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第2期目录
论文 | | | 水稻生长期间土壤中铵态氮素及亚铁的变化 | | 黄东迈,李锡泾 | | 1955,8(2):83-89 | | [摘要](1721) [PDF 2.41 M](2742) [HTML] | | | 转化土壤中不溶性有机磷和无机磷化合物为可溶性磷酸盐的细菌——Ⅰ.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 | 板野新夫,甘扬声 | | 1955,8(2):91-95 | | [摘要](2001) [PDF 2.35 M](3146) [HTML] | | | 水稻土特性的发展和水稻田的绿肥耕作制 | | 陈华癸 | | 1955,8(2):97-111 | | [摘要](1561) [PDF 3.22 M](2875) [HTML] | | | 植物和土壤提取液中钙镁的微量快速分析法 | | 朱兆良 | | 1955,8(2):113-123 | | [摘要](1628) [PDF 2.94 M](3357) [HTML] | | | 应用硫酸重铬酸钾消煮液的土壤氮素测定法 | | 陈家坊,方柏 | | 1955,8(2):125-128 | | [摘要](1642) [PDF 2.36 M](2667) [HTML] | | | 正确的轮作在提高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 | A. B. 索科洛夫 | | 1955,8(2):129-138 | | [摘要](1620) [PDF 3.14 M](3849) [HTML] | | | 对A.B.索科洛夫报告的发言 | | B. 舒宾 | | 1955,8(2):139-144 | | [摘要](1441) [PDF 2.03 M](2476) [HTML] | | | 森林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 | Н. П. 烈美佐夫,徐文征 | | 1955,8(2):145-152 | | [摘要](2125) [PDF 2.68 M](3539) [HTML] | |
文摘 | | | 查坡洛什城区域黄土的胶体矿物和风成发生 | | 许冀泉 | | 1955,8(2):153 | | [摘要](1519) [PDF 1.09 M](2971) [HTML] | | | 关于乌克兰黄土来源的新资料 | | 许冀泉 | | 1955,8(2):153-154 | | [摘要](1617) [PDF 2.23 M](2538) [HTML] | | | 氢离子、三价铝离子、钙离子和铵离子在红壤和黑土上吸附能力的比较 | | 许冀泉 | | 1955,8(2):154-155 | | [摘要](1738) [PDF 2.23 M](2660) [HTML] | | | 论胡敏酸和胡敏酸盐与二、三氧化物相互作用产物的本性和性质 | | 许冀泉 | | 1955,8(2):155-157 | | [摘要](1444) [PDF 2.29 M](2985) [HTML] | | | 胡敏物质与土壤矿质部分的相互作用 | | 许冀泉 | | 1955,8(2):157-158 | | [摘要](1460) [PDF 2.23 M](3562) [HTML] | | | 苏联主要土类中腐殖质成分、含量和胡敏酸性质的某些规律性 | | 蒋国祥 | | 1955,8(2):158-159 | | [摘要](1606) [PDF 2.07 M](2137) [HTML] | | | 哈萨克土壤中腐殖质形成的地理分布规律 | | 蒋国祥 | | 1955,8(2):159 | | [摘要](1446) [PDF 964.02 K](2645) [HTML] | | | 利用微生物形成稳固的土壤结构 | | 邓鸿举,郝文英 | | 1955,8(2):159-160 | | [摘要](1387) [PDF 2.25 M](2384) [HTML] | | | 貓尾草根际细菌的主要类型及其在不同生长年代中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根际的细菌数量的变化 | | 曹正邦 | | 1955,8(2):160 | | [摘要](1484) [PDF 1.37 M](2593) [HTML] | | | 研究豆科植物根系中根瘤菌的方法 | | 曹正邦 | | 1955,8(2):160-161 | | [摘要](1582) [PDF 2.05 M](2538) [HTML] | | | 植物的营养和肥料的施用 | | 鲁如坤 | | 1955,8(2):161-162 | | [摘要](1286) [PDF 1.15 M](2799) [HTM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