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41(5):761-766.DOI: 10.11766/trxb200305090515
摘要:研究表明以不同形式导入土壤中的杀虫晶体蛋白在土壤中的残留特性及其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有所不同。以Bt菌体向土壤导入杀虫晶体蛋白的试验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中杀虫晶体蛋白含量逐渐增加,到15d时达到一个峰值,而后下降,在培养30d时,杀虫晶体蛋白含量基本与初始含量相同。以不同Bt棉组织添加土壤的试验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中的杀虫晶体蛋白含量降低,在培养初期下降的速度较快,随后下降的速度较慢,在培养的中后期基本稳定,在培养56d时,杀虫晶体蛋白含量为初始值的447%(ZK)和561%(GK)。不同Bt棉的盆栽试验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Bt棉花种植后根际土壤中杀虫晶体蛋白含量均明显比非Bt棉高。Bt菌体和Bt棉组织处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均呈现出比对照高的趋势,而在Bt棉种植过程中Bt棉根际土壤的磷酸酶活性则呈现出比非Bt棉低的趋势。无论以何种方式向土壤中导入杀虫晶体蛋白,土壤磷酸酶活性在不同杀虫晶体蛋白浓度处理间的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