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60(4):1047-1057.DOI: 10.11766/trxb202108060406
摘要:土壤磷素是限制潮土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营养元素。研究不同施肥处理磷素的吸附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可以为提高潮土磷素有效性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封丘长期定位施肥试验,选用七种处理:不施肥(CK)、氮钾施肥(NK)、氮磷施肥(NP)、磷钾施肥(PK)、氮磷钾施肥(NPK)、1/2有机肥+1/2氮磷钾(1/2OM)和有机肥(OM),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磷素吸附量,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了吸附曲线,并结合方程计算了最大吸附量(Qm)、亲和力常数(K)、最大缓冲能力(MBC)、吸附饱和强度(DPS)、Freundlich吸附常数(a)和吸附指数(b);运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RDA)探讨了影响土壤磷素吸附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平衡溶液磷浓度的增加,不同施肥处理的磷素吸附量均表现出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的趋势。与CK和NK处理相比,NP、PK和NPK处理的磷素吸附能力增强,Qm和MBC分别增加了15.62%~23.60%和2.94%~23.46%;而1/2OM和OM处理的磷素吸附能力下降,K和MBC分别降低了39.60%~49.57%和36.09%~56.15%。相关分析和RDA结果表明:有机质(SOM)、pH、游离氧化铝(Ald)和C/P是影响潮土磷素吸附特征的主要因素。此外,1/2OM处理的DPS值相较于OM处理降低了30.92%。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以增加有机质含量,降低磷素吸附能力,且相较于单施有机肥可以减少磷素流失风险。
2012, 49(6):1128-1135.DOI: 10.11766/trxb201110060375
摘要:三峡水库建成后在库区周边形成落差30m的消落带,消落带土壤对磷的吸附固定和磷的去向直接影响到周围的水环境。通过批处理和模拟培养法研究了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沿岸消落带的黄壤、紫色土在淹水期间铁的形态变化,磷的吸附及形态转变,结果表明:(1)供试黄壤和紫色土在淹水后,晶形铁氧化物含量明显下降,非晶形铁含量有增加趋势,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增加;(2)淹水期间土壤Olsen-P含量呈下降趋势,而Fe-P和Al-P含量增加,模拟显示黄壤和紫色土在淹水15d后的磷吸附容量增加70.8%和9.5%;(3)用pH 5和pH 9的0.1mol L-1CaCl2、KCl、NH4Cl溶液培养的黄壤,其Olsen-P、Fe-P、Al-P含量均明显增加,意味着消落带土壤中若施加K、Ca或尿素时,土壤有效磷可能增加,这可导致CaCl2提取磷的增多并影响库区水的含磷量,从而影响库区水质。
2006, 43(2):267-272.DOI: 10.11766/trxb200412290215
摘要:以Langmuir曲线测出的Xm值(最大吸磷量)为指标,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旱地土壤的吸磷能力变化特征及影响磷素吸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显著降低土壤的最大吸磷量,其中,施用厩肥的土壤Xm值最小。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吸磷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土壤吸磷能力减小;活性铝也是影响磷素吸附的重要因素,随活性铝含量增加,磷素吸附能力增加;活性铁的影响不显著;pH对红壤旱地吸磷能力影响也不显著。通过因子分析得到,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吸附磷素的能力影响最大。在生产上,磷素最大吸附量Xm值可以作为初步判断土壤需施磷肥量大小的依据。这些可为红壤地区的磷素施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999, 36(2):189-197.DOI: 10.11766/trxb199711210206
摘要:模拟植物在缺磷胁迫下,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种类和数量,用流动法研究了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和酒石酸对石灰性土壤磷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均能明显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不同有机酸降低磷吸附的能力大小的次序为草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pH对有机酸抑制土壤吸附磷的影响十分复杂,如酒石酸对2,3和4号土壤磷吸附的抑制随着pH从6.5升高到8.0而增加,而酒石酸对1号土壤磷吸附的抑制随着pH从6.5升高到8.0而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描述有机酸对土壤磷吸附动力学影响的最优方程为一级动力学方程,其次为抛物线扩散方程和双常数方程,最差模型为Elovich方程.可以认为有机酸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是一级反应.有机酸主要通过消除石灰性土壤中磷吸附位点(CaCO3),抑制土壤对磷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