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0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长期不同施肥的棕壤胶体凝聚动力学比较

      2024, 61(2):484-494.DOI: 10.11766/trxb202208300347CSTR: 32215.14.trxb202206250347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棕壤临界聚沉浓度X射线衍射光散射
      摘要 (314)HTML (471)PDF 889.72 K (1459)收藏

      摘要:土壤胶体的凝聚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施肥改变土壤溶液环境,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土壤结构和土壤物质组成产生影响。探索长期不同施肥影响土壤胶体微观性质和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土壤宏观现象的关联十分必要。依托35年棕壤长期定位施肥监测试验站,选取不施肥处理(CK)、施用氮肥(N)、施用有机肥(M)、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N+M)四种处理的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监测不同施肥处理的棕壤胶体凝聚动力学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棕壤有机质含量、表面化学性质和棕壤矿物组成等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胶体凝聚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四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棕壤胶体凝聚特征均表现为在低电解质浓度条件下发生慢速凝聚(RLCA)与高电解质浓度条件下的快速凝聚(DLCA);不同施肥处理胶体在相同电解质体系中的临界聚沉浓度的大小顺序均为M > N+M > CK > N。有机肥的长期施用增加了棕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了胶体颗粒表面电场强度,加大了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加之有机质组分的空间位阻效应使得胶体的凝聚现象减弱;另一方面,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并未改变棕壤黏土矿物组成类型,但对其相对含量产生影响:其中,有机肥的长期施入使2︰1型伊利石的相对含量增加,1︰1型高岭石的相对含量减少,长期施用氮肥使伊利石相对含量减少而高岭石相对含量增加。综上,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会改变棕壤胶体的基本理化性质和矿物组成比例关系,进而影响棕壤胶体的凝聚动力学过程。

    • 冻融循环和土壤含水率对棕壤崩解特性的影响

      2023, 60(1):77-88.DOI: 10.11766/trxb202103020119

      关键词:棕壤冻融循环土壤含水率崩解
      摘要 (465)HTML (1472)PDF 1.59 M (1841)收藏

      摘要:以沈阳地区5~7 cm和25~27 cm 2个深度原状棕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冻融循环次数和土壤含水率对棕壤崩解特性的影响。根据气象数据结合野外观测结果,共设计了5个冻融循环次数。控制土样质量含水率分别为10%、15%、20%、25%和35%。采用静水崩解,通过数显拉力计及测量软件测定崩解过程。结果表明:(1)棕壤崩解具有阶段性,包括快速吸水阶段、指数崩解阶段、阶跃崩解阶段和崩解完成阶段。其中指数崩解阶段是崩解过程的主要发生阶段,土样因拉扯或失去支撑接连崩落。该阶段的崩解速率和非毛管含水率对冻融循环次数的响应规律一致。根据拟合曲面,10%~15%的含水率区间存在最易崩解含水率,其最终崩解率最大。当土样含水率为25%和35%时,土样会跳过指数崩解过程直接进入阶跃崩解阶段。含水率35%条件下,5~7 cm和25~27 cm土样的最终崩解率很小,不超过6.93%和11.14%。(2)冻融作用会对含水率为10%和15%土样产生超固结效应,加速土壤孔隙的两极化分布,土样指数崩解阶段的崩解速率和非毛管含水率,最终在多次冻融后增加。冻融作用也会对含水率为25%和35%土样结构产生影响,扩张土壤孔隙造成内部沉降,以及降低吸水能力。土样指数崩解阶段的崩解速率和非毛管含水率,最终在多次冻融后减小。(3)25~27 cm土样孔隙差异性略大,较高的黏粒含量抑制了双电层对自由水的控制能力,最终崩解率偏高。冻融作用可将土壤抵抗由内到外发生侵蚀的能力,转化为抵抗由外到内发生侵蚀的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棕壤侵蚀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泰山山前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黏土矿物组成的影响

      2019, 56(3):739-748.DOI: 10.11766/trxb201806090273

      关键词: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土地利用方式;潮棕壤;伊利石
      摘要 (1713)HTML (0)PDF 2.62 M (2545)收藏

      摘要:对泰山山前平原潮棕壤区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杨树林地和荒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黏土矿物组成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黏土矿物组成的变异规律与影响因素。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室内土壤黏粒提取及其黏土矿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等方法分析黏土矿物组成及相关土壤指标。结果表明:三种利用方式土壤以伊利石(包括结晶好伊利石和结晶差伊利石)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为蛭石和高岭石,混层矿物为少量矿物组成。荒草地表层土壤伊利石含量最高(75.8%),分别较农田和林地土壤提高26.4%、23.6%。下层土壤伊利石含量较表层土壤有显著降低,荒草地土壤的降低幅度较大。结晶好伊利石含量表征土壤的风化程度,荒草地、林地、农田土壤矿物的风化作用依次增强。蛭石含量在下层土壤的差异显著且较表层土壤含量高,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荒草地、农田、林地。荒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钠质分散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较林地和农田土壤有显著降低。不同利用方式土壤黏粒中伊利石含量与蛭石含量之间相互转化,受土壤速效钾含量的调控。荒地建议开垦为林地或草地,促进土壤有机碳保持和有机无机复合体形成,抑制黏土矿物在土壤剖面的迁移。

    • 秸秆生物炭输入对冻融期棕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2017, 54(1):171-179.DOI: 10.11766/trxb201606120232

      关键词:生物炭;冻融作用;棕壤;有效磷;有机质
      摘要 (2605)HTML (0)PDF 562.08 K (3826)收藏

      摘要:冻融交替是东北地区土壤常见的温度变化现象。通过室内模拟冻融循环方法,分析秸秆生物炭输入对冻融期东北地区棕壤有效磷影响规律及机理,探讨生物炭还田对东北春季作物生长初期土壤养分供应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在0~5次冻融循环中冻融次数对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影响外,冻融循环次数、生物炭施加量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在各冻融阶段(0~5次、5~30次、0~30次)均有极显著影响。(2)培养结束后施加生物炭量2%、4%和6%处理,有效磷含量随生物炭施入量增大而依次增加,且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20%以上。各处理在第5次冻融左右达到峰值,有效磷含量增加幅度随生物炭施加量增加而减小。在第20次冻融循环后各处理有效磷含量达到相对谷值,此时施加生物炭处理有效磷含量较未冻融时有明显降低。说明,生物炭在常温培养时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但是,在冻融过程中,相对于对照处理可以较好固持土壤磷素,减小磷素随融雪过程流失的风险。(3)通过分析生物炭输入后棕壤pH、电导率、有机质和中性磷酸酶活性等生物化学性质对冻融循环过程响应,以及不同冻融循环阶段与土壤有效磷相关分析,发现有机质含量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变化显著且与有效磷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生物炭通过增强团聚体稳定性,减少有机质释放来固持土壤磷素。

    • 沂蒙山区桃园棕壤斥水性对理化性质的空间响应

      2014, 51(3):648-655.DOI: 10.11766/trxb201305090223

      关键词:斥水性;棕壤;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空间响应;沂蒙山区
      摘要 (2579)HTML (0)PDF 1.62 M (3364)收藏

      摘要:以沂蒙山区典型土地利用桃园棕壤为例,在分析降雨前后桃园棕壤斥水性与理化性质空间变异的基础上,探讨了棕壤斥水性对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质地的空间响应特征。按照1 m×1 m网格等间距测定降雨前后土壤实际斥水性与含水量,同时采集表层0~3 cm土壤样品,分析其有机质含量与砂粒、粉粒、黏粒含量,并借助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与空间自相关理论对土壤斥水性及理化性质进行空间格局与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沂蒙山区桃园棕壤的斥水程度强烈,雨后斥水性显著降低;降雨前后棕壤斥水性均具有中等变异水平和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指数模型分布,各向异性显著。受结构变异和随机变异作用,斥水性空间格局沿耕作方向呈条带状分布,在其垂直方向上最小变程为1.4 m。土壤质地是影响棕壤斥水性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斥水性与粉粒含量呈空间正相关,与砂粒和黏粒含量呈空间负相关,相关程度粉粒>砂粒>黏粒;棕壤斥水性与含水量呈空间负相关,相关度雨前较弱,雨后显著。

    • Btk杀虫蛋白在红壤和棕壤中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2012, 49(1):36-42.DOI: 10.11766/trxb201105180178

      关键词: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蛋白;红壤;棕壤;吸附;热力学
      摘要 (3009)HTML (0)PDF 1.13 M (1992)收藏

      摘要:采用平衡吸附法测定了苏云金芽胞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tk)蛋白在红壤和棕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并依据等温线进行了吸附平衡常数和热力学参数计算。在278K~318K范围内, Bt杀虫蛋白在红壤和棕壤中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R2>0.994 1),随着吸附温度升高,Bt杀虫蛋白的吸附量和吸附平衡常数下降,而吸附分离因子RL升高。红壤吸附Bt蛋白的RL值在0.218 1~0.580 1之间,棕壤吸附Bt蛋白的RL值在0.361 7~0.754 1之间,均属于优惠吸附。Bt杀虫蛋白在红壤和棕壤中的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熵增过程,红壤吸附Bt杀虫蛋白的活化能在13.43~14.78 kJ mol-1之间,棕壤吸附Bt蛋白的活化能在10.89~11.47 kJ mol-1之间。随着温度升高,活化能和吸附自由能绝对值变大,提示土壤对Bt杀虫蛋白的吸附由物理吸附向化学吸附转变。

    • 长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2012, 49(4):740-747.DOI: 10.11766/trxb201106280239

      关键词:潮棕壤;土地利用方式;有机氮组分
      摘要 (2972)HTML (0)PDF 1.90 M (1912)收藏

      摘要:用Bremner 法测定了长期(16 a)定位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田、旱地和林地)下潮棕壤有机氮各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在0 ~ 60 cm 土层,3种土壤有机氮均以非酸解性氮为主,且酸解性全氮及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总体上以表层土壤(0 ~ 20 cm)为最高。0 ~ 60 cm土层土壤酸解性全氮含量及0 ~ 40 cm土层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但0 ~ 60 cm土层土壤酸解性全氮及其各组分氮占全氮比例的剖面分布均无明显规律。相同土层,水田和旱地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例的规律性相同,即均为未知态氮 > 氨态氮 > 氨基酸态氮 > 氨基糖态氮,而林地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含量及其占全氮比例则无明显规律。与水田相比,旱地和林地均可显著增加表层土壤酸解性全氮及酸解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的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其中,旱地增加土壤酸解氨态氮的效果最为明显,而林地增加土壤酸解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的效果最为明显,总体上以水田改为林地后增加土壤易矿化分解的酸解氮的效果最为明显,提高土壤供氮的潜力最大。

    • 起源于暗棕壤和红壤的水稻土有机质特性研究

      2009, 46(6):1162-1167.DOI: 10.11766/trxb200812010627

      关键词:水稻土;暗棕壤;有机质;δ13C;胡敏酸
      摘要 (2894)HTML (0)PDF 0.00 Byte (81)收藏

      摘要:

    • 施硒对暗棕壤硒状况和森林蔬菜硒积累的影响

      2007, 44(6):1111-1118.DOI: 10.11766/trxb200608240622

      关键词:暗棕壤亚硒酸钠土壤硒森林蔬菜硒富集
      摘要 (1910)HTML (0)PDF 581.78 K (3675)收藏

      摘要:以培育富硒森林蔬菜为目标,在暗棕壤上进行了荚果蕨、小叶芹、小根蒜、婆婆丁等4种山野菜施硒试验。硒肥种类为亚硒酸钠,施硒量为0.10~10.00mgkg-1,直接施肥范围为0~15cm表土。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1a)后测定土壤和植物硒指标。结果表明,典型暗棕壤对外源亚硒酸钠态硒具有较强吸收与保持能力,从低剂量至高剂量施入的硒有90%~70%以上仍保留在原施硒土层内;其中H2O可溶态硒占全硒的6.03%~3.78%,KH2PO4浸提的有效态硒占全硒的19.36%~37.54%,而且土壤全硒、KH2PO4浸提的有效态硒及H2O可溶态硒皆与最初的施硒量呈线性正相关。在土施强化供硒条件下,4种山野菜均能高量富集硒,其含硒量为对照的1.7~158.9倍;不同植物的富硒能力有差异,它们在递增施硒情况下高量富集硒的变化模式也各有特点。总体来看,山野菜含硒量与施硒量之间为非线性正相关关系,但在一定的较低施硒量范围内这种关系则是线性的,线性范围因植物而异;土壤的可溶态硒、KH2PO4浸提的有效硒甚至全硒等指标与山野菜含硒量之间亦均呈明显的非线性正相关,且施硒量较低时其关系亦表现为线性。初步得出,典型暗棕壤控制施硒是在近自然条件下培育富硒森林蔬菜并获取高富硒生物资源的有效途径;不过,强烈搅动的砂砾质暗棕壤却不利于硒肥保持和植物吸收,不适于富硒森林蔬菜栽培。

    • 过氧化氢对铬在黄棕壤中电动过程的影响

      2005, 42(1):59-63.DOI: 10.11766/trxb200402140109

      关键词:过氧化氢黄棕壤电动过程
      摘要 (2467)HTML (0)PDF 233.98 K (3220)收藏

      摘要:研究了在阳极池中添加过氧化氢对铬在黄棕壤中电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约564h的电动处理后,土壤中六价铬的含量显著减少,最高去除率为91.6%,同时总铬去除率最高达39.6%。过氧化氢的存在对电流的影响不大,但明显降低了电渗流量。加入过氧化氢引起土壤中部分六价铬被还原成三价铬,降低了土壤中铬的移动性,从而使总铬的去除率减少,说明土壤中还原性物质的存在将不利于铬的去除。

    上一页12
    共2页20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