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62(1):233-245.DOI: 10.11766/trxb202309110372CSTR: 32215.14.trxb202309110372
摘要:大气氮沉降是影响森林土壤磷循环的一个重要全球变化因素。以往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研究通常采用林下喷施无机氮的方式来模拟氮沉降,该研究方法忽略了林冠对氮的截留吸收,且未考虑大气中有机氮的影响,因而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氮沉降的生态环境效应。因此,同步对比分析林冠、林下不同形态氮沉降对土壤磷的影响,可为更准确地评估氮沉降下森林土壤磷的动态变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基于浙江农林大学毛竹林林冠氮沉降试验平台(包括林冠对照、林冠无机氮沉降、林冠有机氮沉降、林下对照、林下无机氮沉降和林下有机氮沉降处理),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磷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磷、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磷循环功能基因丰度等,探究不同模拟方式氮沉降和不同形态沉降氮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林下模拟氮沉降下土壤全磷、难利用磷和易利用磷含量分别显著高于林冠模拟氮沉降下相应的磷组分15.1%~26.5%、18.3%~21.5%和9.7%~38.3%。但是,土壤磷组分在林冠有机氮和无机氮沉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林下无机氮沉降较林下有机氮沉降显著降低了树脂磷和易利用磷含量。酸性磷酸酶、pH是影响毛竹林土壤磷组分的主要因素,磷循环功能基因丰度并未对氮沉降产生显著响应。综上可知,林冠方式模拟氮沉降显著降低了毛竹林土壤全磷和磷组分中难利用磷和易利用磷的含量,而用传统的林下方式模拟氮沉降则会低估该削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