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7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叶面喷施褪黑素调控水稻幼苗耐盐性的浓度效应研究

      2018, 55(2):455-466.DOI: 10.11766/trxb201708150308

      关键词:褪黑素;喷施;水稻幼苗;盐胁迫;氮磷钾营养;离子稳态
      摘要 (2266)HTML (2688)PDF 1.29 M (4805)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褪黑素(MT)对植物耐盐性的调控,以水稻“盐稻1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MT对75 mmol L-1 NaCl胁迫下水稻幼苗株高、干重(DW)、根冠比(R/S)、氮磷钾(NPK)及钠(Na)含量的影响,并计算不同处理下各器官的K/Na和K、Na的选择性比率(SK,Na)。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喷施25~400 μmol L-1 MT能够有效提高水稻植株的株高、DW,降低R/S;且随着MT浓度的升高,该效应越发显著,在MT施用浓度为200 μmol L-1 时,植株株高和DW均达到最大值。MT浓度为200和400 μmol L-1时,植株生长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盐胁迫下,喷施MT明显提高植株的NPK含量,降低Na含量,显著增加氮转运系数(N-TF)、磷转运系数(P-TF)和钾转运系数(K-TF),显著提高植株根吸收SK,Na(ASK,Na),而叶片运输SK,Na(TSK,Na)随着MT浓度增加逐渐降低。综上所述,盐胁迫下,喷施25~400 μmol L-1 MT可明显提高水稻幼苗的NPK吸收,降低植株Na的积累,显著提高了水稻幼苗对K的选择性吸收,维持体内的离子稳态,增加植株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积累,从而显著提高水稻的耐盐性,其中,提高水稻耐盐的最适MT浓度为200 μmol L-1。

    • 硒(Ⅳ)预处理下根表铁膜对水稻幼苗吸收和转运汞的影响

      2017, 54(4):989-998.DOI: 10.11766/trxb201610060383

      关键词:铁膜;水稻幼苗;硒;汞
      摘要 (2635)HTML (0)PDF 6.33 M (2704)收藏

      摘要: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研究硒(Se,Ⅳ)预处理下,根表铁膜对水稻幼苗吸收和转运汞(Hg)的影响。将水稻幼苗置于Se0和Se0.5(mg L-1)培养液中培养2周,再用4种不同浓度的Fe2 溶液(0、25、50和100 mg L-1即Fe0、Fe25、Fe50、Fe100)诱导水稻根表形成不同数量的铁膜,随后置于0.3 mg L-1的HgCl2培养液中继续培养72 h。结果表明,根表铁膜对水稻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但硒可以增加其生物量。碳酸氢钠―柠檬酸三钠―连二亚硫酸钠(DCB)提取液(即根表铁膜)中含铁比例(57.3%~96.2%)显著高于水稻幼苗地上部(1.1%~17.5%)和根部(2.7%~25.9%),水稻幼苗的大部分铁被积累至DCB提取液中。随着根表铁膜数量的增加,根和地上部汞含量均显著降低。在Fe50和Fe100处理中,硒的加入显著减少了地上部和根部的汞含量,也显著降低了汞的分配系数,Se(Ⅳ)预处理能明显提高铁膜固持汞的量。综上所述,Se(Ⅳ)预处理和根表铁膜均能阻碍水稻幼苗对汞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转运,减轻水稻汞胁迫,从而起到保护水稻避免汞毒害的作用。本研究对于提高汞污染区稻米质量和保证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保水缓释肥对盐胁迫下水稻生长和光合特性的调控

      2016, 53(3):757-767.DOI: 10.11766/trxb201509100385

      关键词:保水缓释肥;水稻幼苗;耐盐性;光合作用
      摘要 (2285)HTML (0)PDF 1.60 M (3069)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保水缓释肥对作物生长的调控,以“盐稻12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比(1%、2%和4%)的盐碱地保水缓释肥(ZL 2012 1 0400570.0)对盐胁迫20、40、80 d水稻幼苗植株形态、根系发育、干重、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低盐还是高盐处理下,随着肥料施用配比的增加,植株长势逐渐增强,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尖数、植株干重均显著上升,尤其在4%肥料施用下这些促进效果尤为明显;随着肥料施用配比的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各参数、水分利用效率等均逐渐上升,而气孔限制值显著下降。综上所述,该盐碱地保水缓释肥明显增强水稻幼苗的耐盐性,主要与其能促进盐胁迫下根系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改善气孔限制,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有关。

    • 保水缓释肥对盐胁迫下水稻矿质元素分配的调控

      2016, 53(5):1316-1325.DOI: 10.11766/trxb20151220520

      关键词:保水缓释肥;水稻幼苗;氮磷钾;钠;离子稳态;转运
      摘要 (1563)HTML (0)PDF 1.15 M (2842)收藏

      摘要:研究了施加盐碱地保水缓释肥(ZL 2012 1 0400570.0)对盐胁迫水稻幼苗叶长、叶温、氮磷钾(NPK)及钠(Na)的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植株最大叶长随基质肥配比(1%、2%和4%)的增加而增加,且随处理时间延长,其增加效应愈明显,而其叶温逐渐降低;随高盐(4.68 g kg-1 盐分)处理的进行,植株逐渐枯萎死亡。盐胁迫下,该肥料施用明显提高植株的NPK含量,降低Na含量。低盐(2.68 g kg-1 盐分)胁迫下,播种40 d,施肥显著增加N和K向植株地上部转运,但显著降低其P转运系数(P-TF)和Na转运系数(Na-TF),显著提高植株K+、Na+的选择性比率(SK,Na);而播种80 d,施肥导致植株N、P、Na转运下降,而K转运和SK,Na显著上升。高盐胁迫下,施肥对植株氮转运系数(N-TF)无显著影响,而P和Na转运上升,钾转运系数(K-TF)和SK,Na随肥施量增加而显著下降。综上所述,低盐胁迫下,施该颗粒状盐碱地保水缓释肥,可明显提高水稻幼苗植株的NPK吸收,降低植株Na的积累,显著提高了水稻幼苗植株对K的选择性运输,维持体内的离子稳态,从而显著提高水稻植株的耐盐性。高盐胁迫下,该肥短期内亦可明显促进植株矿质营养在体内的积累,降低植株Na含量,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植株盐害。

    • 根施甜菜碱缓解黑麦草幼苗盐胁迫效应研究

      2013, 50(5):1055-1060.DOI: 10.11766/trxb201301220044

      关键词:甜菜碱;NaCl胁迫;黑麦草;幼苗生长;生理效应
      摘要 (2680)HTML (0)PDF 3.06 M (2940)收藏

      摘要:

    • 苏打盐碱胁迫下羊草的生长特性与适应机制

      2008, 45(6):1203-1207.DOI: trxb10.11766/200704240629

      关键词:羊草幼苗pH苏打盐碱胁迫适应机制
      摘要 (1673)HTML (0)PDF 841.22 K (3190)收藏

      摘要:土地盐碱化是影响世界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已成为阻碍作物高产的一个主要因素[1~3].我国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一,也是我国盐碱化程度最严重和对农业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4].由于苏打盐碱土中Na2CO3和NaHCO3的水解作用,植物在这些土壤中的生长不仅受Na+的毒害作用,同时也受高pH胁迫的影响.某些植物之所以能够在这种极端不良环境胁迫下得以生存和繁衍,主要是因为它们在胁迫来临时能够及时启动内部防御体系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样,对于不同种类的盐碱胁迫而言,植物间可能存在类似或不同的适应机制,进而维持自身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 风沙土中荒漠植物出苗和生长的比较研究

      2006, 43(4):655-661.DOI: 10.11766/200503020419

      关键词:沙埋幼苗出土种子重量生长分析相对生长率荒漠植物
      摘要 (1770)HTML (0)PDF 1.19 M (3327)收藏

      摘要:选择了5种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设计了沙埋和幼苗生长两个控制实验,来研究它们的萌发出苗和生长定植能力.结果表明:5种植物的高出苗率、快出苗现象集中在0~3cm的沙埋深度;红砂、泡泡刺、花棒、白刺、沙拐枣的最佳沙埋深度分别为1cm、2cm、2.5cm、2cm和5cm.出苗率与沙埋深度方程的斜率显著相关于种子重量.种子重量与幼苗的绝对生长率、相对生长率正相关.相对生长率与单位叶速率和叶面积干重比显著正相关,但和叶面积比率和叶干重比率显著负相关.种子重量与根绝对伸长速率无关,但与根长比率和根长叶面积比率显著负相关.种子重量和单位叶速率是出苗和生长的较好的指示者,但仅仅种子重量和幼苗相对生长率并不能预示植物成活能力.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7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