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54(1):237-245.DOI: 10.11766/trxb201603270047
摘要: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海拔梯度下开展土壤动物多度分布研究有利于认识分解者群落的构建过程如何响应环境变化。选用5种常见的生态位分配模型(断棍模型、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生态位重叠模型、随机分配模型和优势优先模型),分别采用个体数量与生物量作为多度表征指标,对分布于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下不同海拔范围的表居土壤动物群落整体与不同取食功能群(杂食者、植食者、捕食者、腐食者)的相对多度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拟合表居土壤动物群落整体的最优生态位分配模型不受海拔影响,均为断棍模型。但表居土壤动物各功能群多度分布受海拔影响,杂食者随海拔升高,最优模型由断棍模型转变为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而植食者与之相反。多度表征指标选择影响拟合表居土壤动物不同功能群(捕食者和腐食者)多度分布的最优模型。总体而言,海拔和多度指标选择并未影响表居土壤动物整体的多度分布,但对表居土壤动物中不同取食功能群的多度分布有影响。
2006, 43(4):629-634.DOI: 10.11766/200505250415
摘要:根据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坡地不同坡位土壤动物的调查,以物种多度为指标,运用对数级数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分割线段模型综合研究了各坡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对数级数分布模型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土壤动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形成富集种少,稀有种多的格局.但该区土壤动物物种-多度分布不符合分割线段模型.整体上来说,物种与多度呈正相关关系,对数级数分布模型是最优物种-多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