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47(6):1029-1038.DOI: 10.11766/trxb200905210228
摘要:古土壤形成于过去环境,是揭示环境变化历史的重要材料。新近纪(23.03 Ma)以前形成的古土壤,年代久远、埋藏深、受成岩作用改造强烈,其发生学特征研究是古环境重建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白垩纪时期不同地点的钙质古土壤的发生学研究,拟恢复研究区域古环境。研究表明,古土壤剖面中的A层和B层形态分别产生变化,但层次差异依然明显,且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表下层,钙积层(Bk)普遍发生并富含碳酸盐结核。可以观察到古土壤中方解石沿根孔淀积特征以及具滑擦面。钙质古土壤质地偏粗,为壤质砂土和砂质壤土。古土壤Bk层中的Ca、Mn、Sr相对富集,其余常量元素与Ba、Sc、Nb、Th、U、Cr、V、Co、Ni等元素降低;δCe和δEu负异常以及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分别按照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和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两种分类体系进行了古土壤分类。由古土壤类型和特征可以推断白垩纪不同时期,在四川盆地梓潼—巴中地区、辽宁金岭寺—羊山盆地和松辽盆地出现过半湿润至半干旱的气候环境。
2003, 40(4):631-634.DOI: 10.11766/trxb200109210423
摘要:玄武岩台地,是地幔中基性或超基性熔浆沿深(大)断裂上升、喷溢到地表,在低洼区冷却、固化成岩,再经新构造运动区域性差异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出现地形倒置,形成不同海拔高程上的面平、边陡的台桌状地貌[1,2].玄武岩台地因其平坦的台面、肥沃的土壤而成为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区的优质耕地资源,也是村镇建设的常选基地.然而,就在这类台地上时有岩层滑坡发生,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深层的玄武岩台地滑坡,一旦发生就很难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