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土壤中钨的环境行为与潜在风险: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2, 59(3):654-665.DOI: 10.11766/trxb202011100503

      关键词:土壤环境迁移转化生物富集生态风险
      摘要 (816)HTML (3123)PDF 2.48 M (1938)收藏

      摘要:钨(W)已被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列为一种新兴污染物。钨可通过多种途径在土壤中累积,进一步对土壤环境和生物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害,而目前人类对土壤中钨的赋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风险等方面的认识严重不足。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本课题组的试验数据,系统梳理了典型区域土壤钨含量水平、钨在土壤中的环境界面行为以及钨在生物中的富集特征和潜在健康风险。指出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向,旨在呼吁更多学者关注土壤系统中钨的生态环境风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

    • α-氧化铝-细菌二元复合胶体对锑的吸附研究

      2021, 58(3):704-711.DOI: 10.11766/trxb201911080492

      关键词:土壤胶体矿物-微生物互作吸附氧化还原
      摘要 (929)HTML (923)PDF 4.26 M (2723)收藏

      摘要:锑(Sb)在土壤胶体微界面的吸附解吸深刻影响其迁移、转化和归趋。土壤矿物、有机物、微生物等胶体组分多结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矿物-有机复合体。目前,锑在单一土壤组分上的吸附研究颇多,但较少有学者关注锑在土壤矿物-有机复合胶体界面的吸附过程和机制。通过宏观吸附以及光谱学技术探究锑在典型铝氧化物-细菌复合胶体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α-Al2O3纳米级颗粒覆盖在蜡状芽孢杆菌表面,形成一层不完整的“矿物膜”。朗格缪尔(Langmuir)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Sb(V,Ⅲ)的等温吸附数据(R2>0.98);α-Al2O3对Sb的吸附量远大于细菌;Sb在Al2O3-细菌复合胶体上的吸附不符合“组分相加”原则,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显示Sb主要结合在复合胶体的矿物组分上。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铝羟基、羧基和氨基参与了Sb的吸附,且细菌会抑制Sb(Ⅲ)在α-Al2O3表面的氧化。本研究证实,细菌不仅影响锑在矿物界面的吸附量,还影响其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在预测锑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迁移和归趋时必须考虑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