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59(4):873-887.DOI: 10.11766/trxb202203290145
摘要:肥料作为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在支撑我国粮食产量、农产品品质、人类营养健康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迈入新时代,在全国社会经济特别是工农业绿色转型的大好形势下,肥料创新面临着协同实现粮食安全、资源高效、环境友好、营养健康、绿色低碳的巨大挑战。为破解这一重大难题,本文提出了绿色智能肥料概念与产业化途径,通过系统阐述土壤-植物-微生物-肥料-环境之间的协同原理,构建了匹配土壤、匹配作物、匹配气候环境条件的绿色智能肥料创制新学术思路,提出了绿色智能肥料的理论框架、关键科学问题、研发路径以及未来突破的重点,为多学科交叉创新、工农融合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的解决方案设计与实现提供借鉴,旨在推动我国化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支撑农业绿色发展。
2008, 45(5):915-924.DOI: trxb10.11766/200805200517
摘要:总结了近年来在全国粮食主产区进行的1 333个田间试验结果,分析了目前条件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氮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肥料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等,发现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氮肥农学效率分别为10.4 kg kg-1、8.0 kg kg-1和9.8 kg kg-1,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8.3%、28.2%和26.1%,远低于国际水平,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呈下降趋势。造成肥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包括高产农田过量施肥,忽视土壤和环境养分的利用,作物产量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以及养分损失未能得到有效阻控等。要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就必须从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农学等多学科联合攻关入手,充分利用来自土壤和环境的养分资源,实现根层养分供应与高产作物需求在数量上匹配、时间上同步、空间上一致,同时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协调作物高产与环境保护。
2001, 38(4):464-470.DOI: 10.11766/trxb200006200402
摘要:采用分根技术、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缺铁条件下供应不同形态氮素对玉米苗期体内不同铁库中铁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条件下,玉米新生叶片铁营养状况不仅受体内铁库强度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外界调节措施-氮素形态的调节.研究发现,与NO3-N相比,不考虑根细胞质外体铁库时,供应NH4-N可使初生叶中32%的铁再利用,考虑根系铁库时,初生叶铁变化不明显,而可使根系40%的铁转移至地上部.无论根系是否有铁库,缺铁条件下,NH4-N能提高新叶活性铁含量和伤流液中铁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