光培养时土壤pH呈降低趋势,光照时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pH介于4~9之间均可发生铁的还原反应,pH=7时还原量最大,128.5 μmol g-1,pH调至4和9均可抑制避光条件下的铁还原。光照条件下pH 6~8时可发生Fe(II)的再氧化,控制初始pH为7时可使其再氧化量增加77.13%,达49.17 μmol g-1。厌氧培养过程中Fe(II)与水溶性无机碳在避光时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H与Fe(II)和水溶性无机碳之间均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

    •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温度、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2014, 51(1):150-157. DOI: 10.11766/trxb201301170035

      摘要 (4881) HTML (0) PDF 1.96 M (58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单施秸秆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比例化肥对土壤温度、土壤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水稻不同生育期,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在8:00和20:00均提高了土壤温度,而在14:00降低了土壤温度。从地温日较差分析可知,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的整日地温变化幅度低于对照,且差异显著。此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与对照间的差距逐渐减少,调温作用逐渐减弱。(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能够增加根际土壤总细菌、放线菌、真菌、氨氧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磷细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但普遍区组间差异不显著。除了秸秆还田配施低量NP处理(SNP1,秸秆3 000 kg hm-2 N 150 kg hm-2 P2O5 75 kg hm-2)以外,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各处理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但区组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因此,秸秆还田配施化肥能合理调节土壤温度,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有利于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其中秸秆还田配施NPK处理(SNPK1,秸秆3 000 kg hm-2 N 150 kg hm-2 P2O5 75 75 kg hm-2 K2O 37.5 kg hm-2;SNPK2,秸秆3 000 kg hm-2 N 225 kg hm-2 P2O5 75 112.5 kg hm-2 K2O 56.3 kg hm-2)效果最为显著。

    • 江西退化红壤人工重建森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研究

      2014, 51(1):158-165. DOI: 10.11766/trxb201302260088

      摘要 (3583) HTML (0) PDF 1.76 M (3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MicroResp方法研究4种重建森林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类型碳源的代谢特征,自然恢复地为对照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时间(6 h和继续培养18 h)和不同土壤深度(0~10 和10~20 cm),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差异显著。4种重建森林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有显著差异,表现为:自然恢复地 > 阔叶混交林 > 阔叶纯林 > 针阔混交林 > 针叶纯林。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明4种重建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为:自然恢复地 > 阔叶混交林 > 阔叶纯林 > 针阔混交林 > 针叶纯林,除自然恢复地外,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在4种不同重建森林类型之间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15种碳源能够阐述4种不同重建森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差异,森林土壤微生物的敏感碳源主要为糖类。

    • 长白山苔原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对增温的响应

      2014, 51(1):166-175. DOI: 10.11766/trxb201303120112

      摘要 (3876) HTML (0) PDF 3.71 M (38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开顶箱 (open-top chamber,OTC) 增温方法 ( 1.1~1.9 ℃),研究了长白山苔原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微生物呼吸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连续三个生长季 (6-9月) 增温,没有明显地改变土壤蔗糖酶 (58.1和45.9 mg g-1 24 h-1) 和纤维素酶 (0.34 和0.26 mg g-1 72 h-1) 的活性,但土壤脲酶活性升高80.1% (0.82和 0.46 mg g-1 24 h-1),过氧化氢酶活性也升高10.1% (1.18 和 1.07 ml KMnO4 g-1 h-1)。增温与对照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 (0.85 和0.75 mg g-1)、氮 (0.07 和0.06 mg g-1) 、磷 (0.013 和0.011 mg g-1) 和土壤微生物呼吸 (6.1 和 6.3 μmol m-2 s-1) 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月际间明显的变化与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有机质的相对变化有关。增温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增温并未引起与碳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呼吸发生明显变化,可能是短期增温及增温幅度不足以使土壤微生物活性产生明显的改变。

    • 改良剂对反酸田土壤性质与水稻产量的影响

      2014, 51(1):176-183. DOI: 10.11766/trxb201302280092

      摘要 (2988) HTML (0) PDF 2.39 M (40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改良剂在反酸田土壤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土壤pH在3.47~4.90范围内, pH与交换性H 和交换性Al3 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有效铁和有效硫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改良处理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土壤性质方面较对照处理与NPK处理效果明显,且钙镁磷肥、自研改良剂、石灰及碱渣等无机改良剂改良效果显著高于添加腐植酸、精制有机肥、碱性有机肥处理。其改良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土壤pH,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H 和交换性Al3 含量,明显增加土壤有效钙和有效镁的含量,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增加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和水稻籽粒产量。综上,初步认为酸害(包括活性酸和潜在酸)是反酸田土壤最主要的限制因子,钙镁磷肥、自研改良剂和石灰等偏碱性且富含有效钙或磷的无机矿物质是农业生产中改良反酸田的适宜改良剂。

    • >研究简报
    • 有机肥与覆盖对苏北滩涂重度盐渍土壤水盐调控效应分析

      2014, 51(1):184-188. DOI: 10.11766/trxb201301170034

      摘要 (3109) HTML (0) PDF 1.52 M (3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利用农田表层(0~20cm)有机碳估算1m土体有机碳的可靠性

      2014, 51(1):189-193. DOI: 10.11766/trxb201211010444

      摘要 (2645) HTML (0) PDF 1.17 M (3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大气CO2浓度富集对华北平原农田土壤可溶性碳含量的影响

      2014, 51(1):194-199. DOI: 10.11766/trxb201303130116

      摘要 (2415) HTML (0) PDF 1.57 M (27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Sherlock MIS系统鉴定土壤中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

      2014, 51(1):200-205. DOI: 10.11766/trxb201301210042

      摘要 (2930) HTML (0) PDF 857.61 K (28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