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黄土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与微肥效应

      1991, 28(3):317-326.

      摘要 (2085)HTML (0)PDF 2.84 M (3505)收藏

      摘要:黄土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受母质、地形、水热条件、土壤类型等成土过程与成土条件的深刻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全国土壤平均含量比较,本区土壤锌、锰较低,钼很低,硼接近,铜略高。土壤有效态锌、硼、钼、锰属低水平,存在着大面积缺乏锌、硼、钼的土壤,近一半土壤面积缺锰。近年来,锌、硼、锰肥已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 土壤有效锰(DTPA-Mn)的应用评价与临界值的探讨

      1984, 21(3):277-283.

      摘要 (2867)HTML (0)PDF 2.57 M (3079)收藏

      摘要:土壤微量元素的普查和含量分布的研究已在我国不少省、区开展,土壤有效态锰的测定是其主要内容。各地测定有效态锰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用DTPA浸提测定土壤有效锰,还可同时测定土壤有效锌、铜、铁,方法简便,费省效宏,不少分析人员乐于采用,并对它的可行性进行了一些研究[2,5,6]。但由于这方面资料尚嫌不足,特别是缺乏生物反应方面的论证,因而对其能否准确反映土壤供锰状况,认识尚不一致。同时,方法创始人Lindsay等提出的以lppm作为DTPA-Mn临界[9]在我国应用明显偏低,因而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探讨,寻求适合我国生产实际的临界值。本文根据我们在黄土地区进行的田间、盆栽试验结果和土壤测定资料,对DTPA法测锰作进一步的评价,并提出土壤DTPA-Mn的临界值,供土壤微量元素普查和锰肥研究、推广中参考应用。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