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施硅对感染白粉病小麦叶片抗病相关酶活性及硅微域分布的影响

      2010, 47(3):515-522.DOI: 10.11766/trxb200905040197

      关键词:硅;小麦;抗病相关酶;白粉病
      摘要 (2399)HTML (0)PDF 0.00 Byte (1315)收藏

      摘要:以抗/感白粉病的南农99-18/苏麦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硅对接种白粉病后小麦叶片的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叶片硅微域分布的影响,以探讨外源硅增强小麦抗白粉病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不接病原菌时,施硅与否对抗/感病品种的PAL、PPO、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感病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但施硅可显著地提高抗病品种的几丁质酶活性;接种病原菌后,抗/感品种小麦叶片的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PAL和PPO活性均显著提高,而施硅处理显著地提高了感病品种的这四种酶活性和抗病品种的几丁质酶与β-1,3葡聚糖酶活性,但施硅处理对于抗病品种的PAL和PPO活性影响不显著。同时,施硅处理下,叶片硅元素相对重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并有向刺状体基部和维管束组织富集趋势;接种病原菌后,叶片硅元素明显向病原菌侵染位点聚集,尤其有外源硅供给条件下,这种富集效应尤为显著。这意味着,硅不仅通过调节植株体内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的酶活性,而且同时可通过在侵染位点的淀积而构建了防病原菌侵入的“物理或机械屏障”,以达到增强小麦的抗病性,从而抑制小麦白粉病病害发展。

    • 钙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2005, 42(3):453-459.DOI: 10.11766/trxb200404270316

      关键词:盐胁迫水稻膜脂过氧化
      摘要 (2319)HTML (0)PDF 370.52 K (3877)收藏

      摘要:研究了外源Ca2+对盐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IR36)几种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Ca2+供应能有效提高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使之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并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此外,外源Ca2+还增加了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增强了水稻幼苗的根系活力。这表明适量的外源Ca2+供应提高水稻耐盐性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增强了植株的活性氧清除能力以及对细胞膜的稳定作用。

    • 盐胁迫下转Bt基因棉的K+、Na+转运及SOD活性的变化

      2005, 42(3):460-467.DOI: 10.11766/trxb200405050317

      关键词:转Bt基因棉盐胁迫超氧自由基钾吸收转运
      摘要 (2099)HTML (0)PDF 443.62 K (4539)收藏

      摘要:通过对转Bt基因棉(苏抗103)和受体棉(苏棉12)在不同浓度盐胁迫条件下的钾钠离子的转运、累积分布以及它们SOD活性和H2O2含量变化的比较,证明了Bt抗虫基因的导入一方面导致棉花植株地上部钾累积增多,根部钾含量降低,从根往地上部的钾转运能力增强,而且根吸收能力也有增强趋势;然而另一方面,受盐胁迫时转Bt基因棉对钾的向上运输选择性减弱,地上部钠积累偏多,盐耐性减弱;SOD活性受盐胁迫影响,下降显著,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能受到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棉有所不同,转Bt基因棉可能不太适宜在盐碱土壤上种植。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3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