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第5期目录
研究论文 | | | 黄土高原坡沟系统重力侵蚀数值模拟研究 | | 于国强,李占斌,张霞,李鹏,邹兵华,赵洪彬 | | 2010,47(5):809-816 | | [摘要](2789) [PDF](1341) [HTML] | | | 雷州半岛玄武岩发育的时间序列土壤的发生演变 | | 杨艳芳,李德成,张甘霖,胡锋 | | 2010,47(5):817-825 | | [摘要](3730) [PDF](1187) [HTML] | | | 长江中游地区第四纪红土的二元结构及古环境意义 | | 魏骥,胡雪峰,许良峰,姜伟,孙为民,汪洪波 | | 2010,47(5):826-835 | | [摘要](2791) [PDF](1193) [HTML] | | | 辽宁朝阳地区第四纪古红土特性及系统分类研究 | | 韩春兰,王秋兵,孙福军,刘素花,陈辉 | | 2010,47(5):836-846 | | [摘要](3516) [PDF](1495) [HTML] | | |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土地利用空间规划辅助研究——以眉山市东坡区为例 | | 杨娟,杨娟,王昌全,夏建国,张文秀,白根川,张毅 | | 2010,47(5):847-856 | | [摘要](2729) [PDF](1393) [HTML] | | | 生态风险分析用于苏北滩涂土壤盐渍化风险评估研究 | | 李冬顺,杨劲松,姚荣江 | | 2010,47(5):857-864 | | [摘要](2557) [PDF](1377) [HTML] | | | 香港土壤研究Ⅶ.BCR提取法研究重金属的形态及其潜在环境风险 | | 章海波,骆永明,赵其国,张甘霖,黄铭洪 | | 2010,47(5):865-871 | | [摘要](3265) [PDF](1438) [HTML] | | | 中轻度砷污染土壤-水稻体系中砷迁移行为研究 | | 薛培英,刘文菊,刘会玲,段桂兰,胡莹 | | 2010,47(5):872-879 | | [摘要](2738) [PDF](1372) [HTML] | | | 长期施肥下红壤磷素积累的环境风险分析 | | 王艳玲,何园球,吴洪生,李仁英,金飞 | | 2010,47(5):880-887 | | [摘要](3323) [PDF](1230) [HTML] | | | 废料碳酸钙对低累积作物玉米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田间实例研究 | | 郭晓方,卫泽斌,周建利,陈火君,吴启堂 | | 2010,47(5):888-895 | | [摘要](2816) [PDF](1183) [HTML] | | | 表面电荷性质对离子在土壤胶体界面扩散的影响 | | 丁武泉 | | 2010,47(5):896-904 | | [摘要](2717) [PDF](1472) [HTML] | | | 麦-稻轮作系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协同氮素转化的机制研究Ⅰ.小麦季15N去向分析 | | 吴成龙,沈其荣,夏昭远,相恒成,徐阳春 | | 2010,47(5):905-912 | | [摘要](2932) [PDF](1440) [HTML] | | | 反求根系吸磷速率方法的检验及其在苗期冬小麦土柱实验中的应用 | | 朱向明,左强,石建初 | | 2010,47(5):913-922 | | [摘要](2638) [PDF](64) [HTML] | | | 免耕对潮土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影响 | | 戴珏,林先贵,胡君利,尹 睿,张华勇,王俊华,张佳宝,朱安宁 | | 2010,47(5):923-930 | | [摘要](3252) [PDF](1296) [HTML] | | |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垆土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 | 高会议,郭胜利,刘文兆,车升国,李淼 | | 2010,47(5):931-938 | | [摘要](3385) [PDF](1537) [HTML] | | | 两个水稻品种根际土壤细菌和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差异 | | 赵爽,胡江,沈其荣 | | 2010,47(5):939-945 | | [摘要](2622) [PDF](91) [HTML] | | | 华北潮土长期施肥对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 | | 朱强根,朱安宁,张佳宝,钦绳武,张焕朝,信秀丽 | | 2010,47(5):946-952 | | [摘要](2482) [PDF 1.30 M](1744) [HTML] | | | 不同氮磷钾肥对土壤pH和镉有效性的影响 | | 赵晶,冯文强,秦鱼生,喻华,廖明兰,甲卡拉铁,程瑜,王昌全,涂仕华 | | 2010,47(5):953-961 | | [摘要](3301) [PDF](1507) [HTML] | | | 紫色土坡耕地硝酸盐流失过程与特征研究 | | 汪涛,朱波,罗专溪,张剑 | | 2010,47(5):962-970 | | [摘要](2704) [PDF](1354) [HTML] | | | 白羽扇豆缺磷胁迫下miR399与磷响应基因的表达及关系 | | 曾后清,尹晓明,朱毅勇,董彩霞,沈其荣 | | 2010,47(5):971-978 | | [摘要](2888) [PDF](1348) [HTML] | | |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年限植被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关系 | | 郭曼,郑粉莉,和文祥,安韶山,刘雨 | | 2010,47(5):979-986 | | [摘要](3514) [PDF](1435) [HTML] | | | 红壤稻田不同生育期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 | | 宋亚娜,林智敏 | | 2010,47(5):987-994 | | [摘要](2492) [PDF](1295) [HTML] | |
综述与评论 研究简报 | | | 光谱预处理及不同光谱区对黑土有机碳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影响 | | 申艳,张晓平,杨学明,梁爱珍,时秀焕,范如芹 | | 2010,47(5):1005-1012 | | [摘要](2717) [PDF](43) [HTML] | | | 不同浓度铜污染对水稻土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 毛婷婷,尹睿,林先贵,陈梅生,武术,宋德显,戴珏 | | 2010,47(5):1013-1017 | | [摘要](2234) [PDF](1207) [HTML] | | | L-半胱氨酸对水稻根系吸收亚硒酸盐的影响 | | 张联合,郁飞燕,李友军,苗艳芳 | | 2010,47(5):1018-1022 | | [摘要](2148) [PDF](41) [HTML] | | | 干旱区滴灌条件下防护林次生盐渍化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 | | 杨红梅,徐海量,牛俊勇 | | 2010,47(5):1023-1027 | | [摘要](2804) [PDF](1187) [HTM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